江安不懂李白最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的人生改變,或許是從今日離開那個男人而有所改變。
李白示意江安先去休息一下,等下吃午飯的時候再喊他。
江安當即去床上,乖巧的入睡。
這一覺,他睡的很舒服,他夢到了未來,他也跟先生一樣,科舉考取功名,成為名動天下的秀才、舉人老爺、進士……
中午將至,李白讓酒館給他做一些補品燉湯,一些好吃好喝的。
午飯大家一起坐著吃,吃著吃著的時候,突然江安好像想到什么,問道:“先生,你是不是丟失什么東西了?”
“嗯?”李白不解,距離丟失中華字典已經有大半個月了,李白沒有往這方面聯想過去。
“我在半個月前,在街角那里聽一個叫陳二與一個叫禮部的侍衛對話。”
“好像在說什么李白所寫的中華字典,然后那叫陳二的人花了一百兩賣給了禮部那侍衛,說什么是李大人要的!
“那陳二,我在街上公告欄那里看到過,他是一個殺人犯,官府懸賞他五十兩!
“聽說以前是江洋大盜,后來返回家鄉,做起了務農的工作,因為受不了惡霸的壓榨,最終殺死惡霸!
“但這惡霸有后臺,惡霸家族把他狀告了,最終官府就下了懸賞命令!
“而陳二就開始過上了漂泊的生活,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我聽他們這么一說,就想著告訴先生,只是早上太累了,忘記跟先生說了。”
李白聞言過后,身軀隱隱有些激動。
中華字典有著落了?
李白連忙問道:“你仔細的說一說,當時你所遇見?”
江安聞言,撓了撓頭,然后仔細的梳理一下事情的經過。
把陳二那天拿中華字典交給禮部司衙的侍衛,然后所說的話都給說了出來。
“陳二、李大人、禮部……”
李白寫在紙上,突然看向王朝與馬漢問道:“回頭你們去了解一下這陳二是誰!
“另外禮部的有哪個李大人?”
“而這李大人,最近有出現在西疆江陵府,馬上去調查一下!
“是!
馬漢與王朝兩人立馬出去調查陳二與禮部的這個李大人。
他們一定要在他們出書之前,先拿回來版權。
不然等他們出書了再去拿回版權,那一切都晚了。
李白看向江安笑道:“安兒,這次你立大功了,那確實是先生與十多位老學士們一同研究出來的心血,你能記住那個陳二和交接人的面孔嗎?”
江安想了想,道:“陳二臉上有一道疤痕,那禮部的侍衛左手手背也有一道疤痕,臉上有些胡子!
“可以,你好好記住他們的樣子,遲早有一天,可能需要你相認!
“是,先生!
“慢點,吃多點,吃完了再看書。”
“過兩天先生要鄉試,暫時沒時間教你,等回到村子里,你就和村子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學習。”
“是,先生。”
……
馬漢開始在公告欄上尋找陳二的消息,陳二,確實是一個臉上有一道疤痕的人。
根據官府的通緝令,陳二,是一名江洋大盜,為人很辣,濫殺無辜,十惡不赦,官服懸賞五十兩白銀希望勇士能緝拿歸案。
陳二的長相烙印在馬漢的腦海中。
王朝此時來到了江陵府府衙招待所。
這是江陵府招待朝廷上面官員下來的地方。
在這里,王朝潛了進去,在登記表上面找到了半個月前,朝廷下來的唯一一個李大人。
這個李大人正是禮部侍郎李啟海。
上面標注著到地方視察府學院。
來這邊十天,一直都是在府衙招待所,不曾去過其他學院視察。
住了十天,然后在五天前離開了江陵府。
王朝把這份登記表給揣在懷里,第一時間帶了回來。
馬漢則在街道上,開始默默的觀察著人來人往的人,希望能早點找到這個陳二。
王朝回到酒館后,李白問道:“怎么樣?有沒有什么線索?”
“找到了一條線索,禮部侍郎李啟海,半個月前來到了江陵府,府衙招待所,期間不曾去視察過任何一家學院。”
“五天前離開了江陵,根據備案是回朝廷去了。”
“禮部侍郎!崩畎啄樕幊亮讼聛,想到了白學把其中一份刻錄陣盤寄送往朝廷禮部。
看來這是被人從中看出了商機來了。
這不……李啟海親自出手,來到西疆,然后請動當地的一名高手,在他們住所的地方偷走中華字典。
五天前李啟海班師回朝……
不妙!
以李啟海這雷厲風行的手段,身后必定有人撐著,莫非是禮部尚書嗎?
李白陷入了沉思狀態,良久,李白說道:“不行,我得馬上進京一趟!
“這是……何為?”王朝說道:“馬上就開始鄉試了,你這要是趕往朝廷,肯定錯過了這次鄉試!
“顧不得其他了,我再不趕往朝廷,那么中華字典,就成為別人家的東西了!
“哪怕鄉試要三年后,我也顧不得其他……”李白毅然決然的說道。
“好吧!那我們現在就動身?”王朝問道。
“嗯!我和你回長安,馬漢在這里繼續尋找陳二,我怕他們賴賬!”
“我這就去安排。”
王朝馬上趕往馬漢所在。
另外張無極又寫了書信兩封,這兩封書信,一封是寫給白學,一封是寫個許士林的。
他們要抗衡的人是禮部侍郎,朝廷真正命官。
他們如若能一起前往,那自然有更多的辦法揭露禮部侍郎李啟海偷竊他們探討研究的結晶。
如若他們害怕,生怕耽誤自己的前程,那也無可厚非。
畢竟他們一同鉆研這中華字典,為的就是揚名立萬,求前途無限。
如若得罪了李啟海,或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屆時或許不單止得不到提拔,甚至還很有可能受到打壓。
李白要的就是給他們自己選擇,一人一封信,讓他們轉告其他幾老。
李白動身,一進長安,尋求一個公道來了。
在李白動身前往長安的時候,白學與許士林兩人也收到了李白的傳書。
得知他們共同鉆研的《中華字典》竟然是被禮部的人盜走后,白學是憤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