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明珠心頭明白,大齊朝廷上下也是都敞亮的。對于皇家,宗室勛貴們表示信服的。一直以來呀,宗室勛貴們得到的好處挺多的。
皇家吃大塊肉,宗室勛貴們人人分了一小塊肥肉,人人都得了好處,這叫共贏呀。
有三國的使節提前回來報信兒,再有三國的公主們給支了主意。
被圍困的三個小邦國,不是不想保住了社稷。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生死關頭,不是人人都想跟社稷共存亡。
這不,新羅王室降了。
至于南韓王室嘛,便是挺有骨氣的,沒降呀,而是一把火燒了都城。然后,王室中的直系是死了,而旁枝與都城的其它百姓一樣,逃難了。
對此,明珠很生氣。
皇后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南韓國的都城,逃出來的,全部讓各族私兵捕之,其百姓貶為奴隸!
對于這三個小邦國,明珠心頭有數。全部嚴罰是不成的。畢竟,新羅王室跪得太容易,大齊朝廷吃相不能太難看了。
當然,這若是任由他們全部降了,大齊朝廷開拔一次,不是沒收獲了?
那哪成啊。這不是打擊了出征將士們的熱情嗎?
所以,明珠心頭,還是萬分感謝了南韓國王室做出來的有勇氣行為呀。這為明珠后續的舉動,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這南韓國的滅之,剿之,給大軍出征的創收,作了好榜樣啊。
倒歸地扶余國,是一個挺會識眼色的。
在新羅國和南韓國的兩個例子下,扶余國的王室,同樣跪得容易。直接學了新羅國,開城門降了。
這一次出征,明珠覺得,不像是征伐。更像是軍隊武裝一回,到外面游玩一回,然后,就得了大大的開門紅,人人撈了好處,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想是這般想,明珠卻是知道的,戰后的利益分割才是重點。
戰場上嘛,得來的東西,如何分了果子,讓每個利益集團滿意了。人人都覺得不吃虧了,這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不用明珠操心多少的。
明珠表示,回京城后,五閣老那邊肯定得通通氣的。
這上下多溝通一下,有夫君在后面撐腰。明珠這位得勝的主帥,自然是底氣非常充足的。而借著大勝,明珠想呀,給官員添一添俸祿,似乎也是可行了?
到時候,漲了俸祿,再抓一抓貪官。也是涮一把吏治嘛。
第102章
十月, 桂花香,大軍班師回朝。
作為得勝歸來的主帥,明珠自然是受了朝臣相迎的大禮。同歸來的大軍一樣, 是凱旋之師,人人俱歡喜。
在心中,明珠是盼著這種注定勝利的戰爭。畢竟,這一種在戰爭之外,已經注定了輸贏的戰爭,才是主帥們的最愛。
呵呵, 當然, 明珠更知道, 這完全是因為大齊朝廷的真正實力, 碾壓了東北的新羅、南韓、扶余三個小邦國。
大齊朝廷甚至于完全不必走一趟的, 她這個主帥各不必走這一趟。在今年夏季秋季,塞外各部落私么的侵襲之下, 新羅、南韓、扶余就已經受不住,多方請降了。
只不過,那些宗室勛貴們在皇家秘衛們的暗遞消息里,都是些挺會聽懂人話的。人人都知道,這是皇家想要的榮譽,這不是屬于臣子應該去摘取的滅國之功。
這三個小國遲遲留了巴巴的三座小小京都在那兒,就等著皇家去摘了最后的三顆明珠。
明珠在得了這等榮譽后,解除了皇家的某些顧慮后, 這后賞自然要給了勛貴宗室們的。有時候, 皇家與勛貴室宗們就是這般的相互融合與相互支撐。
戰爭呀, 戰爭呀……
對于塞外的各部落而言,戰爭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塞外的風雪, 塞外的天災,比起戰爭更可怕的。
戰爭,是磨礪勇士們的游樂場。戰爭,更是發家致富的好途徑。當然,前題皆是你能從戰爭中,活了下來。
活下的勇士,就應該得到了戰爭后的獎賞。
對于大齊朝廷而言,戰爭就應該更是一場收獲。它的得到,應該超出了收支。這樣的話,以戰養戰,戰爭就是越打,大齊朝廷越來越強。
“新羅、南韓、扶余三國皆滅之。”
“唯新羅、扶余王室降了,這一次,帶回了北京城。至于南韓王室已經死矣,其國野民,我皆貶為奴隸,讓塞外各部族擒之,可販賣給朝廷挖礦。唉……”
這是明珠歸來后,在椒房殿時,與夫君保寧帝耶律賢說的話。
保寧帝耶律賢聽罷,卻是攏了妻子進懷中,他撫了她的后背,道:“你后悔了嗎?”
保寧帝耶律賢聽得出來,妻子嘴里這般說得決絕,心頭卻是有些觸動的。
“不悔。”
“這世道,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天經地義。”
“呵呵,大魚必吃小魚,小魚必吃蝦米……狼吃羊,這是天理。人若憐羊苦,何人又去憐狼呢?”
明珠摟緊了夫君的腰,她似乎想借了什么力量一般,在夫君的胸口,悶聲的說道:“再則,宗室勛貴們都守了他們的底線,皇家與他們的默契一直都在……”
lt;a href=https:///zuozhe/hua-qing-qing.html title=華卿晴 target=_blankgt;華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