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燉得差不多就把雞撈出來,肉多的地方剁成塊狀,留著煮葷豆花用。
被剔下肉的骨架丟進湯里繼續熬煮。
這邊豆腐也壓得差不多了,取下上面蓋著的東西,用刀把豆腐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塊狀,就可以撿出來了,用過的工具用水沖洗干凈晾曬起來,以等下次再用。
昨天秦封泡的豆子挺多,做出來的豆腐有三十六塊,約莫一斤一塊。
秦封讓大壯拎著一籃子豆腐送去大伯家和二伯家,各六塊,高烈叔那里送了兩塊,山腳下的秦槐那里送了兩塊,都是一頓的量。
送的多少也并非是看關系,而是看人數來的,大伯二伯家人多,其余兩家人少些。
青山村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豆腐,所以也不用送太多,反正最多再過一兩天,他們家也會做的。
一下子送出去十六塊豆腐,還剩二十塊。
天天吃豆腐的話,他和謝栗得吃半個月,秦封想起豆腐的另一種做法。
豆腐乳。
豆腐乳也是一個景國出名的小菜,地域不同,風味做法也不一樣,但是都各有各的好吃。
問過秋嬸,得知她會做后,秦封交代她做八塊豆腐的豆腐乳。
豆腐乳得先把豆腐切成小塊,然后擺放在竹板上,放進陰涼透風的地方,發酵幾天。
等它長出白色的絨毛,就發酵好了,再加入鹽、辣椒粉、花椒粉、白酒等密封腌制一個月,就做好了。
有的地方是用白菜葉子包起來發酵,有的地方里面倒油,各有各的做法。
大壯送完東西回來,還帶回了回禮。
秦大伯家給了一兜炒花生,秦二伯家給了兩個木盆,正好用來裝東西,高烈叔應該是又上了山,給了只兔子。
秦槐剛分家,沒什么收入,他應該去外村殺豬了,帶了豬雜回來,給了一塊豬血,一塊煮好的豬肚。
豬血和豬肚正好可以煮在葷豆花中,天色暗了下來,廚房中的葷豆花也做好了,雞湯的香味和著其他菜的味道,濃郁的香味讓人忍不住嘴饞。
雞湯中雪白的豆花沉浸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配菜環繞,上面撒了小蔥,秋嬸還打了兩個蘸料。
晚上也沒有什么事,加上這是上工第一天,秦封交代把廚房收拾好,他們就可以回去了。
順便下午做的豆腐還剩十二塊,他讓秋嬸帶了四塊回去,也嘗個味。
他覺得秋嬸做的東西挺合他倆的胃口的,也不吝嗇那點兒東西。
秋嬸他們來上工,家中是不會做豆腐的,剩的雞湯和骨架秦封也讓他們帶回去,再裝一斤粟米,算是今天的飯。
王叔離開前還去后院檢查了雞兔都進窩沒有,秋嬸也把廚房收拾得干凈,三人這才下了山。
他們下山后秦封和謝栗還在吃飯,秦封都覺得自己一同買下秋嬸是一個特別明智的決定。
做飯好吃、人也麻溜,不會因為謝栗年紀小拿喬,對他尊敬,確實很不錯。
僅一天謝栗就對秋嬸贊不絕口,顯然對她也是很滿意的。
一轉眼一天就過去了,臘月二十八這日,秦封昨日特意交代了,讓大壯跟著他去鎮上趕集。
雖然說是二五九趕大集,但是過年這幾天,天天鎮上人都很多,他一是去鎮上添置些東西,二是看看如今鎮上有沒有什么情況,三是也該好好照顧照顧謝富貴了。
之前一直忙這忙那的,耽誤了時間,讓他又瀟灑了這么久,實在是不應該。
所以為了彌補這種錯誤,秦封一大早就帶著大壯到了鎮上。
雖然時間早,但是賭坊里已經熱鬧的很了,這幾天手頭寬裕,不少人都想來以小博大。
秦封對著大壯耳語幾句,得到他的答復后,又摸了二兩銀子給他。
大壯點點頭“東家你放心,一定辦得妥妥的”
秦封和他約好午時前在賣布那里等,兩人就分開了,秦封在鎮上逛了起來,鎮上過年的氣氛濃烈。
賣對聯的、捏糖人的、紅彤彤的冰糖葫蘆、各種糕點點心糖果、香噴噴的鹵肉……
最熱鬧的還是賣肉賣魚那里,一年到頭,總要買點肉犒勞一下。
秦封看見大舅和二舅也還在鎮上賣魚賣兔,這會兒時間還早,鎮上人不是特別多。
二舅眼尖看到了秦封,只見他和兒子說了兩句,就從攤子上離開,過來了。
“二舅,你們生意不錯!”秦封笑著打趣,雖然時間還早,但是這兩個攤位上已經有人在買了。
“害,一年到頭不就指望著這幾天嗎”二舅沒有謙虛,笑得合不攏嘴,看來生意確實不錯。
“對了,你們買了多少糧?”秦封問出了關心的話題。
“一說這,還沒謝你呢,大外甥,多虧了你”二舅一臉慶幸,沖著秦封道謝。
“二舅,你我之間何必說這些!鼻胤鈹r住他,猜測道“可是糧食漲價了?”
二舅一臉你猜對了的表情。
得虧他們聽了秦封的話,那天賣了東西,拿著銀子就去買了糧,運回了村。
第二天再買時,一斤漲了兩文錢,文二舅心中打鼓,漲了這么多,不知道該不該買?
文大舅斬釘截鐵的說:“必須買!”
于是他倆又把每天賣的錢都拿去買了糧食,文外公還掏出了棺材本,大舅沒拿完,留了五兩給他,又把自家的銀子留了一點備用,其他的全買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