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栗今天不太想練字,就提著一個竹籃往菜地里去。
冬瓜藤和南瓜藤爬得到處都是,果實都藏在了葉子下面。
他手上拿著一根棍子,是斑竹做的,長短合適,不重,但是挺結實的。
在走路的時候用來拍打兩旁的草叢,發出動靜,驅趕蟲蛇。
你永遠猜不到草叢里會藏著什么樣的驚喜。
前幾日村里的劉老漢才被蛇咬了,壞消息是有毒,好消息是咬他的蛇,不是特別毒的,沒有生命危險。
由秦村長出面請來高獵戶為他處理過后,就可以放下心來。
走過這片散養的冬瓜地和南瓜地,就是他們今年才開辟出來的新地。
地里的菜已經不多了,除了供給整個夏天吃外,多余的他也帶著秋嬸收過幾輪了。
夏天的菜曬干保存好,留到冬天吃,既能吃到冬天沒有的蔬菜,也不會浪費夏天的食物。
豇豆曬干后成了黑棕色的細條狀,一大盆豇豆也曬不出多少干豇豆。
干豇豆在冬天,用來燉臘豬蹄,燒肉,都是一絕。
砜茄子土豆曬成干,辣椒弄成醬,泡菜壇子里也添了新成員。
即使地里的菜產量高,也沒有浪費了的。
在謝栗的安排下,這些都處理好被收進了倉庫,等到冬天,綻放它們的光彩。
他今天的目的地,就是最邊上的那塊辣椒地。
上次摘辣椒辣著手時,夫君的話還在耳邊回蕩。
所以這次謝栗是不會自己下地摘的,他只是來看看。
紅彤彤的辣椒在綠色的葉子中格外顯眼,他圍著這一塊辣椒地四周看了一圈,確定可以采摘后,就回去喊人去了。
玉米全被收了回來,這幾天地里沒多少活,正好讓王叔和大壯把辣椒摘了。
兩個漢子皮糙肉厚,辣椒都奈何他們不得。
立秋后,不僅僅是謝栗家,村子里的其它人也開始忙著摘辣椒。
為的就是做辣椒醬。
蜀郡吃辣椒的時間長,關于辣椒的做法更是多不勝數。
村里人最常吃的,就是豆瓣醬。
以辣椒為主,豆瓣為輔,摘回來的新鮮辣椒,洗干凈后晾干水份,然后用刀剁碎。
這一步不能吃辣的別輕易嘗試,容易被送走。
在秦家剁辣椒的活自然也是王叔兩父子干。
剁碎的辣椒加入提前用白酒泡過的霉豆瓣,再在里面加入生姜沫、花椒面、五香粉等。
除了辣椒和鹽和豆瓣外,另外加什么東西沒有特定的標準。
每家每戶的做法也不盡相同,謝栗更喜歡在里面加一些整顆的花椒,更香,也更麻。
做豆瓣醬鹽量要把握好,要是鹽巴沒有下后,豆瓣醬就會酸會臭,直接失敗。
下多了呢就會太咸。
而有些拿不準量的人,為了怕壞,就會下多多的鹽,保證不會壞。
但是太咸也會影響味道。
謝栗做豆瓣醬的手藝是跟大崖村的谷婆婆學的,是谷也是孤,丈夫去世,兒女皆亡,只她一人生活。
谷婆婆家就在山腳下,謝栗經常上山砍柴,一來二去的也就認識了,谷婆婆別的都一般,就做豆瓣醬的手藝一絕。
整個大崖村的人做的豆瓣醬,都沒有她做的好吃,可谷婆婆有她自己的性格,誰來問都不說。
這是她家的秘方。
不過最后她告訴了謝栗,作為回報,謝栗挖了個坑把她埋了。
攪拌好的辣椒還不能算是辣椒醬,得放到太陽底下曬,曬干水份后,再收進壇子里,密封保存。
上面用菜籽油封口,這樣做好的辣椒醬,幾年都不會壞,保存時間特別長。
等辣椒醬入罐,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十一。
立秋是立秋了,可立秋了不代表不熱。
在蜀郡這個地方,立秋后才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俗稱叫“曬秋老虎”。
秋老虎的威力猛得很,青山村的稻谷熟了,也正式進入了秋收季節。
要不是因為旱災預警,秦封讓村里人都早種了玉米,現在才是玉米成熟的季節。
有幾乎沒聽的,他們家的玉米現在才可以收獲,只不過缺水干旱的玉米地里,土地都開裂了,收成不容樂觀。
秋收農忙季,整個青山村的人也忙碌開了。
大舅和二舅一家,被秦蠻聘請去扯花生去了,他家地多,每到農忙時候總是要找短工的。
大舅在答應之前,還特意來問秦封家里要不要幫忙。
家里的水田不多,幾畝地三個人完全干得過來,他婉拒了大舅幫忙的想法。
畢竟大舅也有一家子人要養活,他們才搬來青山村不久,買的地也沒有什么糧食,打短工賺銀子也能貼補生活。
在稻子成熟后,除了每日上班,秦封也加入了王叔兩父子的干活隊伍中。
先是割稻谷,青黃色的稻苗看著喜人,下田一看,田里都開了細細的裂縫,這是干旱缺水導致。
有經驗的莊稼人,一看稻穗就知道收成好不好。
往年秦封家的水田收成都不差,在村里是排得上號的。
不過今年……
不止他家上好的水田減產了一半,那些貧瘠的水田,就更不用說了,有往年的十之一二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因此哪怕是豐收季,田里干活的漢子們臉上也見不著多少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