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挑的時機太好了,正是梁國青黃不接之時。
看來他手下也有能人。
“這張蠔何許人也,竟能攻破我軍精銳防守的上黨?”李躍依稀記得這個名字。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隨著各方勢力的穩定,夾在中間地帶的張平就顯得突出起來。
當年李農四萬大軍攻打凡城,悅綰一千人馬就守住了。
三千黑云軍精銳,憑借堅城,守上三兩個月絕無問題,卻沒想到被張蠔十一天就橫掃全境。
“此人原姓弓,有萬人敵之稱,投張平麾下,收為義子,卻與張平小妾私通,事發之后,張平當眾鞭打了張蠔一頓,私下卻將小妾賞給他,誰料此人性情……剛直,竟揮刀自宮,從此不近女色,一心征戰……”
馮盎久為上黨太守,對并州地面上的事多有耳聞。
李躍聽得嘆為觀止,對別人狠的大有人在,對自己這么狠,還是頭一回見,上黨被他攻陷也就不足為奇了……
“萬人敵!崩钴S嘆了一聲。
周圍隨便一個勢力都能掏出幾個,尤其是苻氏,一抓一大把,黑云軍卻一個都沒有。
魏山還差了一檔,徐成、高云都只能算勇將,鹿勃早若能砍死慕容垂,肯定夠格了,卻被慕容垂連殺十余人,逼退了鹿勃早。
“賬先記著,以后再算,派使者申斥張平,令他歸還上黨!崩钴S也感覺一陣疲憊,霸主也不是這么好當的,周圍除了江東沒一個是好惹的。
江東進攻不足,防守卻綽綽有余,仍是天下人心目中的正統。
事議完了,徐成、高云、馮盎退下,劉群、申鐘、王猛卻留了下來,眼神頗有些異樣。
“還有何事?”李躍奇道。
申鐘最先站了出來,“永嘉之際,氛厲彌昏,宸極失御,登遐丑裔,國家淪喪,萬民枯零,天地幽劫,神器流離,殿下英資天縱,神武過人,今既克慕容氏,神威凌于天下,當進尊位也!”
劉群拱手道:“四方夷狄皆爭相稱王稱帝,殿下威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兩儀,應順天應人,早進尊號,以定內外人心,孚士民之望!
李躍這才聽出他們是在勸進。
石虎篡位,二十多年來,只敢居于天王之位,直到快死時,才過了一把皇帝癮。
冉閔一上來就稱帝,弄得四面皆敵,境內豪強也不支持他。
還有苻健,在關中火急火燎的稱帝,到現在還在平息豪強們掀起的叛亂。
對李躍而言,稱帝也有諸多壞處。
跟桓溫之間的關系徹底鬧僵,也會激起江東的報復。
當然,江東報不報復都無所謂,卻能促成周圍反梁聯盟的成型。
梁國內部也有不少心在江東之人。
而且李躍自己也感覺時機未至,這個時候應抓緊時間整肅內部,發展生產,而不是再次引起動蕩。
“諸位之心,孤已知曉,然則,大梁立國才一年而已,國力正虛,當鎮之以靜,豈可再生波折?此事滅燕之后再論!”李躍保持著清醒。
梁國還沒強到能單挑燕國、荊襄、江東的地步。
一旁的王猛投來贊許之意。
申鐘卻折中一步,“殿下既然不愿稱帝,可稱天王!
天王比國王大一級,比皇帝低一級,石虎用此號二十多年。
李躍直接揮手拒絕,“天王乃胡號也,大不祥,勸進之事不必再言!
石虎的羯趙天王給天下帶來深重災難,李躍繼天王之位,等于繼承了石虎的衣缽。
法統一事,絕不可亂,不然國中人心就會出大問題。
江東之弱天下皆知,但天下人仍奉其為正朔,是因為晉承曹魏,曹魏承漢之法統。
劉群、申鐘雖是好意,只是不合時宜,李躍也沒稱帝的心思,有這個精力還不如想想怎么發展內部。
“殿下之言是也,臣等思慮不周。”劉群、申鐘沒再堅持。
第三百五十章 恭事
“殿下拒絕登基,實乃明智之舉也!”眾人散去,李躍獨留王猛。
李躍笑道:“還不是實力不濟,時機不成熟?”
能屈能伸,方是大丈夫,國家一樣,沒有實力,何必打腫臉充胖子?
對李躍而言,稱王跟稱帝也差不多。
梁國如今需要的隱忍,而不是再起波折。
王猛哈哈一笑,“殿下還真是快人快語,此時非但不可稱帝,還應歸還江東俘虜,上表請封,離間燕晉!
“向司馬氏請封?”李躍一陣惡心。
梁嘯、賈堅在淮南打的不錯,擊退了袁真、荀羨,俘虜數千晉軍。
不過也僅此而已,江東原本也沒想真打,只是配合燕國出兵,壯其聲勢。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猶奉事殷商!江東雖弱,仍是天下共主,大梁之敵,先燕后秦,與江東緩和關系,便能集中精力對付燕國!”王猛借用曹操的《短歌行》勸諫。
如今天下形勢,頗類春秋戰國,恭事江東,實則是在爭取天下人心。
在沒有統一北國之前,肯定不會去攻打江東。
向江東求封,也是表明梁國不敵對他們。
但江東那幫人,未必領自己的情,只希望他們以后消停一些。
“孤盡力而為,我意任先生為兗州刺史,意下如何?”李躍也不廢話,直奔主題。
兗州是梁國境內最富庶的一州,也是梁國根基所在。
但同樣豪強盤根錯節,實力最強。
解決兗州豪強,其他州的豪強也就不在話下,這比登基稱帝要迫切數倍。
王猛道:“殿下之意,臣已知曉,此亦猛之夙愿也,以中原之實力,足以壓制天下,如今卻受困于慕容氏區區兩州之地,蓋因中原豪強太多!
“若能兼并豪強,慕容、拓跋、苻氏何足道也!”
中原的人口、土地,至少有四分之一在豪強手上,而這四分之一的人口就有百來萬,更不用說中原最好的土地都被他們掌控。
如今梁國已經進入瓶頸階段,暫時不對外擴張,那么就只能揮刀向內了。
打壓削弱豪強,釋放人口、土地,補充國力。
“一年之內,臣必肅清兗州!”王猛沉聲道。
“先生大才,孤拭目以待!”
李躍隨即頒布詔令,調兗州刺史劉啟為侍中、領戶部尚書,升王猛為兗州刺史。
大戰之前,或許有人會質疑王猛,大戰之后,再無人多言。
李躍還是給他配了三千黑云精銳,還將高云、段羆調給他充當馬前卒。
段羆是段氏鮮卑,高云出身講武堂,與地方勢力沒有牽連,又都是智勇兼備之人,能成為王猛的左膀右臂。
剛剛送王猛出城,并州的消息就來了。
張平上了一封請罪書,送來二十多名年輕貌美的胡姬,十多匹好馬,外加一個侄子當質子。
“……假子張蠔因是上黨人,私自出兵,冒犯梁王之威,死罪死罪,本該歸還上黨,然郡中父老依依不舍,一再懇請留守,此次民風自古剽悍,若不從其所請,只怕立招變亂,投降燕人,是以,臣不辭幸勞,愿為殿下防守此地,還望殿下多多包涵,死罪、死罪!
這廝還在后面弄了一份請愿書,也算是做足了功夫。
他敢這么睜著眼說瞎話,其實看準了現在梁國不能拿他怎么樣,有恃無恐。
李躍回了一封信,讓他將罪魁禍首張蠔送入鄴城。
鄴城離并州不算太遠,穿過太行山也就到了。
張平回信來的很快,說張蠔與他父子情深,兒子犯了錯,自然由老子承擔,張平愿代張蠔領罪。
嘴上說領罪,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書信來往多次,李躍漸漸摸清張平的性格,狡詐如狐。
對付這種人不能著急。
薊城。
慕容儁整日黑著一張臉,總感覺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點,看誰都目光不善起來。
此次南征,如果不是他首先戰敗,勝負難料。
戰敗就會打擊他的威信,更何況他的部曲損失慘重,說話也沒以前那么有威信。
反而慕容恪經此一戰,聲威大振,雖不是燕王,聚集在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多。
薊城近日童謠四起,“人中為英,不可為王,心有玄機,天下皆望!
慕容儁字宣英,儁字單旁為人,前兩句說的正是他不應該稱王。
慕容恪字玄恭,心有玄機,天下皆望,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這些童謠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因通俗易懂,在民間流傳極廣。
而慕容恪也的確“天下皆望”,就不能不引起慕容儁的警覺。
此時此刻,慕容恪一旦動手,慕容儁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手握重兵的慕容垂會支持他,被他救回的陽騖會支持他……
“殿下,四郎主求見!
越是不想見,慕容恪越是找上門來了。
“傳!
片刻之后,慕容恪一身常衣來見。
慕容儁換上一副笑臉,親切無比,“玄恭此來何事?”
“近日薊中有細作散播童謠,殿下可知?”慕容恪直接把事情挑明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