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長青看著也不像是要偷方子的人,就算他真的要將工藝據為己有,許杏也是毫無辦法,畢竟連她這個人都屬于人家呢,她便也不藏著掖著,比劃著把大體的工序說了一遍。
“如此說來,五斤紅薯能出一斤淀粉?”長青聽得很仔細,又確認了一遍。
許杏點頭:“正常來說應該是的,如果洗得好,也許能多一點!
長青在心里算了算,看著許杏的目光就多了幾分復雜,最后他說:“你莫要同旁人提起此事,聽我安排。”
許杏也沒別的辦法,自然無有不從。
下午,金氏從女兒家里回來,長青便跟她說了:“奶奶,我看書上有從谷薯類作物中制作淀粉的法子,早就想試試了,因為身上沒力氣也沒做,如今我好些了,家里又有許杏干活,我想試一試。您給我幾斤紅薯行嗎?”
金氏對長青還是極其看重的,聽了他的話也不懷疑,連忙道:“這有什么不行?那窖子里味道不好,讓你娘去給你拿,要不就叫許杏去,你只在一旁看著就好,可莫要累著!
長青謝過了:“奶奶放心,我叫許杏干活!
很順利的拿到了五斤紅薯,許杏就“在長青的指揮下”干活了。
其實金氏能這么大方,跟范家的經濟條件還是有關系的,以許杏的觀察,老太太金氏手里必然是有銀子的,即使說給長青治病花光了,這話也有水分,東堂屋里除了一張床,還有一屋子糧食,雖然是粗面,卻也是正經的小麥面粉。地窖里有上千斤紅薯,金氏還不把這幾斤放在眼里。
真正手里沒有錢、還欠著三兩銀子外債的是趙氏,雖然沒分家,但是她之前可能有一些私房錢,當然為了買許杏已經花光了。范家就這么一所小院子,兩畝中等地,能讓金氏和趙氏手里有銀子的,只能是長青那在外經商的父親了,然而那人幾年不回來,她們手里也就這么多罷了。
不管怎么說,拿到了紅薯,許杏才好試驗。先去河邊粗粗的洗過泥土,再到井邊挑了水來,把紅薯徹底清洗干凈,家里沒有刨子,許杏就拿了案板和一個大盆子,把紅薯切塊后,細細的切碎放進盆里,然后倒上水開始用力搓洗。
這些工序說著簡單,但是著實是苦力活,好在五斤紅薯不多,又有長青“指揮”,她用了一大下午的時間總算洗完了。
把紅薯渣撈出擰干,另外放在一個盆里,許杏看著靜置沉淀淀粉的大盆子,對長青說:“范大哥,我弄好了!”
范長青點了點頭,道:“你過來,我給你說后面怎么做!
許杏甩甩手上的水,走到長青跟前,卻見他轉身進了屋,指著屋角的小炭盆說:“過去烤烤手吧!
因為長青大病初愈,金氏就讓趙氏給長青屋里放了個小炭盆,里頭只有幾塊粗糙的黑炭,不過全天不熄,也有幾分熱乎氣。天氣雖然已經開始轉暖,從地底打上來的井水也不算冰冷刺骨,但是在院子里洗了一下午,許杏的雙手還是凍得麻木了,聽了長青的話,她也不推辭,虛掩了門,蹲在炭盆邊上烤火。
她雙手凍得狠了,被熱氣一熏,像針扎似的疼,她咬牙忍著,便也顧不上說話。
長青坐在椅子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她,見她如此,也不出聲。
過了片刻,許杏緩過來些,才仰起頭看向長青。
長青就問:“淀粉幾時能好?我看你還留下了渣滓,打算如何處置?”
許杏就說:“這些不多,兩刻鐘以后就能倒掉大部分水。接著再靜置一刻鐘,我就拿勺子撇一撇水,水撇凈之后就能晾濕粉了。如今天氣涼,干得慢,估計得一天吧,要是能放在灶房里就好了,能快些!
說到渣滓,許杏也有點頭疼:“渣滓扔了很浪費,但是直接喂雞不行,得發一下,只是沒有引子,要不也得蒸熟,估計奶奶不許浪費柴火給雞做吃食哩。釀酒也行,可是得有酒曲,不行就直接蒸熟了就咸菜吃得了!
長青想了想,道:“罷了,都蒸了吧,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喂雞,或者讓大姑拿回去喂豬,她家有豬!
范家沒有豬,只喂了幾只雞,平常給長青和金氏撿雞蛋吃,三四斤的紅薯渣這幾只雞吃不完,放久了又要變質。
暫時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許杏應了,又問:“若是想多做些,算本錢的話,紅薯是什么行情?”
“這紅薯不好放,鎮上糧鋪沒人收,拿去集上賣也就是兩文錢三斤,想來若是大量收購,一文錢兩斤當可行!狈堕L青認真道。
許杏就算了筆賬:“五斤紅薯出一斤淀粉,你也看見了,我方才并沒用柴火,水也不要錢,就是我自己花了力氣,那一斤淀粉的成本就是兩文半,只要賣的時候比這個價錢高就賺錢了!
長青聽了,就知道應該是能賺錢的,只是他也不知道淀粉多少錢一斤,卻不愿意在許杏一個小孩兒面前露怯,便道:“等你真的拿出一斤淀粉再說吧!
許杏并不知道他是維護面子,只當是沒見到最終的產品,長青還是不相信她,于是也不多說,一邊烤著手一邊在心里算著帳。
她雖然這么跟長青說,但是這么算帳是有問題的,因為她的勞力實際上也是成本,F在若是掙了錢,小打小鬧的,利潤和她自己的工錢混在一起,可以說是她的辛苦錢,可是如果要做大了,必然是要雇人的,那就得給人開工錢,加工成本必然是要增加的,增加多少,也就是給別人多少錢工錢,還需要好好計算才是。
金氏在女兒家也幫著干了些活,回來跟長青說完話就上床躺著休息,趙氏被她打發去山上麥子地里了,家里只有許杏嘩啦嘩啦的折騰水的聲音,聽了一會兒,她就睡著了。等一覺起來,發現許杏真的洗了一些白白的粉子出來,便老懷大慰,她的大孫子長青確實是個有能耐的!
她這么一高興,等許杏來問她,那些渣滓能不能蒸了就咸菜吃的時候,她也沒什么異議,大手一揮同意了。粗糙就粗糙,反正她也不吃。
洗去了淀粉,紅薯渣滓的味道確實更粗糙,尤其是白口吃,并不好吃,別說許杏覺得有些難以下咽,就連趙氏也不想吃,但是因為這是兒子鼓搗的東西,又不舍得扔,只好一邊抱怨一邊湊合著吃。好在長青已經知道這種情況,自己嘗了嘗之后,就說:“奶奶,這東西太粗了,還是給大姑喂豬吧。”
趙氏連忙點頭:“就是就是,給大姐家吧!币驗橹百I許杏的五兩銀子回扣,她成天說恨上了大姑姐,可沒幾天的功夫,又“大姐”長“大姐”短了。
“就你大方,這不是糧食?不好吃你就不想吃是吧?才吃了幾天飽飯?你是啥金貴人,怎么這么饞呢?”金氏先白了她一眼,然后才跟長青說話,“你看看你那書上咋說,要是不能用了就給你大姑,她家倒是用得上。讓許杏端著盆去,你別累著。”
因為這個緣故,金氏破天荒的允許趙氏和許杏也每人吃了一個饃,趙氏便沒有多問紅薯的事情了。她缺根弦,萬事不留心,家里也沒人主動跟她說,居然就她不知道淀粉的事兒,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驚訝的問:“許杏,那灶臺上那白的是啥?誰家給的面粉?咋不像呢?受了潮嗎?”
第5章 跟去鎮上
如果說范家存在一條鄙視鏈的話,趙氏無疑是最底端的那一個。許杏才來幾天就看出來了,都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不跟她說、不聽她的意見,確實對她不夠尊重,可是可憐之人也確有可恨之處,她也真的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為了不讓她把事情搞砸,也只能如此。
就說當初買許杏這事兒,也是范氏看長青不行了,就來忽悠她,她呢,不去全力以赴救治兒子,反而信了這一套,自己覺得兒子已經活不了了,得趕緊找個媳婦陪葬。金氏是不贊成的,只是女兒勸得懇切,本地風俗也確實如此,才默許了,但是不給出銀子,才讓趙氏自己借錢辦的。其實呢,也是辦砸了的,兒子沒死,家里莫名其妙多了個童養媳,銀子花光了,還得想辦法還債,趙氏想訴苦也沒人同情。
這就導致了趙氏不知道做淀粉這事兒,就連昨天晚上為啥吃了格外粗礪的紅薯也不清楚。許杏倒不是故意瞞著她,而是她自己也是“按長青說的做”呢,解釋不了。
看她好奇的伸手去抓,許杏連忙跑過來,抱起盆子,對趙氏說:“這是范大哥讓我做的,昨天做了一下午呢,這會兒也不知道行不行,得讓范大哥看看!闭f完又拿了把勺子捏在手里。
因為放在灶房里,溫度比較高,就這么一斤紅薯淀粉,現在已經干透了,許杏心中有數,但還是要讓長青看。
時間還挺早,許杏也不知道長青起床了沒有,走到門口又站住,不過門很快就開了,長青衣著整齊,根本不是剛起來的樣子。他手里還拿著書,叫許杏進屋:“如何了?我看看!
進了屋,許杏就不用裝了,她用勺子撥了撥盆里的粉塊,又壓了壓,再撥開,反復了幾次,壓低聲音道:“成了!”
范長青側臉看著許杏仿佛要放出光來的笑臉,心中有些好笑,果然還是個孩子呢,這就高興成這樣了。不過轉念想到一般的鄉下小女孩兒可做不出這東西,他眼中的笑意就淡了。
他不是沒想過許杏的不同尋常之處,可是他自己就有些離奇的經歷,說不得這世間也有別的得了機緣的人,只要許杏不做惡事,他自能容得下她。只是這淀粉……他在西北苦寒之地做了六年縣令,若是當初能有這么個法子,不知多少農戶能受惠。
罷了,如今他不過是個十歲稚子,要這父母官之心也沒用,還是先顧著當下吧。
“我今日要去鎮上一趟,你與我同去!遍L青開口道,“帶上這些淀粉!
許杏正想著怎么才能把這些淀粉賣掉變現呢,長青這計劃真是及時雨,她很高興的答應了。
吃過早飯,趙氏正準備拉著許杏跟她上山撿柴火,就聽兒子說要帶許杏去鎮里,頓時興奮起來:“你倆都是小孩兒,沒個大人不行,我跟你倆去!”
金氏“啪”的一拍桌子:“沒聽長青說嗎,上鎮上去找先生,說上學的事,你去干啥?一聽著出門你就急,不湊個熱鬧你難受是不?誰家婆娘像你這樣?”
“那怎么讓許杏跟著呢,她也不上學!壁w氏嘟囔。
許杏十分無語,不由得有些同情長青了,有這么個娘,也是心累。
她心里想著,就無意識的抬頭看了長青一眼,卻見他面無表情,眼神放空,似乎在想什么別的事情,對他娘這邊聽而不聞。
金氏卻是不會給趙氏好臉色的:“許杏是去伺候長青,給長青拿東西的,長青才好了幾天?身子還虛著,累不得,你都忘了?你長不長腦子?你是親娘啊,怎的這般不上心?別廢話了,吃了飯,兩個孩子走,你上山撿柴去!干不完不準吃飯!”
許杏低下頭,只當什么都沒聽見。
范家村離鎮上不算遠,一共只有三四里路,許杏和長青走著就能到。許杏不認得路,背著個小包袱,跟在長青后頭。
可是長青好像也不怎么熟悉道路,每次遇到岔路口的時候都要猶豫一番才能確定方向。許杏就問:“范大哥,你不經常上鎮上嗎?”
長青扯扯嘴角:“許久不走,有些記不清了!睆乃M京會試開始,得有六七年沒走過這條路了吧。
許杏覺得不至于,四書五經背得那么熟,沒道理這么點兒路記不住,除非他是路癡,難怪他臉上表情這么尷尬呢。以為自己發現了長青的弱點,她很善解人意的沒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那你今天去鎮上,是要定下來以后就天天去鎮上上學堂了嗎?”
“不是!遍L青搖頭,“去見見夫子,問問考生員之事,就回家自己念書,天天去鎮上太遠了。”雖沒親眼見到許杏識字,可他就是覺得許杏聽得懂這些。
許杏有些困惑:“那沒有先生教能行嗎?”
還挺會掩飾,長青覺得有趣,也不拆穿:“我都識字了,反正就是讀書,讀完背熟了再請先生指點一二便是。”
許是不知道他是這樣看自己的,不然一定要喊一聲冤枉。她當然識字,可是對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還真是不了解,不過既然長青這樣說,大約是心中有譜的,便也不多打聽,轉而問起淀粉的事兒,畢竟這才是她最關心的:“這淀粉我能到哪里去賣呢?就一斤,也不夠干什么的啊!
長青都想好了:“我們去鎮上的酒樓試試。他家掌柜的跟我爹相熟,我去問問他,看看他們廚房里能不能用上!
許杏第一次踏出范家村,是真真正正的兩眼一抹黑,也只能跟著長青走,他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路上也碰到一兩個鄉鄰,打趣一聲“長青領著小媳婦出門”,長青只是一笑置之,而許杏也毫無羞意。
長青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許杏肯定還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呢,根本沒覺得是自己的媳婦。如此甚好,他自然也不會接受這種荒謬之事,待日后讓她走了便是。
到了鎮上,長青倒是很容易就找到了上一世幼時讀書的學堂,他對許杏道:“你在外頭等我,或者去集市上逛逛,兩刻鐘后回這里來便是!
許杏有些驚訝于他的心大:“你就不怕我跑了?”
“你是聰明人,沒有路引沒有銀子,你能去哪?再被人賣了,還不如留在我家不是嗎?”長青微笑。
許杏卻覺得寒毛都立起來了,難道他已經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她又沒法證實,只好干笑一聲:“我就是說著玩兒的,你快去吧,早點兒出來還得去賣淀粉呢,我就在這條街上轉轉!
長青也不啰嗦,擺擺手,轉身離開。
不管長青知道了些什么,既然他擺明了不打算追根究底,許杏也就收起無謂的擔心,開始在集市上轉悠起來。
今天并不是逢集的正日子,只是鎮子中間的這條街兩側有些人在擺攤子賣些東西罷了。這個鎮子并不大,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因此不算十分熱鬧,當然比范家村還是繁華許多的。許杏不急不慌的轉悠著,想看看這個時代的加工業水平如何。
逛了一條街,她心里大致有數了,就回到學堂門口去等著。
不多時,長青就出來了。已經到了中午,太陽光有點兒刺眼,許杏瞇著眼睛看了看,沒看出他有什么特別的神情。
“逛得如何?”長青見她已經等在這兒了,就問。
許杏跟在他身邊,一邊走一邊說:“去看了看,也有賣紅薯的,不過是整個的賣,一文錢一斤,估摸是賣給鎮上人吃的!眲e的也有賣綠豆黃豆等雜糧的,也有賣窖子里存的白菜蘿卜的,還有賣豆芽豆腐的,當然也有賣雞蛋賣肉的,不過都不是很成規模,看得出多數都是自家生產的,即使是倒賣,也就是從村子里收來賣到鎮上的小本生意。
長青也不磨蹭,轉過一個胡同口,指指前面:“你看那個,鎮上就這么一家酒樓,掌柜的就是東家,姓劉,跟我爹是朋友,我從前也來過,咱們去碰碰運氣!
許杏看了看,那是一座二層的酒樓,看著有些年頭了,門前的酒幡也有些破舊,然而在一眾略顯低矮的小鋪子襯托之下,它依然十分顯眼。她心里點頭,如果是她來選,她也愿意到這里來碰碰運氣,這范長青并不下地干活,平日里只是刻苦讀書,卻并不迂腐,對這些民生經濟似乎也很了解。
酒樓大堂里有伙計招呼客人,范長青一邊往里走,一邊問:“劉大叔在不在?我叫范長青,是范家村的,有事找他,煩勞通稟一聲!
這個時候正是飯點兒,不過酒樓里并沒有客滿,伙計引著他們坐了,這才一甩手上的抹布:“小哥兒稍坐,小的這就去找掌柜的!
許杏安靜的瞧著,等人走了才問:“這劉老板能來見咱們嗎?”他們就是倆鄉下孩子,伙計不多說什么,難道這酒樓老板也能召之即來?
長青勾唇笑笑:“聽說我爹救過他的命,所以他一定會給我這個面子的!辈还饨o面子,上輩子他中舉之后,劉老板還上趕著要把女兒許給他呢。
第6章 第一桶金
許杏不知道他說著話,怎么又露出了這種似笑非笑的表情,不過聽著他篤定的語氣,她也跟著放下心來,想必古人更重信義,有這份救命之恩,這位劉老板說不定還真的會格外禮遇范長青呢?墒牵叭绻丛诮磺榈姆萆鲜樟说矸,咱們就該不知道這東西的真實行情了。”
長青這會兒的笑意更真實一些:“你放心吧,有救命之恩,他可以給你跪下來磕十個頭,卻絕不會在生意上讓你一個銅錢!
這酒樓老板還挺有原則。
許杏倒覺得這樣甚好,她便也就放心的等著。
也就是兩句話的功夫,一個身形微胖、發髻有些松垮的中年人快步走過來,一屁股在長青對面坐下,笑呵呵的上下打量他:“長青大侄兒來了,可有好些日子不見嘍!怎么,現在不上鎮上念書了?”
“劉大叔好,我過了年以后染了時疫,歇了好些日子才好,今兒剛去了趟學堂。”范長青一板一眼的回答著,“因為有一事相求,這才來大叔這兒叨擾!
“哎呦!那時疫可厲害,衙門里說是出了正月就陸續都好了,你如今可大好了?”劉掌柜仔細的看著他的臉,“瞧著瘦了些,臉色倒不大難看!
“正是已經大好了,才來見先生。”長青指指許杏,十分坦蕩的介紹了一句,“起初有些兇險,家里母親擔心,還給娶了個沖喜的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