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干脆讓苻丕侍讀,拜梁國最博學的劉尚為師。
質子送了,國書也送了,但上庸、河套卻還在拉扯之中。
苻堅一會兒說正在遷徙百姓,一會兒有流民作亂,一會兒百姓舍不得秦軍走……
弄得挺像那么一回事。
李躍當然知道他的心思,苻堅對開疆拓土異常執著,吃下去的肉,怎肯輕易吐出來?
借著這個時機,西線將士全線休整幾個月,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同時派使者申斥苻堅。
苻堅年紀雖輕,臉皮極厚,能拖就拖,想出各種理由推辭,不是哭窮,就是各種困難,要大梁寬限些時日,反正就是不歸還土地。
李躍也沒指望他真能歸還。
土地終究還是要靠刀兵爭來。
這么一來回,轉眼秋收就到了。
呂光、桓伊的兩萬騎兵回返鄴城,沒有任何收獲,拓跋什翼健一見梁國出兵,拔腿就跑。
兩人穩妥起見,不敢深追,所帶糧草也不多,只能退回。
今年秋收一大亮眼的地方是遼東。
西漢時遼東下轄十八縣,遼西郡下轄十四縣,疆域極大。
雖然這時代的遼東很多地方都是大沼澤,不過這些沒難倒周牽,發動奴隸填平了一些小澤,造出的耕田異常肥沃。
種出的糧食蔬菜產量比中原多四成以上。
加上燕國開墾的田地,不算老百姓的收成,僅奴隸們的屯田就收獲了三百多萬石粟。
糧食倒是其次,關鍵遼東物產極其豐足。
皮貨、藥材、名貴木材大量從海路輸入中原。
歷史上,北美大開發,沙俄東進,都是受到毛皮貿易的驅使,有利益的地方自然不缺人。
恢復五銖錢后,大大刺激了梁國的商業。
遼東跟著也繁榮起來,豪強們不能圈禁土地人口,目光也就放在生意上。
自己組織商隊,租借海航司的船舶,深入遼東。
深山老林里面的野人也是奴隸的一大來源,身強體壯,只要吃飽,一個能頂兩三個百濟倭國來的奴隸,成為搶手貨。
今年雖有幾地發生水災,但并不影響總體收成。
除了糧食豐收,紫蒙川的牛羊也出欄,還有滄州、青州等沿海之地的干魚,一船又一船的輸送進鄴城。
今年算是羯趙覆滅以來,最安穩的一年,雖有出兵,卻基本沒有什么大戰。
眼看草原上撈不到什么油水,今年的狩獵被取消,李躍讓將士們輪流休沐,回家陪陪父母妻兒。
李躍也準備給自己放放假,卻不料一封急報從東海而來。
海船遭遇一場風浪,諸船離散,不過盧循所在海船隨波逐流,發現一海島,位于百濟、倭國之間,當地土人名之曰耽羅。
盧循士家子出身,一眼就看出此地的重要。
北面是百濟,東面是新羅,南面是倭國。
若能以此地建設軍港,為水軍中轉補給,日后可憑此島攻略三國。
奏表末尾,還附了一張地圖,大致描繪出耽羅所在。
李躍一對比,不就是后世的濟州島?
雖然梁國大力發展海航,但還處于摸索階段,海船動輒遭遇風浪,掠奪百濟、高句麗問題不大,但掠奪倭國、新羅則有些鞭長莫及。
如果有耽羅作為中轉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李躍記得倭國盛產金銀,似乎就在耽羅南面的九州大島上,反正離的也不遠,有此地作為前出之地,倭國就逃不了大梁的手掌心。
盧循這小子還真是一員福將,難怪歷史上能跟宋武帝掰掰手腕,歷史上他們這一伙兒海賊也是占據舟山群島,攻掠江東……
“升盧循為耽羅督,橫海都尉,留駐當地,負責建設軍港城池,遼東物資全力支持耽羅!崩钴S心情大好。
國運來了,擋都擋不住,缺什么來什么。
中原最缺的就是金銀銅等金屬,有了倭國的礦藏,能進一步支持梁國的五銖錢體系。
五銖錢與黃金綁定,黃金越多,經濟就越穩定,越發達。
不過轉頭一想,其實這些東西從古至今都在,只是很少有人抬頭望向海洋。
華夏歷來重陸權而輕海權。
唯獨從后世穿越而來的李躍深知海洋的重要。
即便不下南洋,東海一定要牢牢攥在手里,大梁至少要開這個頭。
“耽羅的確位置極佳,有此地為基,事半功倍,臣建議派出使者,察探倭國風土形勢,或能再收奇效。”崔宏拱手道。
派出使者就是交流,倭國什么檔次,還要李躍先派使者去找它?
這種自降身價之事,李躍絕不會做。
大國就要有大國的底氣和威嚴,這年頭最好的交流方式是刀劍。
東漢光武帝時,倭國就有使者入華夏,光武帝嫌他們矮,賜名倭國,還賞了一塊金印,流傳后世。
至曹魏,魏明帝又封“親魏倭王”……
交流多了,這幫人也就發展起來了。
要知道倭服在倭國稱為“吳服”,從哪里傳過去的,不言而喻。
“使者就不必了,朕沒打算與他們建交,此地之人以后皆為我大梁奴隸!”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一旦倭國崛起,肯定會覬覦大陸,這是地緣戰略決定的。
三百年后的盛唐,他們就敢發動白江口之戰。
李躍沒興趣占領這塊土地,性價比不高,占領了還要建設,客觀上促進了他們的發展,中土尚有如此之多未開發的土地,李躍沒哪個精力。
有這功夫還不如大力經營玄菟,占領整個遼東。
事實上,倭國可耕種的土地并不多,所以歷來華夏王朝對它沒什么興趣,唯一的優點就是金銀礦藏多。
以后倭國當成大梁的下水道即可,掠奪人力、礦產,滋養華夏。
一個名族和國家的崛起,必然伴隨其他名族的苦難。
大仁不仁,李躍只對華夏負責。
第五百八十九章 洶涌
關中。
苻堅一面敷衍著梁國,一面大刀闊斧。
第一刀就砍向了宗室,堪稱鐵面無私,也表明他的決心。
當然,苻堅也不是對所有苻氏宗親動手,苻飛、苻雅、苻融這些中流砥柱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苻雅還主動上交田宅、僮仆。
苻融也跟著做出了表率。
苻洛是苻菁之弟,繼承了苻菁的驍勇善戰,是氐秦新崛起的猛將,勇而多力,能坐制奔牛,射洞犁耳,在苻堅的勸說下,也只能拿出田地、僮仆。
事后還被封為征北將軍,并州刺史,鎮守河套。
對其他宗室,可就沒有這么客氣,直接令禁軍提著刀登門索要。
尤其是苻建一系,淮南公苻幼、晉公苻柳、魏公苻廋、燕公苻武等都遭受破門抄家之災。
淮南公苻幼忍無可忍,率先叛亂,起僮仆四千人,占據池陽而反,傳檄關中,聲稱苻堅得位不正,歷數苻堅即位以來窮兵黷武,關中民不聊生,號召宗室與四方豪杰同討苻堅。
苻堅既然敢動手,必然做了準備。
姚萇、楊安各率本部五千步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之,斬苻幼首級而還。
苻幼的兄弟們都沒準備好,叛亂就被平息。
在武力威脅下,宗室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交出大部分的田地和僮仆。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連宗室都交出土地和人口了,其他的豪酋豈能置身事外?
關中立即暗流洶涌。
揚武將軍姚萇府中的“客人”越來越多。
“兄長,晉公苻柳、魏公苻廋昨日派人聯絡慕容德、慕容楷。”姚緒驚喜道。
“哦?這么快就搭上了?”姚萇瞇著的眼睛里冒出一團精芒。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否令景盛召集隴上諸部?”姚緒等這一刻許久了。
輾轉東西南北,四處寄人籬下,為了就是有朝一日能建國。
匈奴、鮮卑、氐、羯各自建國,盛極一時,唯獨羌人默默無聞。
他們的勢力和人口并不在匈奴、鮮卑之下,立國幾乎是所有羌部的共同愿望。
景盛即是姚碩德,姚萇的異母兄,派往南安郡,秘密聯絡隴西諸羌。
姚萇沉吟了許久,搖頭道:“時機未到,苻堅精兵在手,已有準備,苻柳、苻廋等人不成氣候,此時起兵,以卵擊石,且苻堅、苻融暗中戒備于我,不可輕動,就讓他們先去跟苻堅碰一碰,我等靜觀其變!
苻堅對內大刀闊斧,這幾日暗中投奔姚氏的豪酋越來越多,不止是羌人,還有匈奴、氐族。
氐人也非鐵板一塊,羌氐同源,互相之間多有姻親,因此聯系緊密。
秦國朝堂上,亦有很多羌人為將為臣。
“弟有一事不明,倘若苻堅失敗,何以抵擋梁人西進?”姚緒不吐不快。
關中本來就是爛攤子,苻堅敗了,關中也就擋不住梁國的進攻。
姚萇嘴角卷起一抹笑意,“所以為兄才會按兵不動,這么多年為苻堅沖鋒陷陣,積累聲望,秦國拖的越長,我們的實力便會越強,最好能與梁人兩敗俱傷,屆時便是為兄起兵之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