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的本事和實力他是知道的,本來依照他的心思,對面不過是一個無名之輩如何能打得過積年悍將尚可喜?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不可理喻。
你以為你能打得過的時候,有時候偏偏就是打不過。
實話實說,若是當面鑼、對面鼓,雙方拉出來一對一對攻,營屬火炮被整體調走的張如靖營人馬百分之百打不過以滅虜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弗朗機炮和各種鳥銃為主要火力的尚可喜部。
然而,作為“流寇”出身的張如靖對官兵這一套太熟悉了,熟悉到擁有了一整套專門對這種“坐著打天下無敵”的辦法。
其中這種辦法用軍事專業術語來說,叫做“機動殲敵”,擱張順前世游戲術語中,又叫做“拉扯”,當然如果更形象一些,喚作“回馬槍”。
不獨明末義軍,清末義軍也經常用這種手段對付清軍。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太平天國名將英王陳玉成的“三十點檢回馬槍”,每當太平軍與清軍交戰時,“約十余回合之后,故退二三十步,復一擁而進,謂之‘回馬槍’”,只殺得湘軍聞之變色。
那尚可喜吃了這一次大虧,才曉得了張如靖的厲害,只是那孔有德卻不曾曉得。
他眼見尚可喜大敗而走,不由起了心思。
他不由心道:“這尚可喜往日都要壓我和耿仲明一頭,不意竟是個‘繡花枕頭大草包’,中看不中用!
“今日我且襄助他一番,日后也好羞他一羞!”
那孔有德想到此處,便轉身對兄長孔有性道:“哥哥且為我看顧一下‘天佑兵’,我去去就回!”
那孔有性聞言知道他要搞事情,不由連忙勸說道:“這本是不干我們對事兒,你何必當那出頭鳥?”
“哥哥說哪里話?今日別人有難我不相救,明日若是我等遭難,哪個又肯過來救我!”孔有德言必,也不等那孔有性搭話,直接率領麾下八百騎兵折向西南,往張如靖人馬背后襲去。
“喲,怪事兒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不等老子殺將過去,還有人送上門?”那張如靖可不是姜襄那種典型的明軍將領,野路子出身的他對各種“臟”套路了如指掌。
故而哪怕他打得“三順王”之手的尚可喜大敗而走,也時時關注著整個戰場的動向。
當位于義軍左翼的孔有德部剛分出來一只騎兵,他登時就得到了消息。
“好,來得好,今天就給他來一個請君入甕!”張如靖嘿嘿一笑,連忙向左右下達了命令。
那孔有德哪里料到這小子居然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他只帶領麾下人馬向義軍左翼襲去。
這孔有德本是鐵嶺礦工出身,長于弓馬,“驍勇善斗,臨陣先登,為諸將冠”。
當初孫元化編練新軍的時候,其實選中他為騎兵將領。
若是仔細論起來,他麾下所謂的“西洋法”編練的新軍,其實也是個二把刀的水平,他最擅長、最信任的還是他麾下騎兵。
只不過后金多馬,原不缺騎兵,故而孔有德投其所好,整日宣揚什么“紅夷大炮天下無敵”之類的言論,讓人覺得他好像精于火器一般。
只是自從他投靠后金以后,被洪太安置中遼陽一代,物資戰馬匱乏,無力負擔大規模騎兵,故而只養了千余精騎。
他自度只這麾下八百騎兵,便能趁亂擊潰張如靖部,故而十分囂張的向義軍沖去。
“快,快散開,韃子的騎兵來了!”他這一沖不要緊,義軍左右早得了命令,不由紛紛讓開通道,只讓孔有德殺將進去。
這孔有德只一個沖鋒便“殺穿”了義軍,不由大喜過望。
然而,還未等他來得及笑出聲來,卻突然發現事情不對。
原來他“殺穿順賊”陣型以后,赫然發現攔在面前的是一個嚴陣以待的長槍陣。
“孔有德,你可識得你家爺爺!”就在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從這一司長槍陣中傳了出來。
“好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那孔有德聞言大怒,心道:你只這三五百部卒便敢向爺爺叫陣,真是茅房里打燈籠——找死!
“沖,給我沖,沖進去活捉了這口出狂言的小子,本王要剮他三千刀,方解我心頭之恨!”孔有德不由下令道。
“喏!”孔有德麾下騎兵聞言不由紛紛應道。
他麾下的騎兵編制師承“西法黨”,共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兩種。
其中重騎兵身披鐵甲,配備長槍、長劍,以沖鋒陷陣為主要戰法。
而輕騎兵則配備弓箭和火銃,實際上是同時代西歐輕騎兵和火槍騎兵的混合體,以奔襲、騷擾為主要戰法。
那孔有德麾下八百騎兵中,便有重騎兵五百,輕騎兵三百。
只是如今他剛剛“突破義軍防線”,前有狼后有虎,騎兵陣型難以展開。
故而他不得不放棄讓三百輕騎兵騷擾的戰術,直接命令重騎兵排成密集的一列,緩緩向義軍長槍陣壓迫了過去。
“墻式沖鋒?”那張如靖一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由樂了。
你到為何?
原來這種密集沖鋒的戰法,本來就是西歐恢復古典的騎兵戰術。
而在保持古典戰法完好的東亞這塊來說,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戰法,這也是洪太對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甚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而義軍之中的楊承祖部就非常擅長這種密集沖鋒,故而張如靖并沒有少見多怪。
“大家伙小心一點,這家伙要來一下狠的了!”張如靖不由連忙叮囑左右道。
“好!”不等左右應了,孔有德及其麾下的騎兵開始開快了沖鋒的速度,最終飛奔了起來。
“殺!”那孔有德眼見義軍單薄的長槍陣,不由大喝一聲,猛然向義軍長槍陣撞去。
“咋擦,!”一時間槍折人亡,人仰馬翻,雙方狠狠的撞了個正著,不知道有多少人喪生在這一次猛烈的沖鋒之下。
張如靖和他麾下五百人馬一時間被撞的搖搖欲墜,但是由于他這五百精銳都是精挑細選的礦工“毛葫蘆”,竟然奇跡般的堅持了下來。
“呼!”那張如靖松了口氣之余,不由大聲喝道,“擋住了,擋住了,兄弟們快反殺過去!”
是的,這義軍長槍陣抵擋了墻式沖鋒最猛烈的一擊之后,這種戰法的弊病顯現了出來。
由于騎兵陣型排的太過密集,一時間無法調轉馬頭,脫離戰斗。
而這些“毛葫蘆”手中使用的正是從白桿兵中引進的鉤槍,眼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失去了速度,哪肯甘休?
頓時紛紛一勾一拉,一時間不知道多少精銳“重騎兵”就被這些人拖拽了下來,然后亂刀亂槍戳去。
那孔有德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竟然沒有能夠擊潰義軍的長槍陣,不由連忙高呼道:“輕騎兵何在,快快出擊!”
原來這重騎兵沖鋒的弊病,這孔有德也心知肚明。
故而他想了一個法子,但凡重騎兵陷入雙方糾纏之際,便命令輕騎兵上前騷擾,以圖“救”出重騎兵。
然而,就在孔有德麾下三百輕騎兵逼近張如靖及其麾下長槍陣的時候,不意四面殺聲卻響了起來。
你到為何?
原來張如靖這麾下五司人馬,練就了一手沖鋒、撤退陣型不亂的好本事,這也是他能夠一個“回馬槍”殺得尚可喜大敗的主要原因。
而這孔有德剛才之所以能夠“殺透”義軍軍陣,其實卻是張如靖故意將他放了進來。
這張如靖其實布置的殺一個簡簡單單的五行陣,其中四面四司人馬,而中間一司由張如靖親自率領。
先前他放孔有德進來以后,故意引他來攻,就是為了為外面四司人馬合圍爭取時間。
如今合圍已成,那孔有德和其麾下八百精騎早已經陷入到重重包圍之中。
“快,快向智順王尚可喜求援!”那孔有德一看這邊情形,哪里還不知道中了這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的詭計,不由大聲呼道。
那尚可喜麾下還有一營人馬,只要他能夠重整旗鼓,及時趕來把張如靖部包圍起來。
這樣的話,張如靖部就會陷入到“中心開花”到危險境地,他又如何頂得?
第416章 孔有德之死
“這小子好膽!”眼見恭順王孔有德率領八百騎兵沖入義軍軍陣,半晌不見動靜。
好容易等了半天,智順王尚可喜卻等到了孔有德的求救信號,不由臉色復雜的贊了一聲。
終日打雁,不曾想被雁啄瞎了眼,這尚可喜也萬萬沒想到自己和孔有德兩位梟雄,竟然先后折在了一個黃口小兒手中。
“將軍,救不救?”剛剛好容易驅趕了義軍“大刀騎兵”的班志富,不由開口問道。
“救,為何不救?”尚可喜冷笑道,“人家剛開始都救咱了,咱能不投桃報李嗎?”
別看那尚可喜說的比唱的都好聽,其實對孔有德的心思明若觀火。
他先前之所以營救自己,不外乎為了和自己爭奪風頭罷了。
結果這風頭沒爭上,反倒自己陷入了絕境,這才向自己求援。
“‘賊子’兇狠,諸位且取回了火炮,重整隊伍以后,再行救援!”那尚可喜又囑咐道。
“是,末將領命!”那尚可喜麾下的許爾顯、班志富二將聞言不由打了個激靈,頓時明白這懷順王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思。
這是生怕恭順王孔有德死的不夠透,再給他添上一鍬土啊!
你道這尚可喜如何心思?
原來這后金實行貴族統治,其國中諸位實力此消彼長,但以麾下人馬計量。
這尚可喜看得明白,一時間卻是盯上了實力僅次于自己的孔有德部人馬。
如今洪太為了壓制八大和碩貝勒,故而把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分割出來,以減輕和碩貝勒對這兩族人馬的掌控力。
如果孔有德真個戰死,為了平衡各勢力之間的關系,洪太將不得不把孔有德部的漢軍分給自己和耿仲明統領。
智順王尚可喜這一算計不要緊,頓時孔有德及其麾下的八百騎兵頓時陷入到絕境。
“智順王,智順王!你這一肚子壞水,究竟用到什么地方,如何竟見死不救!”眼見尚可喜部按兵不動,孔有德不由悲憤交加的怒吼道。
只是任憑孔有德如何叫罵,那尚可喜部只是按部就班的拾取火炮,重整人馬,根本沒有一絲一毫準備先前的意思。
而孔有德這時正帶領八百騎兵這張如靖陣中左沖右突,皆不得出!
萬般無奈之下,孔有德不由下令道:“傳令我兄長,讓他不要管當前‘賊子’,快來派人救我!”
什么人都不可靠,終究還是自家兄弟可靠。
然而,就在孔有德傳令兄長孔有性的時候,張如靖亦下令道:“素與我告知那李國梁,但凡拖住那孔有德部半個時辰,這斬殺后金名王的大功我分他半個!”
實話實說,這李國梁聽到張如靖這消息之前,其實心中也非常焦慮。
無他,名實不符,空居義軍國公之位,心中惴惴不安。
只是他本人能力有限,雖然正張順支持下,收攏舊部,又重新編練了一營人馬。
奈何當面的恭順王孔有德部戰斗力實在強悍,一時間打得他節節敗退。
好容易因為孔有德率領麾下人馬支援智順王尚可喜,這才讓他松了一口氣。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