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生果然了得!崩钴S望著漸漸遠去的人面無表情道。
常煒此刻又換上了藤帽和皮氅,“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可拘于小節,韓信有胯下之辱,張良有拾履之羞,寨主若有大志,不可一味逞強,在下有一言,不知寨主愿聽否?”
“先生請說。”
“短則一年,長則兩年,鄴城必有大亂,寨主有雄心壯志,卻也不可過早露出頭角,薄頭領此去,黑云山與廣宗聯系緊密,并非壞事,這已經是在下能想到的最好解決之道。”
雖說是李農派來的,但李躍感覺他似乎有幾分傾向自己。
回過頭想,薄武此去廣宗,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為日后做些鋪墊。
而薄武將唯一的骨血留給自己,也是在安自己的心。
李躍深吸一口氣,“多謝先生!
常煒拱手道:“永嘉之亂以來,血流似海,枯骨如山,豺狼當道,野狗橫行,寨主醫術高明,活人無數,此為大功德,他日河北大亂,還望寨主多多照拂百姓,以蒼生為念。”
每個人的行為后面都有自己的動機。
“躍定會盡力!”
“告辭!闭f完這句話,便與隨從一起下山去了。
望著他下山的背影,李躍忽然感覺這世道并非全是財狼野狗,還是有不少心懷蒼生之人。
這樣的人也是團結的對象。
只可惜現在實力太弱。
石韜的兩個使者急匆匆的趕來,不再掩飾惡意,“今日之事,秦公他日必有回報!”
李躍瞥了二人一眼,沒心思理會這兩條野狗,“哦?那在下就拭目以待了!
“告辭!”兩人憤憤而去。
大雪之后接著下了兩場小雪,但天氣卻不再那么寒冷。
周牽前來匯報戶曹的進展,“粗略統計,黑云山有戶六千八百戶,口三萬有余,丁壯七千五百余,詳細人數,還需兩個月方能完成,軒轅山未作統計!
李躍翻了幾塊戶板。
上面的字歪歪扭扭,說不出的難看,但好歹還能認出來。
名字大多是王阿七、劉十一、楊狗、趙豕之類的。
周牽慚愧道:“事情倉促,很多人沒有大名,是以屬下該以數字區分之!
尋常人也根本不在乎姓名,歷史上很多人混出頭了才改的名字。
“事急從權,此策大妙!睍r間緊,任務重,只能多動腦筋。
“編戶時,屬下發現五十多名工匠,如今有了鐵礦,工匠正堪其用!”
“還有這等好事?”李躍大喜過望。
流民之中本就龍蛇混雜,什么人都有,農夫、鐵匠、木匠、戍卒、衙役等等。
幾十個工匠并不算多,相對于三四萬的人口,反而有些不夠用。
“這些人一開始躲躲藏藏,后來見山上人心安定,方才放下戒心!
“不怪他們!崩钴S笑道。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黑云山上若是整日打打殺殺的,誰敢出來?
大部分流民心中的最佳避難之地是江東,而不是一個山賊寨子。
要別人貢獻力量,首先山上要能讓人安心才是。
未設置法曹之前,山上人人自危。
“這點人不夠,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成工曹記名匠人,每人每月多補償二十斤糧食。”
這年頭的人總喜歡留一手,三萬人只有幾十個工匠說不過去。
生產力就是戰斗力。
兵器、農具上隨便一點工藝上的改進,都會提高生產力。
李躍還指望打造投石機、床弩、鐵甲等等。
每個月多得二十斤糧食,誘惑極大,應募者頗多。
單鐵匠就有二十多人,其余木匠、石匠、皮匠、騸匠、裁縫、屠宰匠等等多達兩百多人,另外還有擅長編草席、草衣、草鞋的人,會放牧之人,會養魚的等等,五花八門。
李躍也沒嫌棄,將人分成鐵、木、皮、雜四大類。
只要有一技之長,都給掛個名號,鼓勵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每一類中選一技藝相對高超者為主事,趁著冬天,招收學徒,教會一人,每月再多五斤糧食。
山上立即熱火朝天起來,石匠們擴建鍛爐,木匠和皮匠修建橐龠。
所有工匠當中,鐵匠的最忙碌,冶煉還在其次,關鍵是捶打,需要成百上千次揮動鐵錘,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成功打造出所需的鐵器。
以前鍛造的都是些工藝不復雜的鐵錘、骨朵、狼牙棒等物,現在想打造甲片、箭簇、刀劍,極考驗工匠的水平。
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大大提高了冶煉技術,使產量大大增加,質量也提高不少。
整個漢朝都極度重視技術發展。
官府鐵器專營,為技術大發展鋪平道路。
但隨著東漢的崩潰,三國混戰、大瘟疫、五胡亂華等種種天災人禍,南陽大鐵坊早已沒落,很多技術也失傳了。
山上暫時沒這條件,也沒人會制作水排,材料、選址都有一定的要求,這種高科技一般都掌握在士族手中。
短期內,黑云山難以復制。
只能先解決有和無的問題,然后再慢慢改進。
萬事開頭難,但開頭了也就不難,也就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李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東西沒造好,重新熔煉,并不做處罰,經驗總會累積的。
在打造兵器前,李躍先讓他們打造一批農具練練手,為春耕做準備。
第九十五章 授課
積雪稍融,兩百多匹健馬和野驢被拉進汜水堡。
“這似乎不是野馬?”李躍望著馬群一愣。
野馬絕不會如此溫順。
張生野拱手道:“哈哈,將軍慧眼,這么馬都是羯奴放養的戰馬,我等深入獵場兩百多里,趁著大雪弄回來的!”
其他幾部人馬還能得到休整,斥候們終日活躍在野外,與野獸和敵人搏殺,風里來雨里去,漫山遍野的跑,絕大多數被鍛煉成精銳中的精銳。
上馬能騎射,下馬能翻山。
每個人都是優秀的獵手和勇猛的戰士。
“不會被羯奴發現端倪吧?”
黑云山已經進入鄴城的視野,能低調還是低調一些。
“將軍放心,兄弟們都是老手了,神不知鬼不覺,河北的獵場養了數萬多匹牛馬,屬下準備從乘著黃河還未解凍,做一場大的!”張生野兩眼冒光。
一頭騾可以換三個壯丁,一匹戰馬的價值更高。
“你這是竭澤而漁,容易引起羯奴的警覺,你們也不安全,還是一口一口的吃!崩钴S叮囑道。
“遵令!睆埳肮笆帧
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羯趙,也缺優質戰馬。
石虎曾派遣御史,搜羅民間美女和牛馬,家破人亡者九千多戶,而這些御史被封侯的有十二人,荊、豫、揚、徐百姓不是叛亂,就是南下投奔江東,太守縣令不能綏懷者,被石虎誅殺五十多人……
即便如此搜腸刮肚,也只弄到兩萬多匹牛馬,很多都不能作戰馬用。
魏晉以來,戰亂頻仍,軍事技術突飛猛進,具裝甲騎登上歷史舞臺。
而甲騎對戰馬要求更高。
不過現階段黑云山對甲騎的需求不大,黃河以南的勢力,驢騾機動騎兵足以對付了。
所以李躍的重點放在輕騎兵上,讓驍騎營每人一匹戰馬一匹驢或騾,以機動為主,作奔襲包抄之用。
正面戰場,這么點騎兵也不夠看。
有了戰馬,李躍才感覺黑云山的騎兵像那么一回事了。
而騎兵永遠是戰場上的王者。
等春雪消融事,驍騎營就會拉出來,騎射打獵。
回到山上,正好是授課的時間,偌大的議事堂里坐滿了人,一半是軍官,一半是尚武堂的半大孩子。
堂外也聚滿了人。
士卒、百姓都可圍觀。
人群中散落著斥候和親兵,防備突發狀況。
沒辦法,吃一塹長一智,防人之心不可無。
基本成為習慣。
李躍講東西喜歡旁征博引,摻雜大量私貨,視角比較傾向大眾,因此極得士卒們喜歡。
“昨日講了魏武帝北擊烏桓,今日講曹真收復河西,明日講毌丘儉東征滅高句麗!”
“好!”
人群興奮狂呼起來。
李躍雙手虛按,堂內堂外頓時安靜下來,只有風吹過時,房檐、樹梢上雪簌簌落下的聲音。
兩漢三國,雖然戰亂不斷,破事也多,但都是壓著周邊異族打,蜀國向西南開拓,吳國向東南拓展。
而曹魏,基本完成一個中原王朝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