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神態也恢復了正常,看來是已經整理好情緒了。
一襲竹青色的衣裳更襯得他皮膚白,眉毛又細又長,圓圓的眼睛大又亮,卷翹的睫毛眨啊眨,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
“夫君…”
謝栗剛剛哭紅的眼睛還泛著紅,抿抿嘴開口還有幾分害羞,連帶著聲音都顫了,卻意外的漂亮勾人。
“栗哥兒長得可好看了,你啊有福氣”
秦奶奶的話回蕩在耳邊,起初秦封真沒把這話放在心上,他不是個看臉的人,初見謝栗時也只覺得他眼睛好看。
如今看著慢步走來的人,秦封只聽見自己的心跳“撲通、撲通、撲通”加快了。
第19章 清點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從半山腰往村里望去,家家戶戶的煙囪陸續冒出了白煙,這是在做晚飯了。
青山村是周圍村子中最富裕的村子,因此家家戶戶都是一天三頓,不過農閑時吃得少些。
秦封在廚房里架柴熬上粥,然后去后院關雞,順便給謝栗介紹了一下房子的布局安排。
秦家是青磚瓦房,坐東朝西,正房五間,正中間的是堂屋,相當于華國的客廳,擺著一套桌椅,不僅用作待客,也是吃飯的地方。
因今天辦喜事,堂屋里還堆著不少東西,都是今天收的禮。
最左邊是秦封的臥室,臥室外挨著客廳那間房,是他的書房。
右側挨堂屋的那間房,是秦封父母以前住的地方,他們離世后,秦封就把那扇門鎖了起來。
左側最外面的那間房,暫時是空的,
除去正房五間,左右兩側還各起了三間房,一字排開。
右側最里面的是廚房,廚房旁邊是浴房,最外面的是雜物房,堆著些許鋤頭背篼之類的農具,文大舅送的活魚,也被用打谷桶養在了這里。
說是打谷桶,其實是一個長方形的,寬約一米,長約一米半,是下田打稻谷用的,打谷桶刷了桐油,并不會漏水。
用來養魚只是權宜之計,明天就得把魚處理了,不然都得死,秦封心里轉過幾種魚的做法。
左側挨著正房那一間是倉庫,堆放著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其余兩間是空房。
秦父秦母建房的時候考慮了秦封以后結婚生子,預留了孩子的房子。
院子左側挨著大門旁的位置種著一棵橘子樹,樹下是水井,水井旁還立著一個不大的石磨。
后院右側雞窩和豬圈,秦父是屠夫,家里以前也會養豬,如今是空置的。
原本雞窩里養著四只公雞,六只母雞,經過中午的酒席,還剩下一只公雞兩只母雞。
后院位置寬敞,除了雞窩豬圈外,還開墾了一大塊菜地,約有半畝,種著這個季節常見的菜和蔥蒜,
后院再往里走,就是山。
秦家住半山腰,接近山林,為了防止菜被偷吃,也為了預防危險,正房側房和后院連帶菜地,都被秦父建的院墻圍在里面。
院墻是石頭加糯米灰漿壘起來的,堅固無比,有一米五高。
要不是秦家院子大,這么高的墻建好,院子里都沒什么光線了。
不得不說秦家房子真的大,秦封估算了一下,正房每一間都有三十平大小,側房每一間也有二十多平,院子更大,有一百五十平的樣子,加上后院的菜地,整個圍墻圍起來的地方有一畝多地。
這么大的地方要用石頭壘墻可不是個輕松事,秦封記得他爹和大伯二伯弄了一年多,才把墻弄起,后又花了好幾個月,把院子里都鋪上了石板。
帶著謝栗看完房屋布局,天色也徹底暗了下來。
廚房里的粥也熬好了,兩人把秦奶奶留的菜熱了熱,再炒了個青菜,就是晚飯了。
或許是他下午說的話起了作用,晚上看著白米粥,和中午的沒上桌的肉菜,謝栗沒再說什么不用吃這么好的話,乖乖端起碗吃了起來。
秦封心頭還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沒白費他特意說的那番話。
兩人洗完碗后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外面都是黑黢黢的,伸手不見五指。
秦封把大砜門關上鎖好,由于下午睡多了點,兩人這會兒都沒有什么睡意,于是秦封拿著禮賬本,看起了今天收的禮。
得知謝栗不識字后,秦封心中暗自把教他識字這件事安排上了。
只是識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急不來,于是秦封一邊念禮賬本,一邊和謝栗收拾東西,順便和謝栗說說與這些人的關系以及家里情況。
不是指望他一次記住,只是讓他心里籠統的有個印象,日后久了,自然就記住了。
兩人整理完今天收的禮,看著一地的東西,謝栗突然有種暴富的感覺。
秦封也咋舌,他們這是都不過了?
文大舅送的二十條草魚,一擔蓮藕,鴨蛋一百個,五兩銀子。
文二舅送的老鵝一對,活兔子六只,雞蛋一百個,五兩銀子。
他大伯秦棟送的五兩銀子,并秦封家后院后面的一大片竹林的地契。
秦二伯秦梁送的是梨花木大衣柜一張,梳妝臺一個,五兩銀子。
姑姑托人帶來了一匹淺綠色的細棉布,并二兩銀子。
高烈叔高獵戶送了兩只野雞,五張白色的兔皮,還有一包新鮮天麻,以及籃子山藥。
這個顏色的兔皮少見,得冬天在深山里才能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