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曲射
世界上的事兒,有時候就是這么邪門。
明明那炮手的對熱氣球的認知是錯誤的,但是并不妨礙他推導出來正確的結論。
張順這一個熱氣球,升到空中以后,站得高望的遠,擴大了視野。
故而,除了能更直觀的觀察戰場局勢以外,還能指引火炮對地方重要目標進行覆蓋式打擊。
張順并不知道為啥智順王尚可喜為何如此不智,竟然主動暴露了自己的方位,那自然沒有什么客氣,直接讓義軍火炮進行反擊。
可憐那洪太和尚可喜準備了半天的“狙擊”,張順連發現都沒有發現,就胎死腹中了。
張順一見打“啞”了多么的紅夷大炮,頓時得勢不饒人,直接下令義軍中軍大陣向前推進。
“這么莽?”后金剛剛搭建瞭望塔完畢,那洪太登上去一看,不由嚇了一跳,隨即又笑道,“只可惜這一次我有山丘佑護,容不得你紅夷大炮放肆!”
原來這一次洪太之所以把更多的兵馬部署在蚩尤泉水以東的右翼,而以較少的兵力部署在中軍和左翼,就是因為他經過仔細考察以后,發現蚩尤泉水以西丘陵起伏,正好能避義軍“紅夷大炮”,這才有了抵御義軍的勇氣。
“中軍和左翼待命,右翼開始向‘順賊’左翼逼近!”那洪太不由冷靜地下令道。
“奴才這就去辦!”那范文程曉得一場決定天下最終歸屬的大戰一觸即發,不由連忙應了一聲,仔細把洪太的命令傳達給傳令兵。
那傳令兵得了命令,一部分轉達給旗手,讓旗手用旗語傳達給較近的后金兵。
另一部分則書寫下來,裝入竹筒之中,然后在數十騎的分別向后金左右翼疾馳而去。
先前我們說過,在這個沒有電報、電話、無線電的時代,軍隊作戰一般要采用金鼓旌旗作為指揮通信系統。
然而,這種原始的通信系統是有他的局限性的。
一旦,戰爭規模過大,戰陣延綿十余里,那么金鼓不能耳聞,旌旗不能目睹,就必須采用其他的辦法。
其中,采用傳令兵快馬疾馳仍不失一個較為可行的辦法。
其實在戰場之上,不止較遠距離通信。
就是正常情況下,一旦要傳達較為復雜命令的時候,傳令兵仍然是一個唯一的選擇。
且不說洪太如何打算,且說義軍逼進到距離后金三百步,這才停下了腳步。
隨后義軍的火炮推了出來,有“黃金炮”,有“飛彪銃”,一門門斜指著對面。
“怕個鳥甚,有本事繞過來。 睂γ媪嘘囉谇鹆曛蟮纳诒吭谏角痦斏贤艘谎,不由給自己打氣道。
已知火炮只能直射,即使有個別火炮可用曲射,但是數量少,還要抵近射擊,怕什么?
“仰角六分,試射!”隨著義軍炮營指揮官一聲令下,早有一門黃金炮、一門飛彪銃猛地向后一坐,隨即噴射出一束煙霧出來。
然后兩枚炮彈在高壓氣流的推動下,猛地飛了出去,不多時落到對面山丘后面,不見了蹤跡。
這邊炮彈剛飛出去,那邊炮營旗手連忙扭過頭,向張順所在的熱氣球方向望去。
“高了,黃金炮再降一分,飛彪銃再降半分!”眼見熱氣球上的旗手晃動的其中,那旗手連忙用手中的旗幟應了一下,這才轉達道。
“黃金炮降一分,飛彪銃降半分!”炮營指揮官聞言便下令道。
“轟轟!”不多時,又是兩枚炮彈飛了出去。
“黃金炮升半分,飛彪銃再降半分!”不多時,又有旗手傳達道。
……
就這樣經過三五輪調整以后,義軍火炮終于校正完畢。
“黃金炮五分半,飛彪銃五分,齊射!”
“轟轟轟轟!”頓時二十五門黃金炮外加十門飛彪銃猛烈的向躲藏在山丘后面的后金軍陣射擊起來。
“啊,怎么一回事兒?”正覺得萬無一失的后金兵哪里想得到,突然飛來橫禍,三十余枚炮彈打了進來。
有的在半空中,有的剛以著地,而有的摔在地上滾了兩滾之后,突然炸裂開來。
一時間飛濺的彈片和霰彈橫掃整個戰場,無數士卒殞命當場。
更有大量“白色的煙霧”籠罩了過來,紛紛揚揚如同下雪一般,只把士卒的眼睛灼燒的生疼。
原來義軍手中除了專門用來攻城的飛彪銃可以曲射以外,加榴炮形制的黃金炮也能夠進行曲射。
雖然這黃金炮無法進行高角度拋射,但是用來對付躲藏在低矮山頭后面的后金士卒倒是足夠了。
這也是當初義軍選定野戰炮和黃金炮兩種火炮依照一比一比例進行裝備的本意。
野戰炮在義軍軍中的定位是一專多能,主要用來發射實心彈進行直射打擊,兼顧發射霰彈。
而另外一型黃金炮則負責多用途使用,包括直射實心彈、曲射榴彈和抵近發射霰彈三種常見用法。
那洪太對此心理準備不足,自以為得計,結果一下子被義軍給打懵了。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打過去了!”那洪太用顫抖的雙手放下了千里鏡,不由喃喃自語道。
其實,當時義軍還擊尚可喜麾下的紅衣大炮的時候,他就應該想到這一點。
但是,由于當初后金兵為了發射直射的炮彈,把紅衣大炮推的太過靠近山丘頂部,他還道“順賊”是湊巧,如今看了自己竟然落入了“順賊”的套路之中。
“怎么辦,怎么辦殿下?”那范文程看的著急,不由念念叨叨道。
“還能怎么辦?讓中軍出擊接戰吧!”洪太無奈地嘆了口氣,果斷的下令道。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戰爭之上,一滴一滴固然要斤斤計較,但是也不能太過計較。
這邊有失,在那邊找回來便是。
一得一失,孰能計算的那么清楚?
“咚咚咚!”沉悶的戰鼓聲響徹了起來,躲藏在山丘后面的后金兵紛紛露出頭來,以一步升高一寸的速度,慢慢顯現在地平線上。
“好,來得好!”張順在熱氣球上看得真切,不由下令道,“著昭德將軍張鳳儀,即刻指揮中軍應戰!”
第435章 進退
就這雙方中軍大陣接戰之際,后金的右翼人馬早得到了“大清國皇帝”洪太的命令,開始向前推進,逼近義軍左翼。
義軍左翼的統帥不是別人,正是張三百。
這張三百自從張順起兵之初,便一直受到大力培養。
他本人也十分爭氣,幾次用兵頗有亮點,先前又擊敗了后金“四小貝勒”之一的名將阿濟格,證明了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
故而,張順在大戰之初,特意把他從保安舊城調到礬山堡,就是為了讓他在左翼擔當大任。
實話實說,蚩尤泉水以東的地形不僅洪太看到了,張順也看到了。
本來張順的打算也是讓張三百率領左翼人馬,擊潰后金右翼,然后再渡過蚩尤泉水包夾后金中軍。
為此,張順不但給他配備了三萬人馬,更是還特意把自己的炮營總兵李十安派遣過去。
還有野戰炮四十門,新繳獲的紅夷大炮二十四門,一共六十四門大炮全數配備過去,就是為了一舉擊潰后金兵。
然而,洪太更狠,他直接在右翼部署了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兩位名王。
一位配屬戰兵兩萬,兩位總共四萬人馬,一前一后共列成兩個方陣,沿著蚩尤泉水部署。
若非張順在熱氣球上看得真切,但從張三百方向望去,只見后金派了一陣人馬,觀其旗號,不過兩萬之數。
如果這張三百真個按照對方只有兩萬人計算,那么在雙方打的難解難分之時,一旦豫親王多鐸從后面繞道夾擊義軍左翼,恐怕只能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
不幸中的萬幸,義軍有熱氣球。
這直接導致后金一方的陰謀詭計,直接暴露在張順眼皮之下。
洪太對此也心知肚明,只是如今雙方大戰已起,再無更改部署的可能。
所以,他好改偷襲為強攻,命令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并列兩陣,一左一右向張三百夾擊過去。
其實張三百對此倒是不懼的,以三萬打四萬,雙方還沒有差距大到不能打的地步。
但是,局部戰略要服從整體戰略。
就在張順看到后金右翼強勢,左翼薄弱的時候,他便下了一個臨時的決定:把義軍左攻右守的戰略,調整為左守右攻。
這個決定極其大膽,因為戰爭之上臨時更改既定計劃,很可能會讓中低層將領無所適從,進而導致士卒的混亂,讓敵方有機可乘。
不過張順有這個信心,張三百也有這個信心,因為他麾下的中低級將領,全部是義軍軍校培養出來的。
若是拼勇斗狠,這些人未必比得上后金和大明的百戰老兵,但是若說遵守軍紀,聽命而行,十個后金和大明的低級將領也比不上義軍的一個。
果然,那張三百眼見后金兵向前逼近以后,就開始沿著蚩尤泉水緩緩向后退兵。
當然,這種退兵不能是前隊變后隊那種貿然退兵,這樣大概率會引發淝水之戰那種“雪崩”式的潰敗。
故而,張三百不由下令道:“傳我好了,著騎兵營張大受護住義軍左翼,著大陣前排第一隊從左右兩側有序轉移到大陣后排!
“等第一排轉移完畢,第二排方可聽令轉移,如有亂動亂嚷著,立即軍法處置!”
“喏!”張三百麾下眾將領得了軍令以后,不由驚奇的向張三百的左帥大旗方向看了一眼。
原來這個法子,正是火銃手列為三列射擊的時候,變陣的法子。
聽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其實可用最大限度的保持義軍陣型完整。
完全可用讓左翼大陣在臨戰的狀態下,緩緩向后方撤去。
“不好,‘順賊’要逃!”就在義軍開始變陣的時候,那豪格早已經看到明白,不由大吃一驚道。
本來雙方都分為左中右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是這場大戰的組成部分。
如果雙方一進一退太多,那就會出現脫離這個戰場的情況。
如此一來,原本的一場大戰,就會變成了一場大戰和一場小戰。
當然,無論是一場大戰,還是一場大戰加小戰,這都不是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后金一方和義軍比起來,并不占據人數優勢。
一旦他們手底下這四萬人被張三百的三萬人馬拖住、“吸走”,那么洪太五萬人馬中軍和右翼就會面臨著張順六萬中軍和右翼人馬的猛攻。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