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千羽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家請我當皇帝 > 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91節
        第230章 反擊(上)

        陳長梃、李友、姬蛋都上了城墻,準備最后的拼死一搏了。

        左良玉親自出馬,率領著麾下親兵及死士五六百人,開始在其他官兵的掩護下,準備攻城了。

        官兵因為統帥的親自上陣,一時間士氣也頗為高昂。官兵們踏著即將勝利的鼓點,準備蓄力做出最后一擊。

        陳長梃遠遠的望了一眼這秀麗的山河,緊緊握住了手里的鋼刀,準備做最后的掙扎了。

        只是他突然好像看到遠遠有一隊騎兵趕來,初開始陳長梃還道自己眼花了。

        只是他常年累月練習射箭的緣故,目力遠勝常人。他再次凝神屏氣定神一看,確實是一隊騎兵趕來,也不知是敵是我。

        陳長梃心中一跳,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他連忙哈哈大笑起來。李友只道陳長梃準備鼓舞士氣,便配合地問道:“將軍何故發笑?”

        “天不忘我,援軍已至!”陳長梃興高采烈的回答道,“我們不必再守,且隨我出城夾擊官兵!”

        李友聞言一愣,這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樣啊,我等都是“賊寇”,哪里來的援軍,便連忙問道:“援軍何在?”

        “諸位且看!遠處騎兵且至,乃是主公勝利回返的大軍。我和主公約定,不論北上勝敗如何,皆會迅速回師,與我一起夾擊來犯官兵。如今算算日子,也該差不多了。”

        李友聞言心中不由苦笑,這援軍到底是官兵還是義軍猶不可知,何必冒如此風險?只是陳長梃既是自己親姑表戚,又是自家上司,萬萬不可拆了自己的臺,連忙像遠處望了望,也大喜道:“合該我等逃出生天,大伙且隨我等出城破賊!”

        城上義軍聞言紛紛用手搭了涼棚望去,果然見一隊人馬正在由遠及近趕來,頓時喜極而泣、士氣大振。

        陳長梃為了防止官兵發現城上異常,也不撤下旗幟等物,只是暗中命令將士們偷偷下城。自己親自率領麾下五百騎兵,而五百甲士由李友親自率領,余則由徐子淵、姬蛋率領,在后面搖旗助威。

        左良玉哪里知道城中有如此變故,還把對方當做瑟瑟發抖的弱雞看待,準備引頸就戮而已。

        發起進攻的鼓聲“咚咚”的響起,其他官兵開始推著各自攻城器械靠近城墻,而左良玉則親自率領著麾下五百精銳,慢慢靠近,準備隨時登城。

        等到攻城器械輕松地搭上了城墻,城上竟然連常見的礌石滾木都沒有落下。

        左良玉心中一個咯噔,疑神疑鬼之間,正要下令撤退。卻正好聽到麾下將士笑道:“賊人果然山窮水盡,竟然連礌石滾木都用盡了,今日合該身死被擒!”

        左良玉聽了不由哂然一笑,心想:我卻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賊酋雖然手段不錯,如今又能如何翻云覆雨?

        想到此處,左良玉按照既定計劃,下令登城。結果麾下死士輕輕松松的便爬上了城墻,攻了上去。

        結果左良玉只見這些人沖了上去,卻沒有響起任何的廝殺聲,不由大為疑惑,便高聲喊道:“城上如何?可曾擊潰了守軍!”

        這時候一聲大呼傳來:“爾等即將葬身城下,還有心管城上如何!”

        只見緊閉許久的營地大門突然打開,陳長梃身披綠袍,手持青龍偃月刀,騎著棗紅馬,一馬當先沖殺出來。

        這時候官兵精銳一部分已經攀上了城墻,一部分正在攀爬,只有一二百人在下面擁簇著左良玉。

        左良玉猝不及防,頓時被陳長梃沖開了陣型,直接殺將過來。左良玉連忙強壓下心中的震驚,翻身上馬提槍來戰陳長梃。

        結果且不說左良玉武藝如何,倉促應戰,哪里抵得上陳長梃氣勢如虹,聲勢如虎?戰不兩合,便拍馬就走。

        陳長梃急忙準備追擊過去,想去追殺這左良玉,只是左良玉麾下皆是精銳,人數雖少,卻是死死抵住陳長梃麾下騎兵。

        陳長梃只好回身再戰這些精銳官兵,幸好這時候李友也及時帶領步卒跟上,合力將這些官兵殺散。

        只是這時候左良玉已經逃回了官兵后陣,而那些攻城的精銳不少人已經登城,或者在登城的路上。

        幸好陳長梃出城之前,早已命令將老弱婦孺所在之地門戶全部堵死,以求了無牽掛的拼死一搏。

        所以他立馬將徐子淵、姬蛋等人放出城外,命他們燒毀敵人登城的器械,防止登城官兵沿著這些器械下城攻擊義軍后方。然后,然后讓他們講城門堵上,防止這伙官兵出城。而陳長梃和李友相視一笑,便率領千余戰士直撲官兵大營。

        按照常理來說,官兵野戰若是不敵,理當退守營地進行防守。只是這次官兵實力遠超義軍,只道是義軍臨時掙扎,拼死一擊。

        他們也連忙將官兵布下大陣,準備和陳長梃、李友進行野戰。

        陳長梃這次也干脆利落,直接趁官兵立足未穩,直接拼死突襲。嘚嘚的馬蹄聲,匯集在一起,掩蓋過了官兵“咚咚”的鼓點聲,壓迫著陣前官兵的神經。

        一排排的騎兵,如同波濤洶涌的驚濤駭浪一般,拍擊著面前驚慌失措的官兵。

        巨大的沖擊力將當面第一排官兵直接沖撞了出去,無論是否被武器擊中了要害,也不知道是死是生。

        然后,第二波,第三波逐次沖擊而來。官兵被義軍的騎兵沖開了一層又一層,只是等到所有的騎兵都沖擊完畢,渾厚的官兵大陣依舊沒有被義軍鑿穿。

        這時候挺過義軍沖鋒的官兵回過神來,連忙用手中的刀槍劍戟等武器殺死這些來不及退回的騎兵。

        頓時義軍騎兵損失慘重,好在李友的步卒跟著后面,很快也趕到了。趁機沖上去對著因為騎兵沖鋒和肉搏產生混亂的官兵發起了進攻,以陣型嚴整,對陣型混亂,瞬間給官兵造成了很大壓力。

        這時候騎兵趁機撤走,陳長梃連忙重整隊形,準備再次發起沖鋒。而李友手里的步卒因為數量過少,渡過剛剛的沖擊優勢期以后,又陷入到危險之中。

        第231章 反擊(下)

        陳長梃的再次沖鋒,給官兵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自己也再次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這時候,李友的步卒再次跟上,繼續壓迫官兵陣型。

        官兵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因為人多勢眾,只需防守幾輪,待義軍疲勞了發起反擊,便可取得此戰勝利。

        可是左良玉和梁甫這時候卻心中不安起來,他們知道的用兵常識,對方肯定也會知道,那么對方為什么依舊會采取如此不智的行為呢?

        原來由于義軍營地建在山頂之上,而官兵只顧在城下攻城,竟然沒有發現有一股騎兵逐漸靠近。只得這股騎兵靠的太近了,官兵才猛然發現了這股軍隊。這時候官兵的哨兵趕快發出了警示,奈何已經來不及了。

        左良玉與梁甫突然聽聞身后示警,不由大驚失色,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那邊陳長梃也已經聽到了官兵的示警信號,不由大呼道:“義軍援軍已至,大家速隨我殺敵,大破當面官兵!”

        義軍聞言紛紛士氣大振,而官兵聽到不由驚慌失措起來。陳長梃趁機再次發起沖鋒,進過數次沖擊的官兵,這一次抵擋已經沒有前幾次堅決了,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將陳長梃等人的騎兵擊退。

        左良玉和梁甫也是老于兵事之人,這時候已經明白此戰沒法再打下去了。夫戰勇氣也,官兵已經失了敢戰之心,軍心動搖,自己等人若是不趕快撤退,等待而來的便是一場大敗。

        他們亦知在臨陣撤退的風險,可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得如此了。

        左良玉和梁甫也頗知兵法,便下令麾下官兵相互掩護,逐次退卻。李友伺機帶領步卒黏上去,結果也沒能沖亂敵軍陣型。

        眼看這兩部官兵就要退出了戰場,不幸的是那股“義軍援軍”正好趕到。

        雙方打了個照面,均是一愣,頓時那股“義軍援軍”便向正在撤退的官兵發起了沖鋒。而這時候陳長梃也整頓完畢了麾下騎兵,也伺機發起了沖鋒,雙方前后夾擊,打官兵了一個措手不及。

        左良玉和梁甫兩位總兵哪里招架的住,頓時大陣被破,全軍大敗。左良玉與梁甫這時候也顧不得許多,連忙翻身上馬,轉身便跑。

        陳長梃這些日子吃了這么多憋屈,哪里肯放他們走?他見來者果然是“義軍援軍”,也便不再顧忌,親自率領麾下騎兵,死死綴在左良玉與梁甫兩位身后,誓死要斬殺二人,以解心頭之恨。

        話分兩頭說,前番所謂的“義軍援軍”,不是別人,正好是張順麾下的騎將劉成。

        原來張順知道盧象升被停職,只道直隸以南,再無官兵敢犯西山營地,也沒有日夜兼程營救西山營地的緊迫感。

        所以他只是先行派遣劉成等人回來和陳長梃通報消息,準備接待自己和“紫金梁”、“闖將”等人的回歸而已。劉成也因此并沒有太大的緊迫感,導致陳長梃遠遠望見劉成的騎兵以后,廝殺良久,此人才堪堪趕到戰場。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劉成終于在關鍵的時候趕到戰場,趁機擊潰了官兵的陣型。

        這官兵原有五千人左右,若是列陣對戰,即使劉成和陳長梃等人加在一起,未必能被其擊潰。

        只是官兵攻城已久,師老兵疲,早已心中厭戰。再加上陳長梃幾次死命突擊,更是使得官兵士氣低落到極點,等到劉成出現以后,終于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勝利的天平開始像義軍傾斜。

        劉成帶領騎兵已久,用兵頗為老練。他一看官兵情形,便知這是官兵士氣低落所致,要想將勝利徹底穩定,必須將官兵盡量打散,以免對方聚集起來,重整旗鼓,反敗為勝。

        前番陳長梃已經死死盯著這隊官兵的統帥去了,這些官兵暫時失去了指揮。那么劉成便率領麾下的騎兵,專門沖擊聚集在一起的小股官兵,以免對方趁機聚集起來,越聚越多,對義軍造成威脅。

        而這時候,李友也趁機沖了上去。徐子淵更是一邊派遣了一兩千人在后面大張旗幟,吶喊助威;一邊趁機勸降被圍堵在城中的官兵精銳。

        戰場之上,亂糟糟的到處都是人。特別是義軍很多衣衫鎧甲原就是繳獲于官兵手中,服飾顏色無甚區別。一時間也分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義軍。

        官兵失了組織,頓時不敢反抗。有的便隨眾而逃,有的走脫不開,便棄了武器,就地投降。一時間,他們幾人竟然以小搏大,將這些官兵驅逐的驅逐,抓獲的抓獲,徹底控制住了戰場。

        而那邊,陳長梃死死盯著總兵梁甫與左良玉不放。梁甫與左良玉走脫不開,便回身應戰。

        結果陳長梃心中憋著一口氣,勇不可當。二人新敗,人心惶惶,哪里戰的過他?

        兩人戰又戰不過,逃又逃不掉,只好商議道:“此賊雖然武藝高強,幸好只有一人。不如我們分道而行,誰生誰死,聽天由命吧!”

        此計正中二人下懷,于是兩人一左一右,分道離開。那陳長梃也不知道當面統帥共有兩人,他見自己所追擊官兵分兵,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沒有辦法,只得隨意選了一伙官兵追了過去。

        非常不幸,這次被陳長梃追擊的官兵不是別人,正是和盧象升關系頗佳的總兵梁甫。

        陳長梃跟在后面,體力也慢慢恢復了些許。陳長梃趁機將大刀掛在得勝勾上,取出虎筋弓拉了一拉,發現勉強可以拉開。便搭上箭支,一箭射去,擊落了一名落后一些的官兵。

        這梁甫之前沒有見識過陳長梃的射藝,見此不由大驚。他武藝用兵還不如左良玉,騎行了許久,感覺實在擺脫不了陳長梃的追擊。若是這么一追一逃下去,說不得被賊酋射殺個干凈。

        想到此處,他只好掉轉馬頭,拍馬來戰陳長梃。陳長梃射了兩箭,正是乏力的時候,見此不由大喜,連忙換了偃月刀,來戰那總兵梁甫。

        戰不幾合,陳長梃尋了個破綻,一躲閃過了梁甫的長槍,然后順勢將手中的偃月刀橫了過來,順手一抹,便將那梁甫的腦袋砍了下來。

        第232章 曹文詔入晉

        事實證明,“賊寇”根本沒有帶領大軍威脅京師,大明朝廷虛驚一場。

        崇禎皇帝不由惱羞成怒,準備下旨嚴厲處罰剿匪不力的宣大總督張宗衡和山西巡撫許鼎臣。

        內閣諸臣連忙勸諫道:“此二人罪無可恕,卻情有可原。他們追討不嚴,致使部分賊人成了漏網之魚,以至于驚擾圣駕。如今二人將功贖過,親自帶大軍勤王,只可小懲大誡,不可處罰過重。”

        崇禎皇帝聽了,雖然心氣難平,卻也不得不退讓一步,只是下旨責切一番而已。這崇禎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卻也知道自己并不能隨心所欲。

        如今天下勤王為第一要務,若是自己處罰重了,恐怕下次京師出現危機,若無圣旨通達,各地總督、巡撫等人再也不會及時帶兵前來救援了。

        處罰之事既然已經定下,可是后面的問題如何解決,崇禎皇帝也暫時沒有辦法,便問道:“此事可一不可二,如何快速剿滅這些賊寇,諸位愛卿不知有何辦法?”

        這時候御史張宸極上前說道:“宣大總督張宗衡、山西巡撫許鼎臣等人剿賊經驗不足,情有可原。只是因為這賊寇是從陜西來的,陜西諸將頗有辦法。其中陜西將領曹文詔素有威名,士紳百姓為他編歌謠稱贊說:‘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而且他曾經在山西多次立過大功,陜西的賊寇已消滅殆盡,應該下令讓他進入山西幫助圍剿賊寇。”

        崇禎皇帝聽了,便問道:“曹文詔的忠勇朕素來是知道的,只是入了山西,不知其人權責如何?理當調度何人麾下聽用?”

        御史張宸聞言便進言道:“曹文詔最善剿匪,從遼東調回關內以來。其人先后擊敗了王嘉胤、點燈子、李老柴、獨行狼、杜三、楊老柴等賊酋,基本平定了關中!

        “他剿匪以來轉戰千里,前后經歷了大小幾十次戰斗,斬首三萬六千六百多人,在參戰的將領中功勞排名第一,因此也威震陜西。以微臣之見,用兵是其長,不若命其節制調度山西、陜西諸將,一舉剿滅流入山西的賊寇!

        崇禎皇帝聞言皺了皺眉頭,心中頗為猶豫。明朝開國已久,明初軍事勛貴節制一方軍事的事情,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過來。后來即使戰爭需要,也多是派遣文臣擔任總督、巡撫以節制諸將,像這樣用武將節制武將的事情,讓崇禎頗為擔心。

        御史張宸見此,連忙啟奏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此乃一時權益之計,事畢則罷,不足為后世法!”

        崇禎聞言不由眉頭一展,便笑道:“愛卿所言甚是,理當使曹文詔節制山西、陜西諸將。只是武將不似文臣那般,在軍中全無根基,理當防備此輩私下勾連!

        “朕特命太監陳大金、閻思印、謝文舉、孫茂霖等人為內中軍,分派入大帥曹文詔、左良玉、張應昌各營中,名曰監軍,以督此輩不法之事!

        諸臣聞言不由大驚,紛紛上疏反對。這不是剛走一個魏忠賢,又來了一群魏忠賢嗎?

        崇禎皇帝拼命辯解,結果仍然辯駁不過朝上袞袞諸公。崇禎皇帝心中一急,不由脫口而出道:“如果群臣盡心為國,朕又何必用內臣呢?”

        結果崇禎這句話把眾臣給問住了,他們都低著頭默不作聲。前些日子盧象升和賊酋“盧閻王”不清不楚,如今宣大總督張宗衡與山西巡撫許鼎臣又辜負圣恩,他們如何抵賴?只得當做此事不曾發生一般,無言以對。

        崇禎皇帝見壓制了群臣,不由心中一喜,連忙命令下旨執行。

        且說那曹文詔得到朝廷命令以后,倍道兼行,迅速渡過黃河,抵達五臺縣。只是由于張順、“闖將”等人的救援,“紫金梁”已經及時離開了這里,和他們匯合后一起從太行山以東南下去了,曹文詔撲了個空。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欧美香蕉在线_啊v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_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