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民婦便等三月底再進京吧,這段日子就去看個地方,把作坊先修起來。明日民婦就把契約送來,咱們先定下此事!倍馈
她是個干脆利落的人,做事雷厲風行,許杏頗為欣賞,便道:“那我就靜候你們到來!比绻皇羌藿o了長青,成了所謂的官夫人,許杏想,她也許也會過著董三太太這樣的生活吧。
趁著這段時間無事,許杏又一一拜訪了老家的親戚們,算是替長青看望看望親人,尤其是長輩。
趙家村那邊的變化也不小。老趙家的宅子翻修過了,如今也是青磚青瓦的大院子,不用說,這是趙氏姐妹兩個貼補的結果。因為趙老漢夫妻倆都在,盡管趙大舅早就去世了,他們家也沒有分家,不過趙英子嫁人多年,大房也就剩下了一個高氏和她的兒孫們。趙二舅也見老了,不過還是高談闊論呼朋引伴的樣子,許杏把禮物送上,也沒太多說什么,只聽著趙氏跟趙家兩老絮絮的說話。
至于其他的人家,值得一提的是,趙氏和長山的母親已經鬧掰了。具體的緣由不太清楚,但是大致應該是趙氏“耿直”,“抱打不平”的說了不少長山的不是,讓這位原本就偏心小兒子的妯娌越發怨懟起“發達了就不拉扯兄弟”的長子,鬧得非常難看,搬到鎮上的小秀聽到了消息,氣惱之下回來一通分說,好話賴話都說了,大約是管了用,可是他們這廂母子關系緩和,趙氏就里外不是人了。
“我總覺得還是得跟你說道說道。咱們這么些年的情分了,我是個什么人,你是知道的,嬸子呢沒有壞心,我們也明白,我那婆婆牛心左性的,唉!遍L山的妻子劉氏來跟許杏閑話,自然就說起了如今兩家很有幾分尷尬的關系。
許杏心里有數,便安慰劉氏道:“嫂子你也說了,咱們這么些年的情分,不是一點兒小事就能撼動的。長輩們的事兒咱們做不得主,也不好說什么,可是咱們的關系是不會受影響的。”
劉氏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們夫妻說是給許杏管著產業,像是尋常的管事一般,可是若不是關系好、得長青的信任,他們如何能管著許杏的產業?就這么一層關系,足夠他們過得體體面面的,她可不想因為兩個拎不清的老太太壞了事。得了許杏的話,她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許杏對這些不是特別在意,她在意的是趙氏的身體狀況。回來的這些日子,她就發現了,趙氏身上挺瘦,可是肚子有些大,吃飯很多,喝水更多,時常在撓胳膊,瞧著就像是糖尿病的癥狀。問問伺候的人,就聽說也請過郎中,可是都說是體濕氣弱,需要調養,許杏就皺了眉。
誠然,她不喜歡這個婆母,從前不喜歡,現在也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任由對方的身體敗壞下去,便專程帶著趙氏去了趟府城求診。
府城的郎中醫術要比縣里的高明些,診出了消渴癥,卻說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治療方法,只開了個溫養身體的太平方子,趙氏嫌味道不好,也不愿意喝。許杏知道,消渴癥就是糖尿病,這個病短時間不致命,可是無法根治,只能著力控制,還要小心并發癥,是比較棘手的,思慮再三,決定帶趙氏一起去京城,到時候想法子請太醫給瞧瞧。
她打定了主意,卻沒馬上跟眾人說,實在也是怕有什么枝節出來。
這些事情處理著,寧哥兒那邊也考完了。不出所料,他輕松的考過了縣試,卻不是第一名,便還需要繼續考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好在他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底子打得不錯,三才書院也確實教得好,他以中等偏上的成績通過了之后的考試,成了新鮮出爐的秀才老爺。
“我爹說我的學問還不夠好,讓我考完了就趕緊回京城去書院讀書!睂幐鐑旱昧诵悴派矸荩鹗鲜指吲d,問他可有把握兩年后秋試高中,他卻沒把話說滿,“這回考試我也發現了不少不足之處,還要再回去用功才行。”
許杏便順勢說起了回京的事情:“娘的身子不大好,奶奶您也有了春秋,這次便一起回京吧,咱們請京城的名醫給你們瞧瞧,好生調養調養!
金氏還在思索,趙氏就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當真?那我快點兒去拾掇東西!”
“罷了,你們如今既然負擔得起,我這把老骨頭就再跑一趟。”金氏先是白了兒媳婦一眼,然后才點頭答應下來。
說好了要走,卻也不是馬上就走,已經到了三月,寧哥兒又中了秀才,他們必是要在家里過了清明節再走的。
清明節是個大日子,住在府城的一眾人也回來了。
榮姨娘對許杏可是十分尊敬信服,從進了府就一直規規矩矩的,尤其是收到許杏送的一套給女兒添妝的金頭面的時候,她落下淚來,對許杏、甚至對趙氏都更加恭敬了。
邱姨娘就不一樣,她帶著兒子兒媳和孫兒回來,儼然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對許杏母子客氣中透著幾分敷衍,對趙氏就更沒有什么真心了。
都是公爹的女人兒女,許杏本來是沒有資格也不愿意去干涉太多的,可是這個架勢委實讓人生氣。她便端起了架勢,嚴肅的指出了他們這些人回來不給主母問安的失禮之處,直等到他們這一房老幼都給趙氏請了安才罷休。
請安這個事兒,形勢大于內容,但是從這個小事上看得出邱氏對趙氏的不恭敬,這卻是許杏不能容忍的。
她給趙氏“撐腰”,趙氏自然十分高興,在出門這事兒上也更聽安排了。
這些瑣事過后,簽下了跟董氏的契約,許杏再沒什么要處理的事情,便挑了好日子,帶著一家老少返京了。
順利的到了家,長青見到母親和祖母,十分意外,等聽到許杏說了這樣做的緣由,他的臉色也帶了幾分焦灼擔憂,連忙道:“這事兒我來辦,我寫帖子請太醫院擅長老人病的周太醫來,只是……”
“診金我早就準備好了!痹S杏知道,長青雖然不愿與這些人走得近,可是母子天性,他絕不可能聽說母親患病而無動于衷,這就是她帶了趙氏兩個回京城的原因。
趙氏的消渴癥,金氏的心脈不暢,都得到了確切的證實,周太醫給開了方子,叮囑了一堆注意事項,這才拿了診金離開。
“娘,奶奶,你們來了京城,也別著急回去,咱們先吃上一陣子周太醫開的藥,好生調理些時日。平常無事,你們就在府里走走,或者帶上下人去街上轉轉也行!遍L青道,“只是,娘,您要小心些,莫要言語無狀,京城里貴人多,冒犯了會有不小的麻煩!
趙氏不耐煩:“我又不是小孩,還能不知道這些?你放心,不能給你找麻煩,耽誤不了你當官!”
金氏卻覺得長青說得有理,便毫不留情的斥責:“你別覺得你能得很,這可是京城!你要是真闖了禍,別連累我孫子!”
不得不說,他們的擔心都是對的,很快,趙氏就給家里人引來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是非。
第240章 口舌之爭(上)
許杏一行人回到家里,先是安頓兩個老人,再是要給寧哥兒準備好回書院,要跟先生匯報考試的情況,之后再調整課程,接著又忙著請太醫,忙得一刻也不得閑。
同喜卻被一個小丫頭叫出去了。
許杏回完了給董府的帖子,一抬頭看見同喜臉色陰沉,便問發生了什么事。
同喜低聲說了,許杏的笑容也淡了:“大人呢?方才是不是誰回來送了口信?”
秋風便上來回話:“夫人,大人是叫新平回來送的信兒,城外發生了一起命案,大人帶著人過去了,可能這兩日都不回來。”
現在正是督促春耕的時候,長青忙碌得很,許杏回來跟長青見了面,沒待多會兒,他就被衙門里的人叫走了,只來得及說了說兩個老人的健康狀況和寧哥兒考中的事兒,夫妻倆私底下是一句話都沒說上。等到許杏讓人拿了長青的帖子請來太醫,長青也只是在太醫上門的時候回來了一會兒,上了衙門沒多久又直接出城去了。
許杏就跟同喜說:“先關著吧,等大人回來再說。”
同喜答應著出了門。
家里多了老夫人和太夫人,雖然她們身邊有伺候的人,可是畢竟不熟悉家里,許杏就讓袁管家安排,又往她們住的院子里送了幾個小丫鬟和灑掃的婆子。對于她們要在府里住多久,許杏心里也沒底。
同貴前來對賬,發現老家的老太太們來了,立刻表示出了幾分擔憂,她可是太了解這對婆媳了。
“畢竟老夫人身子不好,出于孝道,我也不能不管。”許杏看她欲言又止的樣子,就知道她想什么,便寬她的心,“這府里我自問還管得了,還有欣姐兒呢,不妨事的。”
“我就是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蓖F嘆氣,“說句僭越的話,咱們這位太夫人還好對付,銀子體面給足了就好,怕的卻是老夫人。說她不好吧,對大人對哥兒姐兒也都有幾分慈愛之心,說她好吧,一來好心辦壞事,說話不過心,二來這性子上來了委實有些難辦,平素又愛說個‘公道話’!
“這話也就是你能說,咱們府里伺候的可不敢說。”同喜十分贊同,“你是不知道,這才幾日啊,為著府里的事兒,已經明里暗里的折騰過好幾回了!
許杏擺擺手:“罷了,畢竟不住在一個院子里,就當聽不見好了!
她們這里正說著,就聽見外頭丫鬟們請安,趙氏來了。
許杏連忙迎了出來:“您快坐,這個時候,您沒歇晌嗎?可是有什么事兒?”
趙氏看看同貴她們,語氣還算客氣:“啊,你忙著呢?我也沒什么大事兒,就是有個丫鬟說被長青壞了清白,我想著這事兒我也做不了主,還得找你。”
許杏下意識的看了同貴一眼,還真讓她說著了。
她沒有第一時間接話,趙氏就催了一句:“你聽見我說的了吧,趕緊處置了啊。”
“哦,不忙,人您可帶來了?同喜,你去把人接過來,帶下去吧。”許杏畢竟之前就知道了這件事,倒是沒有一下子慌了手腳。
趙氏就伸手攔住了同喜:“你們這是什么意思?把人帶哪去?你這么發落丫鬟,傳出去你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許杏都被她逗笑了:“我沒打算發落她,只是把人帶過來,放在正院這里關著,沒得讓她擾了您的清靜,等大人回來了,我要仔細問過大人才能處置這丫頭!
“這有什么好拖的?”趙氏不滿意,“老關著算怎么回事?收妾收丫鬟的,你這個主母辦了不就行了?”
“您的意思是讓我給她個名分?”許杏收了笑意。
趙氏一臉關切的道:“我知道,你跟長青這么些年情分好,可是這事兒出了,還是得處置。你不給她名分,那不是逼她去死嗎?傳出去對你的名聲也不好。”
許杏冷淡道:“我倒不知道,這府里的事情說傳出去就能傳出去了。”
同喜立刻跪下道:“夫人,老夫人,咱們府上規矩分明,絕不可能有人在外頭嚼咱們府里的舌頭!”
“這是什么話?”趙氏不滿,“你怎么分不清好賴呢?我是害你嗎?事兒已經出了,不得解決好嗎?”
許杏冷冷的看了趙氏一眼,才說:“娘,您有所不知,府里頭爬床的丫頭,便是當時打死了,也不會有人說大人或者我的一句不是,所以我沒有必要畏首畏尾的不敢處置她。另外就是,我不知道您怎么知道‘事兒已經出了’的,不論事情是真是假,您難道不應該首先選擇相信自己兒子的品性嗎?所以在您心里,大人就是一個管不住自己的好色之徒?是一個毫無擔當、始亂終棄的小人?您都不給兒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就信了一個初次見面居心叵測的丫鬟的話,把這盆臟水潑到一心孝順您、給您延醫問藥的兒子身上?”
“我替你們著想,這還成了不是了?我不管了,你們愛咋咋地吧!”趙氏一揮袖子就走。
以為抱上了老夫人大腿的丫鬟徹底傻眼。她連忙去抓趙氏的裙擺,急切的呼救:“老夫人!老夫人您慈悲心腸,您救救奴婢。》蛉藭l賣了奴婢的!”
趙氏用力抽回裙子,恨聲道:“我可管不了你們府上的事兒!聽你們夫人的吧!”
又過了一日,長青才得空回府。剛進了后宅,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他連忙去找許杏:“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你臉色這么不好?是不是這陣子太過辛苦了?”
許杏搖頭:“你來了,先去給奶奶和娘請安吧,回來我有話跟你說!
等再回來,長青的臉色可就堪比鍋底了。他抓著許杏的手,急切的解釋:“你聽我說,我沒有瞞著你的意思,實在是這幾日不得空。那丫鬟沒有近我的身,她一露出那個意思的時候我就叫同文把她關起來了!你不在府里,這樣的事情,我如何能讓欣姐兒處置?便想等你回來跟你說的!
許杏點頭,表示相信,卻問:“你為何不自己處置了呢?”
“不行!”長青一口否定,“有了公主那個教訓,我時刻記得,絕不單獨處理這等事體,不自作主張,一定要和你一起!”
許杏道:“你倒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想著無論如何要先聽聽你怎么說,便也沒有見那丫頭。”
“那你還見她嗎?”長青問,“別讓她氣著你。要不我把同文找來,發賣了她吧!
同喜已經查問過了,那個丫鬟是去年府里才買進來的,相貌也不錯,故此存了個當主子的心思,不過長青對許杏十分上心,這丫頭就一直沒有機會,直到這次許杏帶著孩子返鄉,可是長青居然完全不動心,還把她給丟了出去。她急了,這才拿出身上的所有銀錢首飾打點,終于讓她找到機會,鬧到了趙氏跟前。
趙氏果然為她出頭,可是沒有成功,還跟兒子又鬧生分了。
袁管家進門,接下了意料之中的差事。許杏又吩咐了一句:“查查她是怎么到了老夫人面前的!
心思不純的丫鬟被賣給了人牙子,負責看管巡視的兩個婆子被扣了一年月錢,又各自領了十板子,這事兒才算是翻過篇兒去。
鬧了好大一個沒臉,趙氏很有些過不去,金氏又把她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接下來的幾天,趙氏便很安靜,再不提之前的事兒,也不再挑剔家里的生活了。
每日除了吃飯喝藥,趙氏也沒什么正經事情,她靜極思動,在家里待得無聊了,就想出去轉轉。
“我聽說城外西山上有個‘甘泉寺’挺靈驗的,我打算去一趟,給孩子們求個平安符,給家里念段經!壁w氏的要求完全不過分,長青和許杏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我陪您去吧,順道還能看看我在那邊的莊子!痹S杏道。盡管她更加不待見趙氏了,可是現在也還是她必須出力的時候。
趙氏擺擺手:“莊子還不都是那個樣?沒啥好看的。你事情那么多,也別跟著我了,我帶著丫鬟婆子,沒事兒!
甘泉寺這些年來香火鼎盛,儼然京郊第一大寺,那里離許杏西山上的莊子很近,胡大福兩口子還抽空去燒過香呢。
想著確實沒什么妨礙,許杏便叫了人來,一一吩咐過了,才安排趙氏出門。金氏說身子不舒坦,不愿意出門,便沒有跟著。
趙氏也不圖早上的那炷頭香,因此走得不早,到寺外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不過寺外動不動就有馬車經過,可見其香火鼎盛,頗受達官貴人的青睞。
馬車停到寺外,趙氏由丫鬟攙扶著進了寺里。來進香的香客頗多,知客的僧人不得不讓大家排隊進入正殿。
一名中年貴婦在丫鬟的攙扶下走到殿外,不知跟僧人說了什么,之后就繞開人群,進了后殿。
趙氏頓時不樂意了,用在家說話的嗓門來了一句:“什么人啊,加塞,不要臉!這還是在廟里呢!”
第241章 口舌之爭(下)
為著趙氏到甘泉寺上香,許杏特別把同喜派出去陪著,自己只帶了個小丫鬟去見董三太太一家,今天也是約好了一起去木匠那里看機器的日子。她這里一切進展順利,渾然不知,趙氏那里惹了麻煩。
嚴格的說,趙氏的話也不算錯,可是別人都不說,自然是因為看出了沒排隊的那家夫人非富即貴,惹不起。她話一出口,同喜的臉色立刻就變了,縱然是主仆有別,她也在心里念了一句“棒槌”。
一起來的另一個丫鬟也是臉色難看,小聲問同喜:“同喜姑姑,怎么辦?奴婢真沒想到……”
同喜拍拍她的手,也小聲道:“怨不得你,那邊來人了,我先去應付,你們伺候好老夫人。”再如何照顧,嘴長在老夫人身上,當下人的還能去捂嘴不成?
“哪里來的老婦?如此無禮!”進了后殿的夫人沒有出來,但是身邊的大丫鬟卻帶著個小丫鬟徑直朝她們這邊過來,顯然是來興師問罪了。
知客僧人念了句佛,顯然不希望大殿前弄出什么爭執,卻又礙于對方身份,不好勸阻。
趙氏倒是看得出對方是來找自己的,脖子一梗就不樂意了:“說誰呢?你們自己加塞還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