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嶺以西?陛下還真是雄才大略。”王猛一陣苦笑。
“河中遍地牛羊,適耕作,我強彼弱,為何不取?若不是大梁根基太薄,朕早就殺過去了!崩钴S毫不掩飾自己對土地的渴望。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李躍這兩年對土地的欲望如同對女人的欲望一樣大。
“如此肥沃富饒的土地,我們不占,就會被別人拿去。”李躍有自己的一套邏輯。
王猛盯著沙盤許久,才幽幽道:“只要不耗費中土國力,經略此地倒也無妨。”
商路帶來的利益,作為尚書臺一把手的王猛最清楚。
從前年開始,西域貿易大興。
中原的絲綢、紙張、瓷器、茶葉、漆器等商品運到西邊,幾乎與黃金等價。
而河中恰好處于兩條商路的交匯處,天然就是貿易中轉站,向西北通往羅馬,向西南通往薩珊,正南,通往天竺諸國。
可以說河中加上七河流域就是這塊大陸的心臟。
李躍如今的地緣理解力堪稱這時代的翹楚。
不占領大陸的心臟,華夏文明談何興起?
歷史上的一些中亞國家,僅僅因為躺在東西商路上,就強盛一時。
即便后世,西方到處控制海運的咽喉之地,本質上也是這個思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四五百年的司馬遷早就看破了事物的本質。
更久遠的春秋時代,孫武便有“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之語。
“不出十年,景略便會知曉如今的決策是何等之明智,你我都將因今日之決斷而名列萬國史書之中!”
既然河中有巨大利益,李躍就不可能放過。
“哈哈哈,臣倒是拭目以待,不過封國之事宜早不宜遲,否則西域諸國只知道有慕容垂而不知有朝廷!蓖趺凸笆值馈
“景略以為封誰?”
擇日不如撞日,干脆今日就把事情談妥。
“非二殿下不可!
“李佑?”李躍回憶著自家老二,一直留在襄陽前線,已經好幾年沒見到了。
幾個兒子中,也就他跟李儻喜好軍略。
老大李儀活脫脫一書生,喜好附庸風雅。
西域沒兩把刷子,真鎮不住豪強和豪酋,還要處理好封國與西域都護之間微妙的關系。
李躍思索片刻,一個李佑肯定不夠,跟太子一樣,需要有自己的班底,不然去了西域,免不了被人陽奉陰違或者架空。
“朕準備將秦彪、糜進二將一同封過去,再選募三千精銳,何如?”
再調兩員大將過去,能加強對西域掌控。
王猛道:“西域在撫而不在討,兩位將軍驍勇善戰,倒也適合,不過還應選拔封國官員,以穩住諸國諸豪酋!
“景略所言甚是,那就由尚書臺選拔國相、長史、司馬、以及諸曹從事和掾吏!
封了國,等于一個小國,要有自己的行政班底。
“請陛下賜以國名。”跟王猛談事就是爽快,什么事都能迅速敲定。
李躍想了想,“就叫秦如何?”
封國以秦晉魏為尊。
晉字被司馬家玷污了,漢又被匈奴人弄黑了,思來想去,只有這個“秦”字適合。
秦在這個時代仍有巨大影響力。
蔥嶺以西諸國仍以秦稱呼華夏。
其二,這些從秦涼遷徙過去的部族,對秦,氐秦之后,還有姚秦、西秦,以及后來隋末的薛秦,連李二大帝都是秦王。
李躍心中就三個合適的國名,秦、夏、魏。
夏、魏以后準備封在高句麗或者漠北。
王猛對此并不在意,一個封國名字而已,“天山以北甚大,還需劃分郡縣。”
在內為州縣,在外還是實行郡縣,便于分化管理,又不至于太碎片化,能抵御北面威脅。
只有劃分了郡縣,才算真正實際占領。
李躍一直認為七河流域的丟失,是華夏莫大的損失。
“從東到西,七河改名秦、楚、齊、趙、燕、魏、韓,開分四郡,開業、興龍、撫天、長云。”李躍雖是武夫,但早年也讀過幾本書,基本的文化水平還是有的。
不敢與漢武帝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相提并論,但至少比河湟的破羌、臨羌、定羌這些地名要強上一些。
第六百九十四章 剿撫
名字叫著叫著,也就熟了。
“開業、興龍、撫天、長云!蓖趺湍盍艘槐,“大氣磅礴,陛下文采斐然!”
這馬屁拍的李躍一陣臉紅。
李躍和王猛一拍板,事情基本定了。
朝堂審議走走過場,只要不耗費關東國力,朝臣們對此并不怎么上心。
至于跟著出征的涼州諸部,李躍也給他們劃分了草場,鮮卑、匈奴、羌氐、盧水胡各自間雜,沒有哪個族群能單獨占領一大塊草場。
天山以北歸根結底還是黑云軍打下的。
這些部族沒有誰能單獨攻破一城,或者滅亡一國。
李躍給他們畫的大餅,還能吃很長一段時間。
對這些部族的漢化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李躍讓東方辰選了幾個出類拔萃的弟子,跟著去西面傳播道教。
不過這時代道門很多東西還處于理論階段,并未完全成熟,無法跟在西域興旺了幾百年的佛門相比。
這些人派過去,也只是試試水,李躍沒抱太大的希望。
漢化的主力還是儒生。
這幾年隨著紙張的推行,書籍價格大大壓縮,士族豪強對知識的壟斷基本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寒門庶族子弟參加科舉。
即便考不上,也可參加鴻臚司的選拔,成為鴻臚吏,鎮撫邊地,教化四方夷狄。
如今打通西域,對這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西域諸國、諸部都要鴻臚吏教化,監察當地民情人心,向朝廷定期匯報。
士族豪強子弟或許看不上,但對他們卻是一條難得的上升通道。
鴻臚吏做好了,一樣可以從政或者從軍,并且成為資歷。
桓伊出征河南地,四平八穩,于奢延水大破屠各、鐵弗二部,生擒張罔,斬殺五千余眾,俘虜兩萬有余,獲牲畜十七萬頭。
鐵弗部劉衛辰派使者入洛陽請降。
李躍不允,讓劉衛辰親自到洛陽來請罪。
以鐵弗部之桀驁不馴,自然不會來。
鐵弗部周旋于羯趙、代國、氐秦、大梁之間,反復無常,屬于老油條,劉衛辰更是狡詐兇殘之輩,殺侄奪位,這樣的人,自然不會乖乖到洛陽當富家翁。
在河南地東躲西藏,憑借地利與桓伊周旋。
不過一個匈奴部落,想要跟梁國角力,無異于異想天開。
李躍按桓伊的建議,就在奢延水上下游設置夏州,以桓伊為夏州刺史,牢牢占據河南地最肥沃的一塊土地,壓縮鐵弗部的生存空間。
劉衛辰這么挺著也好,李躍早將河南地視為牧場,疆域不亞于關中,水草豐美,每年進去打打獵也不錯。
就看匈奴人能頂過幾年。
不過不是所有消息都是捷報。
代州竇封率五千騎出征草原,過于深入,被拓跋什翼健三萬騎兵圍攻,血戰五日,折損近半,幸虧趙賀率三千騎救援,方才殺出重圍,返回代州。
拓跋什翼健聲勢大振,傳檄四方,聲稱剿滅五萬梁軍……
立國這么久,還是第一次在拓跋什翼健手上吃了這么大虧。
兩千三百七十二名黑云精銳葬身漠北。
朝會上,李躍直接下詔褫奪竇封所有軍功爵,降為都尉,戴罪立功。
“對拓跋什翼健不能掉以輕心,今年就算了,明年開始,加大對草原的討伐力度,春夏秋三季進伐,朕倒要看看拓跋什翼健能挺幾年!
雖然戰敗原因是竇封輕敵,但客觀上也說明代國實力在增強。
以往每次北征,拓跋什翼健都是掉頭就跑,如今都敢還手了。
涼州之戰的損失,逐漸恢復過來。
“非大梁不敵,而是漠北太大,難以找尋其主力,拓跋什翼健有心避戰,我軍幾無機會。”李儉拱手道。
“太子可有定策?”
監國一年,李儉越發成熟,有一國儲君的氣度。
“兒臣以為,應當剿撫并重,代國轄內,有大量高車、柔然人,即便是鮮卑,亦有十余部,不妨賄以金銀財貨,許諾將漠北冊封給他們,以此分化瓦解,使其內亂,則可事半功倍也!”
李儉侃侃而談。
此策一出,朝堂上一片稱贊之聲。
連王猛都是一臉欣慰。
李躍喜上眉梢,忽然想起隋朝對付突厥時,也是采用長孫晟的分化離間之策,最終讓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國分成東西二部。
“若高車、柔然等其他諸部乘此而起,豈不是另一個代國?”王猛舉著牙笏站出來。
這明顯是考教李儉的意思。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