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千羽小說 > 歷史軍事 > 橫刀十六國 > 橫刀十六國 第354節
        李躍笑了一聲,不置可否。

        他們兩邊打起來,對梁國大有裨益。

        關中大軍正在攻打涼州,久攻姑臧而不下,再開辟一條戰線,也不知道苻堅扛不扛得住。

        “此乃我主親筆信,今呈于殿下。”薛贊弄得神神秘秘的。

        他這么說,明顯是以苻堅個人名義。

        親衛接過,檢查了一番遞給李躍。

        “殿下以洪武之姿掃平關東,殄滅群胡,救萬民于水火,功蓋當世,至德光昭,武功著于四海,懿德披于八荒,是以四方效琛,人神響應,天之歷數,實在爾躬。當今之世,天命歸于有德,神器已在大梁,殿下合該進尊位,撫膺天下人心……”

        李躍看到一半,將信合上,笑道:“汝主欲置孤于火上烤耶?”

        苻堅壓根兒沒安好心。

        自己這一稱帝,立即就吸引了江東的仇恨。

        如今桓溫的庚戌土斷卓有成效,江東實力大增,肯定會北伐。

        雖然李躍不懼江東,但如果桓溫纏上來,苻堅的壓力就大大降低。

        “我主待殿下如叔父,一向恭敬有加,絕無此心,然則,當今天下,殿下不進尊號,何以安士民,何以震懾遠人?司馬氏自棄中原,天命當歸殿下也!”薛贊口才甚佳。

        李躍心中蠢蠢欲動起來。

        梁王、梁帝其實在李躍心中差不多。

        不過現在梁國版圖如此之大,“恭事”江東沒有任何意義,桓溫革新完成之后,提著刀子就要招呼上來。

        早一天定下名分,早一天安定人心。

        苻堅的天王,只比皇帝低一級。

        自己頂這個梁王名號,比他低一頭,有些配不上如今的實力了,過分低調,反而傷了自家志氣。

        “汝主之意,孤心領了!崩钴S揮揮手。

        “在下告退!毖澴R趣的沒有多言,就這么退下了。

        李躍一個人思索了很久,心中逐漸有了決斷。

        不過還是要征詢一下常煒、王猛、周牽的意見。

        常煒和周牽休沐完畢,一個返回尚書臺主持政務,一個正準備調集奴隸北上幽州開墾田地,修通水渠。

        “石氏覆滅以來,天下稱王稱天子者不知凡幾,殿下掃滅群丑,功德已極,可進尊號!背橖c頭同意。

        “大梁人心歸附,殿下進尊號,可激勵人心!敝軤孔匀徊粫磳。

        算起來,李躍已經推辭過兩次了。

        國中輿論、情緒基本都到位了,燕國被趕回遼東,梁國一家獨大,現在不稱帝,就有些對不起在戰場上沖殺的將士們。

        他們浴血奮戰,絕不是為了尊奉司馬家為正溯。

        而只有自己進一步,麾下文臣武將才能跟著進一步。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王猛道:“不妨先透出風聲,探一探各州縣舉動!

        忠于晉室之人肯定還有,歷史上苻堅一統天下二十多年,南征江東時,仍有人心念東晉。

        “景略之言是也!”李躍當即點頭同意。

        鄴城自然鼎力支持。

        大河兩岸州縣受盡了胡人的欺壓,李躍稱帝他們自然鼎力支持,勸進的奏表雪片一樣飛入鄴城。

        各種麒麟現世、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不過淮水諸州縣卻一片沉寂。

        這些區域與江東聯系緊密,桓溫的庚戌土斷吸引了不少人。

        所謂庚戌土斷,其實就是將土地分給南下的流民。

        江東有大義名分在手,司馬家畢竟有近百年的老招牌在,吸引了不少人。

        李躍令駐守許昌的高云南下,率兩萬黑云軍入駐壽春,震懾淮水兩岸。

        如果這是一個膿皰,李躍不介意現在就將其刺破,以免將來桓溫北伐時,這些人里應外合。

        稱帝之事,也不可能因為一小撮人反對而終止。

        李躍翻看著淮水兩岸的奏表,意外發現譙縣崔宏的名字。

        一個縣令的奏表,自然被壓在下面。

        別人的奏表都是祥瑞現世,崔宏上來的卻是滿滿的干貨:“三皇、五帝之立號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國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諸侯,及圣德既隆,萬國宗戴,稱號隨本,不復更立。然梁乃小國,為秦所逼,遷至大梁,今苻堅立秦號于關中,殿下以梁為號,大不吉也,今國家一統關東,定都于鄴,應運龍飛,當易梁為魏,夫魏者,天下名州之上國,利見玄符,雖是舊邦,受命惟新,愿殿下奪之!

        梁惠王因避秦之威,而不得不遷都于大梁,遂有梁之號。

        于當下實勢而言,不太吉利。

        而且以梁為號的國家沒幾個能成事的,不夠氣派。

        不過“魏”這個國號也有很多問題,弄得像是冉閔的繼承者一樣,再說曹魏也沒有一統天下。

        稱帝之后,國號就定了,所以不得不謹慎。

        李躍心中一動,漢唐、漢唐,能跟大漢媲美者,唯有大唐也!

        李家的人,不弄個大唐出來,實在對不起老李家的列祖列宗。

        追本溯源,古唐國恰好在中山一帶,后來才遷徙至太原一帶。

        既然是新朝,就要立一個新的國號。

        “魏”都被人用爛了,兆頭比“梁”好不到哪去。

        第四百六十四章 登基

        更改國號是一件大事。

        李躍即便心動,也不能任意妄為,先要跟王猛、常煒、周牽通通氣。

        卻沒料到兩人全都反對,一人沉默。

        “殿下既以梁為號,不可輕易更改,國中人心方定,大梁深入人心,國號更替,人心震動,不利社稷!背樄笆值。

        王猛道:“唐為小號,殿下起于鄭韓,發于梁地,此乃天命也,豈可更改?”

        周牽雖然不發一言,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否定。

        以往李躍要干什么,周牽都是雙手贊同。

        李躍發現自己將此事想簡單了。

        這時代國號自有一套規則,不是說腦袋瓜子一拍,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李躍雖然知道大唐是站在華夏巔峰的朝代,但他們卻不知道,在他們眼中,唐還不如梁……

        關鍵跟“唐”實在八竿子搭不著一塊兒去……

        當然,強行以唐為國號不是不行,但一定會造成內部人心民意上的割裂。

        “梁”已經深入人心,隨意改動,在國中士民眼中就顯得太草率了。

        歷史上拓跋珪將“代”改為“魏”,也并沒有讓北魏強盛起來,拓跋珪自己都被兒子殺了,沒支棱多少年,分裂為東西魏……

        其實國號叫什么都不重要,關鍵能發展到什么程度。

        兩漢之后,歷史上以漢為號的勢力很多,誰又能真的重現大漢榮光?劉淵的“漢國”也沒搞出什么花樣來……

        大唐之后,也有幾個唐國,但基本都是草臺班子……

        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梁國也是獨一無二的,走自己的路即可,沒必要去碰瓷別人。

        “諸位所言極是。”李躍沖三人拱手。

        務實而不務虛,既然改為“唐”國弊大于利,那就不如不改。

        將來大梁一樣能創造出一個恢弘盛世來。

        國號既定,稱帝也就走上日程。

        放出去的風聲,取得了巨大回響。

        這兩年鴻臚吏的宣傳下,國中百姓大致清楚了晉朝是個什么玩意兒,以及司馬家的江山是怎么來的。

        立國這幾年,關東迅速安定。

        不敢說豐衣足食,但絕大多數人已經能吃上飯,有了遮風擋雨之所,不用在胡人胯下乞活。

        不過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心在江東的人肯定有,但一定不是主流。

        主流是逐漸接受了梁人的身份。

        所以必然支持李躍稱帝。

        所有條件早已成熟,李躍能拖到現在才稱帝,已經讓其他勢力側目了。

        洪武三年九月十六,簡單的準備后,筑壇于南郊,率文武百官祭拜天地,李躍正式登基稱帝。

        定國號為“梁”,改元正興,封崔氏為皇后,世子李儉為太子。

        長子李儀,次子李佑,三子李攸,四子李倫、五子李侁、六子李儻都沒到封王的年紀,四個女兒還是咿呀學語的稚童。

        常煒為尚書令不變,封巨鹿郡公。王猛加中書令,平尚書事,封清河郡郡公。周牽為中書監,封弘農郡公。崔瑾加散騎常侍,封渤?す。

        文臣大多職位不變,權衡利弊之后,李躍還是沒有設置丞相一職。

        十六國南北朝的丞相,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常煒、王猛固然忠心耿耿,但第二代第三代,很難保證……

        相權天生克制皇權,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重蹈曹操、楊堅之覆轍。

        西晉一朝,一個洛水之誓再加一個當街弒君,破壞了漢魏以來的權力規則,捅破了君臣之間的那一層窗戶紙,所以整個十六國南北朝權力更迭異常頻繁,君臣之間斗爭一場慘烈,走上權臣之位的,鮮有不走最后一步的。

        別說君臣之間,連父子兄弟之間都血肉橫飛……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欧美香蕉在线_啊v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_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