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總兵正是昨夜襲營的王紹禹,沒想到這廝命大。他麾下士卒折損了一百多人,自己卻毫發無損。
左右此人納了投名狀,再也無法在義軍和官兵之間觀望了。紅娘子大大方方命人把那兩千兩賞銀付了,河南總兵王紹禹心中美滋滋,絲毫不知竟然被老道士宋獻策坑了。
紅娘子盯著王紹禹的背影看了一會兒,這才收回目光,笑著對宋獻策道:“宋獻策真是足智多謀,有此三策,洛陽城固若金湯矣!”
“不敢,不敢!”宋獻策連忙客套道,“都是些雕蟲小技,幸得張公補全,才勉強起點作用罷了!”
原來義軍這一路騷操作下令,竟然全是宋獻策的計謀。
這第一計便是“一石二鳥”,他先哄騙河南總兵王紹禹出兵夜襲,果然如他所料被官兵所敗。
然后,他便利用官兵麻痹大意的心里,讓趙鯉子親率張順留守的一百親兵,前去鼓噪劫營。
那楊化麟果然大敗王紹禹以后,以為萬無一失,便早早的休息了,被趙鯉子打個了措手不及。
這一策既削弱了城中不安分力量,又騷擾了城外官兵,提升了守城士卒的氣勢。
這一手是如此的漂亮,令張慎言都不由刮目相看。他私下里不由暗自嘀咕道:依照風格來看,這手法倒和張順那廝如出一轍,莫非自家主公其實是他的私生子不成?
這第二策倒也簡單,當時宋獻策笑道:“自古以來,有‘四面楚歌’之說,我亦略作歌曲一首,明日令士卒傳唱,以弱官兵士氣。”
宋獻策當場唱了一遍之后,張慎言嫌棄不少言辭太過粗鄙,又幫他稍加潤色,才在陳奇瑜面前唱出了那么一首歌曲來。
此歌一出,無論官兵知與不知。官兵單挑失敗的丑行,明日便會傳遍全營上下,士氣就會受到影響。
至于第三策,便是請福王出馬,招降城下的官兵。
張慎言雖然老于官場,由于頭次遭遇作戰之事,難免有所焦慮,考慮不周。
經過宋獻策提醒,張慎言倒是豁然開朗,他連忙笑道:“皇家之事,豈能一言而決?那陳奇瑜身為朝廷重臣,必不為所動!
“依我之見,當挑起嫡庶之爭,讓他陳奇瑜心疑即可。將乃軍之膽,主帥心中有疑慮,麾下將士必然不用命!如此洛陽可全,主公可待!”
遂后,張慎言便草擬了一封“王諭”,便把福王請了出來,在城上宣讀了一番。果然陳奇瑜如同張慎言所料,心中驚疑不定,只好退兵立營去了。
話說那河南總督陳奇瑜立了營地,便把其余諸將趕出帳外。自己在帳內反復踱步,低聲反復念叨道:“副總兵楊化麟誤我!尚書張鳳翼誤我!陛下亦誤我!”
也難怪陳奇瑜如此殘念,本來好端端的剿匪之事,怎么就變成了“嫡庶之爭”了?
有成祖朱棣成例在前,哪個不開眼的家伙想參合這種事情?勝敗乃兵家常事,朱家人的事情,自己一個外人何必參與呢?
當初建文帝的大臣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等人不但被處以磔刑,還株連九族。其家中女眷亦都被送去軍營,日夜不停的“轉營奸宿”。被摧殘至死了,便被抬去喂狗。
如此凄慘的下場,哪個大臣還敢公然站隊呢?不要說如今崇禎皇帝勢大,當初建文帝勢力豈不是更大,結果是什么下場呢?
河南總督陳奇瑜哪里知曉這些傳言亦多有不實之處。只是“三人成虎”,口口相傳,再加上老朱家素來寡恩狠毒,倒是讓人先入為主的信了七八分。
陳奇瑜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突然想起來當初自己接旨的時候,兵部尚書張鳳翼夾帶給自己的書信來。
“萬務以剿滅‘豫賊’為是!”
“豫賊”!為什么是“豫賊”?這下子陳奇瑜豁然開朗起來。
原來兵部尚書張鳳翼早已經知曉其中關竅,特意囑咐自己“剿滅‘豫賊’”,不可傷及“福王”!
這其中利害關系,第一便要站隊崇禎皇帝,不可動搖;第二便要護得“福王”周全,既不能使崇禎皇帝背負“傷叔之名”,亦不能使自己背負傷及皇家宗親之名。
第三才是剿滅“豫賊”。何為剿滅“豫賊”?豫地無賊,即為剿滅罷了!
第170章 驅眾攻城
第二天一大早,洛陽城外的屠夫王一刀,還在夢鄉之中。
這幾日由于官兵攻城的原因,肉鋪的生意并不好。他昨晚還準備今天吃罷早飯以后,繼續前往城外圍觀打仗。
大明內地承平日久,很多百姓還沒有見過打仗什么樣,大家都十分稀罕,百看不厭。
突然,一陣猛烈的撞擊聲從門外響起,王一刀被嚇了一大跳,從睡夢中驚醒了過來。
不等他反應過來,隨即在自家婆娘的尖叫聲中,院子的大門便被人砸開了。
王一刀顧不上穿衣服,連忙走出房門一看,只見院子里涌進來三五個披甲持刃的大漢。
王一刀大吃一驚,正要問詢一番。沒想到這些大漢如狼似虎一般,不由分說便把一家男女老少抓了起來。
王一刀看其服飾,識得正是昨日攻打洛陽城的官兵。他連忙高聲呼道:“小人雖然經營著這肉鋪,每天也就掙兩個辛苦錢。每日吃喝拉撒,也剩不下許多。更何況家中婆娘也又肥又丑,當不得諸位軍爺惦記!”
結果還沒說完,便被領頭的軍官粗暴的打斷了,那人怪笑道:“哪個要你錢財、婆娘,但與我攻城去吧。”
。客跻坏哆@才反應過來,這是要驅趕自己全家去攻城!他連忙大呼小叫,懇求官兵放了自己一家,結果那官兵理都不理。
他反倒派了兩人士卒進屋摸索了一番,卷了一些細軟出來,方才干休。
王一刀心如刀割,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血汗錢被掠走,沒有一點辦法。
遂后,等到王一刀一家老小被押出院外,這才發現外面亂哄哄一片,都是被抓捕的街坊鄰居。
還有些僥幸逃脫的,正如同逃竄的兔子一般,被后面的官兵攆的一陣雞飛狗跳。
官兵這邊在城外抓捕百姓充當炮灰,那邊消息便傳到了紅娘子、張慎言、宋獻策等人耳中。
眾人連忙登上城樓,往外一觀,只見城外依附在洛陽城外的莊鋪、房屋一片火光。慘叫聲、哭喊聲遙遙的傳了過來。
“官兵在城外作甚?”紅娘子皺了皺眉頭,奇怪地問道。
“抓壯丁,準備驅趕攻城!”趙鯉子咬牙切齒的解釋道。
“可否如昨日一般,騷擾一番?”紅娘子倒也聰慧,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經過昨天的戰斗,好歹有點心得。
“末將愿往!”趙鯉子聞言大喜,連忙應道。
紅娘子點了點頭,由他去了。這才向左右問道:“若是官兵驅趕百姓攻城,如何應對?”
眾人沉默了半晌,張都督皺了皺眉頭,站出來說道:“如官兵攻城例,以銃炮擊之!”
張都督說的簡單,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兒。說白了,管他什么官兵、丁壯,只要敢攻,我就敢殺!
但是人終究是感情動物,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粗暴的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
更何況這些人多多少少和城中百姓有所牽扯,甚至可能本來就是一家人。若是誰下令射殺了,恐怕也要承擔罵名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將士早做準備。一體擊殺,休得手軟!”紅娘子眉頭一豎,殺氣騰騰的下令道。
“夫人?”張慎言聞言不由一愣,紅娘子原本可以模棱兩可,不需要如此直白。他還道紅娘子沒有意識到這點,連忙提醒道。
“無須多言!但有功過,我一體承擔!奔t娘子堅定不移的應道。
其實紅娘子心中不是沒有心虛和猶豫。不過此事終究是張順的家事,如今張順不再,若她不能站出來承擔罵名,又能夠讓誰替張順承擔罵名呢?
當張順臨走之時,有句話說得很好。“如今既然成了反賊,開弓就沒有回頭的箭了!
這幾日,紅娘子反復思量,才突然明白。原來這造反之事,無論誰都有回頭路,唯有他們張家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既然如此,你要維持明君形象,那么罵名就由我這個“賊婆子”承擔吧!
到了中午,趙鯉子渾身浴血的返回到了城中。雖然他的騷擾取得了一定效果,奈何官兵太多,受害者百姓太多,救不勝救。義軍人馬體力將盡,趙鯉子只得無奈回城休息。
遂后不久,官兵果然驅趕著百姓前來攻城。
率先上陣的多是洛陽城外的丁壯,每人抓著籮筐、木盆,甚至一塊破布、爛衣服等器具兜著一兜土,在官兵的驅趕下,畏畏縮縮的向洛陽城移動了過來。
眾人在城上看得明白,官兵是要驅趕這些人填埋洛陽城的護城河。
護城河寬三丈,深五丈,哪里有那么好填?下令攻城的陳奇瑜也是一個狠人,這到底要仍下多少尸體,才能夠填滿一截護城河來?
更何況護城河之前,又有原來河南官員設立的丈余高圍墻,和張順特意命人挖掘的戰壕、護衛坡等設施。
陳奇瑜心狠,那紅娘子更是手辣。只要你舍得死,我就舍得埋,有多少人來,我就殺多少人去,奉陪到底!
當第一波丁壯穿過了城外的土墻,爬上了護衛坡頂,毫無遮掩地暴露在義軍的火炮面前。
紅娘子一聲令下,頓時敵臺里面的火炮齊發,那些丁壯身上瞬間爆出一陣血霧來,然后如同割麥子一般齊刷刷的一頭栽倒了下去,再也起不來了。
那些丁壯昨天看官兵攻城還看得非常歡樂,哪里想到今日輪到自己是這個下場了?
很多人頓時被嚇破了膽子,要么如同鴕鳥一般一頭撲在地上,撅著屁股瑟瑟發抖,要么棄了手中的泥土,大呼小叫的轉身逃去。
丁壯身后的官兵見狀,連忙馳馬而來,連續砍翻了十余人,驅趕著他們繼續向護城河跑去。
這些騎兵一邊砍殺,還一邊高聲喝道:“賊人火炮已響,還不速速沖上去!難道還要等到賊人火炮再次裝填完畢,你們再上去送死嗎?”
好半晌,這些丁壯在刀槍的壓力下,不得不忍著恐懼繼續向前。
然后,迎面又遭受了義軍的一通火炮射擊,再次丟下了幾十具尸體,轉身逃去。
反復幾次,副總兵柳國鎮實在看不過去了,連忙諫言道:“督師大人,如此這般,恐怕從早送到晚,從今送到明,把這些丁壯的性命全送了,也濟不得什么事兒!”
“那就再把老弱婦孺送上去!”陳奇瑜冷冰冰的道,“我倒要看看是我的人多,還是賊子的彈丸、火藥多!”
柳國鎮聞言心中一寒,不過依舊堅持道:“賊人所恃者,銃炮罷了,若是短兵相接,十不敵我官兵一也!督師大人何不讓丁壯在前騙其火炮,精銳在后趁機掩殺,理當一舉奪下城門!”
“只要那城門一下,大軍跟上,洛陽城不難破矣!”
河南總督陳奇瑜思量一番,覺得這也倒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如一試。
不過“督師大人”好歹是讀書人,手法焉能如此粗糙?
柳國鎮這番言語,倒是提醒了陳奇瑜:洛陽城中賊人兵少兵弱,何不四門其攻,但有一門可下,洛陽城便在我指掌之間矣!
陳奇瑜這一變陣不要緊,竟然要四面齊攻。倒是給紅娘子、張慎言等人造成了很大麻煩。
因為洛陽城中,不但士卒不夠,將領也不夠。沒有辦法,經過眾人簡單商議之后,只好分別任命趙鯉子、馬英娘、張都督和王紹禹分別負責一座城門。
其中,高一志協助趙鯉子;韓霖協助馬英娘;趙魚頭協助張都督,宋獻策協助王紹禹。而紅娘子和張慎言著坐鎮中軍,率領張順所留親衛作為奇兵,隨時支援四門。
而官兵的進攻同樣有序,河南總督陳奇瑜坐鎮中軍,攜帶麾下二千精騎進行支援。其余副總兵楊化麟、柳國鎮、參將賀人龍和劉遷分別負責一座城門的進攻之事。
特別是那楊化麟色心不改,當和義軍接觸以后,特意打聽了馬英娘城門所在,要求要和其他將領更換攻擊地點。
差點把總督陳奇瑜氣吐血了,他不由破口大罵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若是洛陽城下,區區一個女子當得了什么,值得如此?”
那楊化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連忙向陳奇瑜討價還價道:“既然如此,還請陳公恩準,城破以后,將此女賞賜予我!”
陳奇瑜點了點頭,敷衍似的答應了。只是他心中不免有些犯嘀咕:這廝多次求要此女,想必當時國色天香之輩。若是此女果然為我所擒,我何不自取之,焉能為他人作嫁衣裳?
一念至此,陳奇瑜復又問道:“此女何名?我也好分辨一番!”
楊化麟只道是陳奇瑜應了,不由大喜道:“據聞此女喚作馬英娘,乃是賊酋的小妾,還請督師多多費心!”
陳奇瑜點了點頭,揮了揮手道:“知道了,傳令下去,得馬英娘者賞銀五百兩!”
原來這廝也有一番計較,若是有人捉了馬英娘,正好捆來領賞。若是真個貌美天仙,吾自納了;若是鐘離無鹽之輩,賣他個人情,又有何妨!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