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順在前世看網絡小說,記得有人說過,舍棄傷兵,一來比較傷士氣;二來丟棄了有經驗的老兵,再行訓練新兵,成本不劃算。于是,張順便下令將傷勢較輕著帶了回來,讓馬道長負責尋找城中大夫給予醫治。
這次張順到了一看,果然看到那些士兵基本都被包扎很好,多數只是胳膊胸口等不甚重要部位受點刀傷,基本都無甚大礙。本來張順有心效法吳起,來個愛兵如子,做個親自吸取膿瘡事跡出來,奈何這時候比戰國時代醫術先進不少,竟然沒有人傷口化膿,讓張順甚是可惜。
好歹一天忙活完畢,張順招呼大家一起吃晚飯,順便匯報總結一天的工作。這時候,張順見陳經之也在,便去了趟廚房,安排給他加了一個菜色。
不多時,飯菜已上,張順親自從廚房端出一盤菜,送與陳經之來吃。陳經之見了又驚又喜,感激非常。
張順笑道:“此乃我家鄉特色菜品。正所謂:以形補形,吃啥補啥。這鵝心最是補心,今經之你感情受挫,不亦悲乎?理當補之!”
“不知諸位是否有所耳聞,月旦、月望、初八、廿三,這四日乃是佛教四齋之日。這月旦便是初一,這月望便是十五,今日正合六月十五,乃是四齋日也!
“于我家鄉,有此習俗,久居家中之日感情受挫,當于此四日也做蒸鵝心菜色一道,以補情傷。故此菜色名曰:‘四齋蒸鵝心’也,正合為經之補心也!”
陳經之聽了又驚又喜道:“我陳經之亦有此口服也?”便欣喜食之。
唯有陳金斗心中奇怪,喃喃道:“佛教忌葷,為何在齋日吃鵝心也?馬道長你可知陳州府有此習俗?”
“慎言!或許有也,為未可知!”馬道長神秘莫測的回答道。
陳金斗無言以對。
正當此時,突然有人在門外聒噪,張順皺了皺眉頭,讓人去看看何事喧嘩。不多時,有一人氣喘吁吁被領了進來,報告道:“將軍,趙鯉子讓我向您報信,懷慶衛今天有了動靜,估計得到消息,準備出兵孟縣也,請將軍早做準備!”
第二卷 巍巍太行
第1章 急渡天井關
巍巍太行山,絕絕天井關。
山西以南,河南以北,有太行橫焉。有徑通者,其西曰軹關陘,其東曰白徑,其中曰太行徑也。
此太行徑,乃是連接河南和山西的戰略要道。居山西可從此處出太行,可直抵懷慶府,威脅洛陽,是逐鹿中原的要徑。
而由河南入山西,正好可以從此攻入上黨地區,東可以覷河北,西可以窺河東,北可以攻太原,是爭雄天下的必經之路。
當年曹孟德,北征袁紹外甥并州高干,路過于此,便曾留下著名的詩句: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其所謂“羊腸坂詰屈”中的羊腸坂就是從河南通往山西的第一步。羊腸坂,顧名思義,其道在山間崎嶇纏繞、曲曲彎彎、形似羊腸。羊腸坂南起河南懷慶府沁陽常平村,北抵山西澤州碗子城,全長約七八里。這里是太行陘的最險要路段,轄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張順及其部署千余人便行于此。數天之前,他們本在河南孟縣,打造兵器,購買馬匹以及布匹之后修整幾天。等到趙鯉子偵查出懷慶府出兵的動向,便大張旗鼓一路向西朝溫縣攻去。
待到懷慶衛所官兵急忙趕向溫縣之時,張順等人立刻折而向北,一路疾奔河內縣。河內縣乃是懷慶府治所所在,又是鄭王府所在和懷慶衛駐地。懷慶衛所官兵恐失陷要地,剛到溫縣卻也只好人不食、馬不飲,有急忙尾隨而來。
張順等人且不去管那尾追官兵,自顧渡了沁水,然后藏起旗幟,變換名號,以陳州府為山西官兵輸糧的名號,沖入了太行徑。
且不管那懷慶衛所官兵行至懷慶府城附近,失了張順等人蹤跡,又驚又懼,四處放出斥候偵查不提。張順等人已經走出了羊腸坂道,抵達了碗子城。
此城為唐代名將郭子儀所建造,是歷代天井關駐兵之地,扼守澤、懷之要沖。眾人走到跟前,只見此城城門書寫這四個大字“北抵京師”。此城面積卻是不大,僅占地一畝左右,依山崖而建,以青石壘筑,狀如碗然,故云碗子城。但聞其名,便知其險要,真是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由于內地二百年來無戰事,城中并無多少駐軍,只有部分士兵盤查往來人員。當張順等人趕來時,盤查士卒頓時一陣緊張。
張順連忙讓馬道長帶著路引前去應付。馬道長走南闖北,江湖經驗豐富,口才又好,幾句話便把盤查士兵忽悠的不知道南北。只是有個年輕的士兵不知輕重,厲聲喝道:“哪家輸糧需要如此多護衛鏢師?你等……”
話還沒說完,卻被一位軍官模樣的頭目一腳踢翻在地,罵道:“老子尚未發話,豎子何以敢耳?”
馬道長聽了,哈哈一笑,又塞給那頭目五六兩碎銀子。那頭目高興接了,還解釋道:“年輕人不懂規矩,見笑了!
馬道長哪里介意,只是報告給張順,眾人便一路通過了。千余人加上百輛糧車,過了一個時辰,方才過完。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只因馬道長給了人事,諸人竟沒受半點阻攔和檢查。原來這天井關歸澤州府管轄,與懷慶府互不通氣,竟不知懷慶府正在追殺張順等人,反倒為張順等人所趁。
等到眾人走遠,那年輕士卒才委屈地問道:“叔叔,如何這般瞎了眼?這些人等一看便不是好人家!
那頭目氣的又要拿腳踹他,罵道:“你才瞎了狗眼,這幫人拿刀帶槍,隊容整齊,哪里是什么鏢師?不是官兵,便是賊寇,我如何不知?”
“那你還貪那幾兩銀子?”年輕人不服氣的質疑道。
“你以為那是什么?那是買命錢!買咱們十來個人的買命錢。若是不受,人家一擁而上,將咱們斬作肉泥,你如何阻擋?下次你若依舊如此沒有眼力勁兒,趁早回家耕田,免得誤了我等性命!”官兵頭目厲聲喝道,一反剛才憨傻形象。
且不說那官軍頭目如何教訓自家侄子,只說這張順等人通過了碗子城,張順又回頭一看,卻見碗子城北門書寫著“南通伊洛”四個大字。不由心道,金城湯池成所謂也,又占據要沖,若有百人阻之,萬人不得過也。卻不曾想被自己等人輕松而渡,此果然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比诵男傅∥窇,哪怕銅墻鐵壁,又怎么能夠守得住呢?
過了碗子城,然后便是小口隘、橫望隘等隘口和星軺驛站,最終才到達天井關。這真是五里一隘,十里一關,御南則以天井關為中心,御北以碗子城為中心,其間又有大大小小山寨和墩臺各數十個,最終組成一個可怕的防御體系。
張順前后兩世,皆生于平原,長于平原,偶有路過山地,不過旅游心態,未曾細觀細想。此次渡關,真是令他震撼非常。兩山夾一道,一線入云霄的險絕奇景,真是聞名不如一見,令人生畏也。
他心想,如此雄關,一夫當關之處,處處皆是。此處不求名將駐守,只要有堅守之心,哪怕給庸才一千人馬,都能在糧水用盡之前,守得住千軍萬馬來攻。
反過來說,這果然是明朝氣數已盡嗎?如此名不見經傳的天井關尚且如此險要,不知道那聞名天下的山海關、居庸關又如何險要?而明朝又何以據天下之險,卻頻頻被滿清破關而入,劫掠京師呢?
諸人既過天井關,張順內心始安,方覺后背已經被汗打濕,山風吹來,竟是打個了激靈,不由感慨道:“天險雄關,其威若此。使人戰戰兢兢,如履深淵,如履薄冰,汗出如漿吶!”
悟空聞之,便沒心沒肺笑道:“師父也忒膽小,不過一些磚瓦石頭之類的死物,又不是妖魔鬼怪,何懼之有?”
第2章 過關遇虎
“非懼險也,乃懼人也。人心之險,險于山川,難于知天。”馬道長怕張順面上下不來,便接口道。
“君王有所懼,乃德也,乃仁也。有所懼,方知有所不可為也。為所欲為,乃商紂夏桀之輩,主公庶幾近乎明君矣!壁w魚頭也趁機夸贊道。
“商湯伐桀,武王伐紂未聞懼也,今主公自號受命于天,方反于明,便心有所懼,蓋商湯周武王乎?”陳經之聽到其他人拍馬屁,不由諷刺道。他自從半推半就加入張順以來,只道是自己時運不濟。也就認了,更何況張順還幫自己報了仇怨?墒巧洗螐堩樛低邓A怂话,他甚至都不知自己如何被耍的,他這心中便有了氣。正是年少輕狂之時,更因為這幾天和張順相處愉快,摸準了張順的不計較瑣事的好脾氣,便趁機撒了出來。
“懼便是懼,有何可夸焉?方才吾見其山川之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卻為我輕松而渡,此何也?”張順老老實實承認,也不計較陳經之的不恭和馬道長、趙魚頭的馬屁。只是心中暗暗警之,自己切不可為好言所惑,為惡言所怒。
“非天命也!非時運也!其人事歟?此關自古有之。諸位雖非名將,亦可知其守之易,其攻之難也。然而依今日度之,諸位以為此關多少兵馬可破?”
諸人聽了頓時一驚,或云三千,或云二千,皆云此處兵官不懂兵也。張順聽了,只是一笑,繼續說道:“守此關,譬如守天下。明之將興也,由南而攻山西,汝等可得聞此處有何戰事?蓋輕取此關也。莫非蒙元不知此處險要乎?雖有天險而人不能守,元遂失天下!此既是元人之失德也。今明有天下二百余載矣,此地險要如故,而明人守之如開國之初乎?此亦明人之失德也!
“以此觀之,攻之者難,守之者亦難。攻之者,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守之者,子孫視之不甚惜,以為金城湯池,子孫萬代之業也!
“如今吾等有逐鹿天下之意,當警之!慎之!不可重蹈古人之覆轍也!睆堩樃锌f千,一頓雞湯灌下,頓時眾人肅然起敬。
連剛才有點輕視他的陳經之都不由拜服道:“經之一介書生,卻是孟浪了。主公竟有此心,何愁天下不定!”
眾人正在吹捧之時,忽聞前面一陣喧嘩,張順正要觀看,卻見在前面探路的趙鯉子風風火火親自跑了過來。張順心中一驚,生怕是官兵前來追剿,連忙問道:“前面何事?為何喧嘩!
“報!前面,前面出現吊睛白額大蟲一只,正在食人!壁w鯉子氣喘吁吁地喊道。
“悟……”張順本來打算喊悟空過去看看,轉念一想,卻改口道:“此虎不除,必傷人也,誰能與我除之?”
“主公,陳某跟隨主公已久,寸功未立,且使我為主公除此害!标愰L梃主動站出來請求道。
這正是張順所想,遂許之。陳長梃立刻拍馬上前,正見前面山坳處啃食一人,便抽出長箭,搭弓便射。不曾想此時不知哪里飛來一箭,正好與之相撞,兩箭皆不能中。
陳長梃大怒,轉身一看,遠處有一獵戶剛撒放完畢,正在做收弓動作,不由喝道:“你這廝作甚?為何助紂為虐,阻我射虎?”
“你這廝好生無禮?分明是你為虎作倀,阻我射虎。我乃蕭擒虎是也,專門殺虎之人,正是大家請我來殺此虎也。你是何人?也敢口出狂言?”那獵戶也大聲喝道。
“汝能射虎?且射與我看看!标愰L梃冷笑道。
“好!”那獵戶搭弓便射,陳長梃見狀也同時舉弓射之,竟然一箭將對方的箭支射作兩段。
兩人正在糾纏期間,卻不曾想那老虎受了驚,居然一伸一縮,跳出數丈之外,轉身跑了。
兩人大驚,不由舍了口角之爭,連忙追去。
這虎不同于其他野獸,最善隱蔽和撲殺。此時逃入林中,兩人連忙尋之。這時候陳長梃因為有馬,沿著道路,很快看到了樹林中的猛虎,便彎弓射之,卻不想,自己這一箭卻是被那獵戶射偏了。
原來這獵戶也是好箭法,這次氣他射斷自己的箭支,便趁機報復了回來。被他這么一耽誤,那老虎轉身竄入林中不見了。林中騎馬不便,陳長梃只好將馬系于道旁,手持弓刀入林。
按理說,虎乃森林之王,最喜伏擊獵物,陳長梃本不當冒此風險。奈何自家剛在主公面前夸了?,又因為和別人置氣誤了時機,若是撲殺不得,豈不是在主公和同僚面前失了臉面?
那獵戶見他入了林,心中一驚,也跟了進去。兩人進了林中,只覺得樹葉密密麻麻,草蒿茂茂密密一時間也尋不得,可又擔心猛虎伏擊,二人只好背靠背,慢慢尋找。
且不說二人如何尋找,那張順派了陳長梃去斬那老虎,半天沒有動靜,心中有些擔心,心想:這陳長梃本事不小,卻傲氣太重,別不小心有了萬一。
便說道:“悟空,你去幫為師看看,怎么長梃去了許久還沒回來?若是他能獨自斬殺猛虎,你且看著就是;若是落了下風或者受了傷,你幫他殺了老虎,早點回來!
將悟空派了過去之后,張順便尋一石頭,站了上前,用手搭了個“涼棚”往前面張望,誰知此時,突然一聲虎嘯傳來,嚇得眾人相顧失色。
原來這虎嘯最嚇人心,任你英雄好漢,聽了也不由膽戰心驚,此乃刻在骨子里的恐懼。張順遭此一嚇,不由使了一個鷂子翻身從石頭上翻了下來,順帶抽出了腰中雙锏出來。
當其抬頭瞬間,只覺得頭上光線一暗,赫然一只猛虎從剛才自己所站的石頭上撲了過來。說時遲,那時快,張順也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下意識將手中的鋼锏往前一戳,然后只覺得一股大力傳來,自己胳膊、胸前一疼,只得大喊一聲,跌了出去。
第3章 張順殺虎
張順顧不得疼痛,一個打滾滾了起來,下意識一躲,卻猛然發現那只大蟲卻沒有追了上來。張順定睛一看,那大蟲真在不遠處嘶吼扭動。
原來剛才張順下意識一戳,卻正好將手中的雙锏插入到那老虎口中。之前在孟縣的時候,陳長梃建議張順練習雙撅,張順覺得此物與雙锏無疑,還不如打造兩把鋼锏,即使將來使用不得,也可練一練力氣。
于是,當時張順聽取了陳長梃意見后,設計了一對長四尺九寸,重九斤五兩的鋼锏。這對雙锏根據明朝人的習慣,設計為一鞘雙锏,锏成四棱,棱間開槽,锏尖頗為尖銳,若緊急之時,可擲出作“撒手锏”使用。
為了一鞘雙锏,此锏護手呈半圓狀,合起來正好呈圓形;把柄呈半橢圓形,合起來正好呈橢圓形。張順本以為這樣的把柄不好握持,誰曾想打造完畢,握起來感覺甚至比一般橢圓形把手更為舒服。
陳長梃本建議張順將雙锏打造成不同分量,以適應左右手力量的詫異。后來張順考慮到一鞘雙锏,不易區分,再加上此锏本作練習之用,是否可以用來實戰,還要看張順力量增長如何,于是張順便讓鐵匠打造的兩只鋼锏分量一樣。
只是此锏分量聽起來似乎不高,實則沉重異常!端疂G傳》中雙鞭將呼延灼也不過左手一十二斤,右手一十三斤的分量。張順雖然健壯善武,比起傳說中的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還差不少。
他這些日子為了鍛煉武藝,?娲硕翟谏,今日遇到危險,也第一時間順手將此物抽出,卻沒想到它正好立了大功。
當是時也,張順立于石上,猛虎正好撲來,只是恰巧張順于石頭上翻滾而下,躲過了老虎第一撲。等張順起身,老虎第二撲正至,張順一戳,正好將此锏戳入老虎口中。此锏四尺九寸,約合后世一米五多點,由虎口戳入老虎腹中,正好傷了老虎臟腑。
按照后世種類劃分,此虎正為華南虎,體長不過八尺左右,去了尾巴,也就五尺長短。張順這一戳,正好將其戳了個差不多通透,哪里還有生機。只見這老虎嘶吼掙扎了半天,漸漸沒了力氣,只見進的氣,沒了出的氣了。
當時,張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整個人處于極端恐懼、極端緊張和極端冷靜的狀態,自然而然的就那么做了,好像一切都像演練了千百遍一般,一切動作都那么流暢自然。
此時,陳長梃聽得呼嘯,連忙趕來,只見前面圍了一群人,頓時心里一個咯噔。他連忙撥開人群,進來一看,只見張順渾身鮮血,而那老虎正倒在一旁不遠,好似一個驚雷在自己頭頂炸開。
他如何不知這次自己犯了大錯,連忙三步并作兩步趨近跟前,撲通跪下喊道:“主公可好?長梃此次殺虎不成,反讓主公受了傷害,請主公責罰!
張順這才從剛才奇特的狀態中驚醒回來,方感到身上一陣疼痛,便有些茫然地問道:“責罰什么?”
這時候馬道長、陳金斗和趙魚頭等人也回過神來,不由又驚又怒,厲聲喝道:“陳長梃,你是如何做事?若是折了主公,你萬死莫辭!”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他們已經在做造反的勾當,若不是主公“天命在身”,沒了主公,豈不是一個個都成了沒了主心骨的逃犯?
張順這時候也回過神來,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處罰于他。當他回過神的時候,也是又驚又怒,恨不得當場打死此人?墒侨粽f威勢,自己不過十七八歲少年,在不少人眼中還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毛頭小子。除卻感情來說,若是如此處罰于他,此人直接甩手而去,豈不是威望和人才兩失;可是若不處罰于他,使得自己差點丟了的小命,自己都能放任不管,自己又何以服眾呢?
正在思索期間,只聽得“撲通”一聲,又有人跪了下來。張順抬頭一看,卻是一個身穿獸皮,手持弓箭腰挎寶刀的獵戶。張順心中奇怪,正待要問,卻不曾想那人直接求道:“此事獵虎失手,傷了貴主,卻是因為我的過錯,我蕭擒虎愿意替其受罰!
原來這蕭擒虎素來獵虎殺豹,最是仁心,聞名遠近鄉里。此次老虎傷人,附近村民第一反應便是通知此人前來獵虎。卻不曾想兩人都是箭術高超之輩,都想一箭封喉,射殺此虎,卻導致雙箭相撞而失了手。
當時陳長梃生氣射斷了他的箭支,他又何嘗沒有一比高下之心,一箭射飛了陳長梃的箭支?正因為兩人互相較藝,才失了此虎,傷了張順。再加上蕭擒虎見陳長梃膽敢入林尋虎,不由暗暗佩服,起了惺惺相惜之心。
明代政府雖然三令五申不許百姓蓄奴,可是奈何禁而不止,若是此人主公生氣起來,恐怕他性命難保,于是蕭擒虎便自愿將錯誤一肩擔了,希望張順能夠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能夠收斂一些,減輕對陳長梃的處罰。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