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好說!”李延庚和崔明、韓軒等人對視一眼,頓時不由大喜道。
原來這幾家之間,除了公事以外,也頗有些私怨。
這些勢家同處一城,往常難免有些齟齬。再加上相互爭奪兵丁、屯田之際,更是大打出手。
如今不僅大仇得報,更是能夠借機吞并其人口土地,實在是一舉兩得,雙喜臨門!
第560章 族滅
“黃得功要見我?”祝家家主祝世濟一臉謹慎的開口問道。
“沒錯,除了您,還有王家家主王大壯,段家家主段崇德,韓家家主韓冶,崔家家主崔巖等人,共同赴宴!币粋奴才匯報道。
“哦?他想干什么?”祝世濟皺了皺眉頭道。
“還能干什么,不外乎拉攏城中大戶,替他守城唄!”那奴才冷笑道。
“哦?世人皆知我祝家祝世昌已經歸順大清,他難道不知?”祝世濟愈發不解了。
“正因為知道,才不得不捏著鼻子認吶!”那奴才笑道,“如今大清兵就在城外,遼陽城危在旦夕,他若想做些什么,恐怕還得咱們幾家同意才成。”
“那……那你們崔家是什么意思?”祝世濟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問道。
“家里早已經聚齊了兵丁,但凡有變,就魚死網破!”那崔家奴才笑道,“若是沒有,那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倒也是!”祝世濟聞言點了點頭。
什么叫“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就是“墻頭草,隨風倒”的委婉說法。
不過,那祝世濟對此倒是嗤之以鼻,心中自有一番心思,這才點頭應了。
原來其兄弟祝世昌正在后金鑲紅旗,任禮部參政兼世職參將,頗受重用。
這祝世昌便尋思著,先假意投降義軍,然后尋機打開城門,迎接“清兵”入城。
這祝世昌計議已定,又私下里卻又以左右搖擺的名義和其他幾家勾連一番。
只是那王氏、段氏兩家已經放棄了軍功地主的身份,專職“種田”,聞言心中頗不自安。
那祝世濟便勸道:“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以明廷之暴戾,以大清國之兇殘,尚且不能動我等!
“那‘順賊’遠道而來,無有根基,猶如浮萍一般,又能奈我何?”
那王氏和段氏兩家并不知道這廝準備出賣自己等人,仔細一想,卻是正是這般道理,這才點頭應了。
于是,祝、崔、韓、王、段等家分別安排了人手,做了周全的準備,這才施施然向都司府趕去。
待到眾人剛剛趕到都司府,只聽見“碰”等一聲巨響,大門閉了,隨即沖出來一隊人馬把眾人圍了。
“黃將軍,你這是做什么?”那祝世濟見狀不由一驚,隨即故作鎮定的開口問道。
“沒什么,去除隱患,以圖長久!”黃得功頂盔貫甲,笑著走出來道。
“賊子敢爾!”那祝世濟萬萬沒想到黃得功竟然如此大膽,不由色厲內荏的喝道,“我等勢家,各擁兵馬,早防著你這一手。”
“大不了魚死網破,與爾偕亡!”
“剁了!”黃得功早已經計較周全,自然懶得和他們廢話,不由一揮手下令道。
而就在黃得功準備動手之際,那崔巖、韓冶二人早已經不知何時退到了場外,神色復雜地看著場內眾人。
“崔巖,韓冶,你們兩家出賣我等,不得好死!”其他人見狀,哪里還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由紛紛罵道。
那祝世濟亦睚眥盡裂,卻也知這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本來他還寄希望諸勢家的家丁,讓黃得功知難而退。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黃得功竟然如此魯莽,悍然勾結韓氏、崔氏兩賊,意圖屠戮其他勢家。
那祝世濟自知今日難逃一死,不由大喝一聲道:“今日既然中了這些賊子的奸計,我等且死矣!
“彼輩卑劣無恥,必不能得天下。今吾死,而天下葬,豈不快哉?”
言畢,他竟抽出腰里的寶劍,帶頭向黃得功殺去。
眾士卒見狀連忙前去阻攔,不意被其砍殺了兩人,突到了黃得功面前。
“哈!”不意黃得功巍然不懼,反而猛的抽出腰間的鐵鞭往前一打,正打在祝世濟寶劍的劍脊上。
那祝世濟吃這一打,只覺得一股大力傳來,手里的寶劍幾乎拿捏不住。
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卻見那鐵鞭在磕開他的寶劍以后,挽了個花,順勢照他腦門敲了過來。
“!”只聽見一聲慘叫,只見偌大個頭顱如同西瓜一般,“砰”的一聲,被砸了個稀巴爛。
頓時紅的、白的、黑的血淋淋的撒了一地,只駭得那王家王大壯和段家段崇德兩人屎尿氣流。
這兩人養尊處優,哪里見過如此兇殘的行徑,頓時被駭破了膽,連忙跪下了討饒道:“將軍,將軍,我們不敢了,求求你放過我們一條狗命吧……”
“須饒你不得!”那黃得功正殺紅了眼,哪里忍得住,不由上前一步,一鞭一個,先后又打爆了兩人的狗頭。
一時間偌大個都司府,好像開了一個屠宰鋪,血水腦漿橫流了一地,只熏的眾人幾欲作嘔。
“好了,沒事了!”黃得功見火候差不多了,這才安撫了崔巖、韓冶兩人一番。
然后才大聲對左右士卒喝道:“都愣著干什么,還不趕快把這里清洗干凈,以免驚擾了貴客!”
“是……是是……”一干士卒早被嚇破了膽,不由結結巴巴的領了命令,哆哆嗦嗦的抬起了尸體。
“不好意思,府里有點亂,還請諸位見諒!”黃得功這才客套了兩句,引著崔巖、韓冶兩人入內。
“對了,這幾家手底下都有百余家丁,不可不防!”直到這時,這兩人才回過神來,不由連忙提醒道。
“不妨事,本將已經派遣李延庚、崔明、韓軒三位義士前去討伐,不多時即有好消息傳來!”黃得功笑道。
原來,當初諸人早已經商定,先把這祝、王、段幾家家主騙來殺了,讓其群龍無首。然后再由準備就緒的李延庚、崔明和韓軒帶領士卒火炮前去“圍剿”。
這三人早已經分配完畢,分別由李延庚對付祝家,崔明對付王家,而韓軒對付段家。
成了之后,黃得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其劫掠一日作為獎賞。
這祝、崔、段三家勢力本就不下于李、崔、韓三家,如今這三人借了黃得功的勢,以前想都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自然要做個痛快。
“這……”那崔巖、韓冶兩位家主聞言一愣,頓時面露不忍之色,忍不住開口勸道,“如此……如此太過有傷天和……”
“天和?如果這一次是他們三家贏了,你說你們李、崔、韓三家會比他們的下場好嗎?”黃得功不由冷笑道。
“呃……”那崔巖、韓冶聞言一個冷戰,頓時原本僅存的一絲善良煙消云散了。
是的,在遼東這個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與其自己身死族滅,不如先讓對手身死族滅。
兩人想到此處,不由連忙向黃得功拜了拜道:“將軍所言甚是,卻是我等婦人之仁!”
黃得功聞言沒有吭聲,只是豎起了耳朵,靜靜的傾聽,傾聽著城內隱隱約約傳來的殺戮聲、哭喊聲。
也不知傾聽了多久,最終化作一聲長嘆聲!
第561章 怒火
話分兩頭說,且說那黃得功勾結了李氏、崔氏和韓氏三家勢家,清理了城中其他勢家,全城上下為之一肅,一時間竟無人膽敢觸犯他的命令。
他遂得以調動全城力量,參與修補城池、整備軍械、輸送物資等工作,遼陽城防愈堅。
而就在這時,“大清國禮烈親王”代善這才姍姍來遲,趕到了遼陽城外。
待到那代善略微了解了一下軍情,得知兒子碩讬自從抵達遼陽城外以后,坐守東京城,毫無動作,不由勃然大怒:“逆子,你意欲何為!”
“父親!”碩托聞言連忙辯解道,“我盛京僅有兵馬萬余,今我帶出來五千,城中亦只剩五千!
“今我與賊,兵力相當。若我出城浪戰不勝,吾恐大勢去矣!”
本來怒火沖天的大貝勒代善,聽了兒子碩托這一席話頓時啞口無言。隨即呆了半晌,不由神色黯然。
你道為何?
原來碩托這一席話雖然有幾分托辭的成分,但是整體而言卻問題不大。
而正是這個問題不大,卻讓代善難以接受。
他身為老奴次子,四大貝勒之首,在老奴尚未起兵之初,就參與了征伐諸女真的戰斗。
他親眼見證了建州女真在老奴的帶領下,如何一步步走向輝煌,威震八方。
然而,壽則多辱!
代善萬萬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還會親眼目睹強大的“大清國”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沒落。
今天他兒子碩讬這一退不要緊,其實退得卻是整個“大清國”的心氣兒。
不過,這一次代善并不怪他,要怪也只能怪今非昔比。
當初洪太強行入關一役,后金損兵折將,喪師十萬。
莫說一個小小的“大清國”,哪怕以大明這種體量,也得傷筋動骨。
僅此一戰,國本動搖、強弱易形,遼東女真莫不家家戴孝、戶戶披麻。
在如此情形下,莫說不夠老練的岳讬,哪怕就是代善自個面對如此局面,恐怕也要猶豫再三。
這一刻,老代善想了很多,也老了很多,最終還是打起精神來,強行下令道:“現在本王到了,傳令下去,準備攻城!”
言畢,心中頗不自信,他又補充道:“此戰干系重大,關乎我大清國存亡,還請諸位努力!”
“陛下大軍距此不遠,若是得到消息,定然來援!
“到時候任憑他如何本事,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代善此言一出,后金兵士氣稍振,遂渡過太子河逼近遼陽城。
后金這邊剛一有動靜,早有人匯報于義軍將領黃得功。
那黃得功連忙攜了李延庚、崔明、韓軒三人來到了城頭,往南一看,只見人馬如蟻、旗幟如云,漫山遍野,約莫有萬余之數。
那李延庚、崔明和韓軒三人雖然早有心里準備,卻也為這股氣勢所懾,不由臉色一白。
“哈哈,代善這老頭兒倒是看得起黃某!”不意黃得功卻不慌不忙的笑道,“只是就這點人馬就想吃掉我,恐怕沒那么容易!”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