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那些賊軍又派人來了,只要我們獻出馬匹,就可放我們離去……”這個時候,一名軍士矯健地奔上山崗,稟報道。
羅彥瓌想都沒想,直接揮手:“將來人打出去,這些賊匪,還真是異想天開!”
“無知蟊賊罷了!”韓通也是滿臉的不屑:“占了安陽,還不滿足,竟敢將注意打到這些戰馬上來。”
同時,韓通的臉上隱隱有些不好看。兩方之間可也交流過,韓通已然亮出了河東與劉承祐的旗號,不過貌似沒起多大作用。
……
離鎮兩里地外,很近的距離,“義軍”營地中,同樣吵吵嚷嚷的,不過是一種散漫的嘈雜。
看著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傳話使者,賊帥梁暉氣不打一處來,臉色難看地發泄道:“本將已經十分給面子了,既然不識時務,就莫怪我心狠了!”
梁暉膚色挺白,天堂飽滿,賣相屬實不錯,一點也看不出這是名賊匪之徒。不過一張嘴,那種小人物的匹夫形象,便躍然而出。
急躁地在手下面前踱了幾步,扭頭憤憤不平地下令:“傳我命令,讓弟兄們進完食,便發起進攻。安陽城都被我輕易拿下,這小小的鎮子,豈能擋我?”
第72章 磁州賊
“將軍,對方派人說,這些戰馬可是要獻給河東新朝的,我們若攻打強取,豈不是得罪了朝廷?”聞令,立刻有一名屬下謹慎地提醒道。
“這等胡話,你們也相信?”臉上恍過一絲比較明顯的忌憚,賊帥隨出聲反駁道:“他們分明是投靠契丹人的國賊,為了保住那些馬匹,故意出言欺詐,迷惑我們的!”
越說著,梁暉的語氣越加肯定。不過顯然,他心中也是經過一番掙扎的。畢竟那么多戰馬就在嘴邊,實在是太誘人,不吃下去,心中實難安定。
“要是他們說的是真的呢?那我們豈不是搶了朝廷的東西?”手下顯然把握不住梁暉的心態,有點耿直地追問。
面皮抽搐了一下,賊帥很想給這名不知趣的手下一巴掌,尤其是看著他那一臉“愚蠢”像。深吸了一口氣,生生抑制住那股沖動,梁暉言不由衷地說道:“如果真是那樣,我再親自獻給河東。我等義軍,只是為了保護這批馬匹,以免被其迷惑了,放跑了這些賊子……”
“好了,勿再多言,傳令去吧!”言罷,梁暉懶得再與之廢話,強勢地結束交談。
梁暉本是磁州滏陽人,此前因生活困苦,在當地為盜。契丹南侵,河北諸州披靡,磁州也不例外。在劉知遠稱帝后,討賊之詔傳諭天下后,便動了心思。
沉淀了些許時日,暗中探聽著各地的情況,隨著不斷有豪杰起兵,殺胡寇、占州縣的消息傳入耳中,忍不住了,糾集徒黨,扯旗舉義了。
下了山的磁州賊,頭一次沒干什么擾民害民的事,一路秋毫無犯,再加上是打契丹人,硬是讓他扯起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隊伍,直下滏陽。
在磁州刺史李榖的暗中支持下,增持了一些武備,然根本不足用。恰好探得,南邊的相州,安陽府庫中積攢有大量的軍械甲具,且防御空虛。幾乎不假思索,梁暉帶著他拉起的“義軍”,直撲安陽。
結果自然是樂觀的,安陽城被他一戰而破,城中的契丹軍吏與為數不多的軍械被梁暉占了,借以迅速地又擴充了一波軍隊。
安陽與林慮相隔實則并不遠,直線距離也就百來里。劉承祐率軍東來,并未大張旗鼓,注意力都放在南邊的契丹軍隊上,沒有顧及安陽這邊,故晚了一日,才收到消息。
而這磁州賊“義軍”的情報建設,則更加落后了,或者說根本沒有那個意識。拿下安陽,能用得意忘形來形容,派信使到各縣,勒令歸附。在派軍南下,準備接收富庶的湯陰縣時,也發現了羅彥瓌解運隊伍的蹤跡。
然后,就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而在西來之后,才收到,河東朝廷派軍東來了。
事實上,哪怕到此時,梁暉心里仍舊不免猶豫。他起兵,河東這張虎皮,總歸是要扯起來做大旗的。但是,此番……
然而,心底的一絲猶豫,很快便被掐滅了。只要自己動作夠快,河東也無話可說,只要實力夠強,朝廷也得拉攏。
梁暉屬趙地豪帥,見識或許不夠深遠,或貪鄙好利,但能于亂局之中拉起一支隊伍,自有其過人之處。長劍大刀,強兵壯馬,這些流傳了幾十年的“硬道理”,他還是有所認識的。
在梁暉的命令下,“義軍”蠢蠢欲動,然而等他們遲緩地做好準備,還未發起進攻,便宣告攻擊計劃夭折。
“將軍,不好了,打西邊來了一支軍隊!”有斥候急匆匆地來報。
臉色微變,梁暉還不算太蠢,哪怕心中有所猜測,還是忍不住確認道:“什么旗號?多少人?”
“應該是河東的軍隊,有一千多人!”
表情一下子凝重起來,梁暉沉默了。
“將軍,還繼續進攻嗎?”手下一名統領一根筋地問道。
“蠢貨!”梁暉不留情面地呵斥了一句,隨即吩咐道:“暫停進攻。交待下去,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妄動!
“唔……”停頓了一下,又指著此前提醒他的那名屬下道:“你,去問問,對方的來意!
……
劉承祐這邊,原本只打算派一營軍士前來接應的,但在今晨,收到韓通二度傳來的意外狀況后,便動了心思,親自帶人前來。
第一軍的將士,整裝齊備,邁著有力的步伐,保持著嚴整的陣勢,直逼“義軍”營前。兵力雖然不多,但訓練有素的樣子,帶給了對方極大的壓力,尤其是馬全義手中令旗一揮,全軍猛然一起發出的一聲爆喝,如九天驚雷,磅礴猛烈,回響在這一片山林間。
還沒交手,氣勢上已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梁暉縮在義軍中,瞧著大膽逼到己方營地前的龍棲軍,心中默默比較了下,對比結果很不友好,應該不是對手,一下子掐滅了武力對抗的打算,準備“和平”解決。
陣前,劉承祐也在重重防衛之中,他還是很惜命的。韓通那邊,早早地派人聯絡上來,“義軍”根本沒法也無意將鎮子封鎖住。此時,也與羅彥瓌率著騎士出閘,準備配合劉承祐進攻。
“回去告訴你們將軍,孤此來,是欲對付契丹人。這些戰馬,乃我軍軍用,多謝他一路護送,這便退去吧……”軍前,掃著那名忐忑的漢子,劉承祐淡淡地說道,平靜的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
也不給其多開口的機會,命人將之送出。
“殿下,這些草寇,膽大包天,竟敢打我軍的注意。何必與他們客氣,只要您一聲令下,末將敢立軍令狀,半個時辰之內,將之擊潰!”馬全義在劉承祐身邊,主動提議道。
“全義之勇略,我自然是相信的,對方縱使再多一倍,又豈是你的對手!眲⒊械v平和地說道:“不過,終究是‘義軍’,響應天子號召的壯士,也是共同對抗契丹人的‘友軍’。”
“眼下,對付契丹人才是首要之事,僅靠我們這點人,是難以給契丹人造成太大的麻煩,還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若因為這一點沖突,便輕言動軍,會使天下心向河東的英豪望而卻步的,不能因小失大啊……”
劉承祐這番話,顯得冷靜無比,顧念大局。但從其嘴中說出,總有種淡淡的不和諧的感覺。
第73章 解決
就在北齊鎮外,經過一番友好的順利磋商后,梁暉很識趣地帶著他的人回返安陽而去。
古樸而狹窄的土石道路上,義軍隊伍不急不緩地朝東行軍,漫漫而行,顯得有點狼狽。坐在一輛板車之上,梁暉表情不算太輕松,卻也沒太壓抑。
不過,走在車旁邊的一名小校則稍顯興奮地在旁說道:“將軍,我們現在可是堂堂正正的官軍了,我們以后,得稱呼您為留后了。”
提及此,梁暉嘴角終于翹起,神色舒展開來,自懷中掏出一封細絹,打開,上邊寫著三列字。一共就兩句話,意思也很明確,為籌梁暉舉義護國衛民之功,以慰忠義之士,劉承祐任其為相州留后,另奉表去晉陽,上稟此事。
目光下移,落在絹書的左下角,劉承祐的大印印痕十分清晰。梁暉小心地將此書收起,揣入懷中,嘴里說道:“之后我憑此招兵買馬,可事半功倍……”
“將軍——”
小校剛開口,便被梁暉打斷:“你該換稱呼了!”
“留后!”小校很是機靈地改了口,隨口問道:“那皇子殿下邀您帶兵去林慮,您為何拒絕?”
“這還需問?去林慮,哪有我們獨據一城,來得自在?”梁暉答道。腦中浮現出劉承祐那“善意”的邀請,心中卻是滿滿的戒備,那是明顯是想要吞并自己,他才不會上當。
“契丹人就要經過經過相州了,殿下主動提出率軍到安陽,與我們一齊抵抗契丹人,您為什么還是拒絕?”
“要是讓河東的兵馬到了安陽,那安陽還是我們的嗎?”不屑地說道。梁暉忽然覺得,他的這些手下,都太過愚魯,若不是跟著他,恐怕一輩子都是草寇,甚至被官府剿滅……
“可是,聽說契丹人有十幾萬,他們若是北上經過安陽,就憑我們這點人馬,如何抵擋?”小校神情間流露出忌憚與害怕,緊張地提醒道。
“這豈用爾等擔憂?”對此,梁暉倒顯得挺自信,十分輕松地擺了擺手:“我們只要穩守城池便好,契丹人十幾萬人,既然要北撤,又豈會在堅城之下拖延滯留。實在不行,還可派人,表明心跡……”
“至于主動對付契丹大軍,還是讓河東朝廷的人去吧,我可不上這個當。我看二皇子,也不過是個黃口小兒,只怕他最后保不住小命!”梁暉眼神中,閃著狡猾的色彩。
“等契丹人退了,這相州就是我們的了!”
“將軍英明!”手下聞言,頓時陪著笑,拍了個馬屁。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回安陽!”
“是!”
暢想之余,仍舊不免感嘆,此行的既定目標完全沒有達到。所幸,還得了一張“任命書”,也不算一無所獲。
思及此,梁暉嘴里不由吐出充滿怨氣的感慨:“只可惜了那么多好馬了。那個二皇子,太過貪薄,連一百匹都不肯給我……”
……
劉承祐這邊,輕易地擺平了梁暉,內心卻沒有太大的波動。梁暉這名賊帥給他的感覺,算不得平庸,應當有點淺識,整個人透著小器的狡黠,且,貌似沒什么自知之明。
“殿下,那賊帥,恐怕不是真心相投。”跟隨在劉承祐身邊,往北齊鎮中而去時,馬全義低沉著聲音,對他說道。
“何以見之?”劉承祐瞥著馬全義,聊表興趣。
馬全義回答道:“殿下邀其率眾我我軍合兵與林慮,他不允;主動提出率兵去安陽助守,亦不允。這般戒備,由此可見!”
聞言,劉承祐卻是輕描淡寫地問了句:“你覺得,孤提出這兩條建議,目的是什么?是真心,還是假意?”
劉承祐這話,一時間倒將馬全義問住了,微一凝神,若有所思。
韓通與羅彥瓌這邊,見問題得以解決,趕忙帶著人出來,恭敬地拜迎。
“你就是羅彥瓌將軍?”劉承祐親自扶起羅彥瓌,做足了禮賢下士的表面功夫。
就沖著劉承祐表現出的態度,羅彥瓌心里稍稍放松,拱手應道:“罪將來投,以贖己過,望殿下接納!”
“將軍無罪,非但無罪,還有大功。屈身事賊,忍辱負重,而圖反正,如今方可辦得如此大事,行非常人之事,是真壯士……”劉承祐一張嘴便是一套勉慰話。
“聽聞,當初晉天子遣使宣慰河北,安撫軍心,挑選勇士十人隨行,將軍以弱冠之齡佼佼在列,膽氣勇武,令人心折啊……”
奉承話不要錢地往外說,羅彥瓌整個人徹底放松下來,一邊表示著謙虛之詞,一邊臉上又藏不住喜悅。見其狀,劉承祐便知,自己要的效果也達到了。
寒暄一陣,劉承祐這才在將校的陪同下,去查看那些馬匹。具體數量,一千兩百又二十三匹,都是能上戰場的良馬,足夠劉承祐武裝起一支獨立作戰的騎軍了。
當然,這些戰馬中,沒有什么絕世神駒、千里寶馬拿來專門獻給劉承祐。若真要那等寶馬,也不會交給羅彥瓌押送……
“真是好馬!”摸著一匹棕馬的脊背,感受著那強健的肌肉,劉承祐嘴里感慨著。雖然,他并不知道這馬到底好在哪里。
韓通在旁,則顯得尤為興奮,向劉承祐介紹著:“聽羅將軍說,這些戰馬,都是原本石晉禁軍馬軍所用,都是經過精良選拔調馴,隨時可用于上陣殺敵的。中渡橋一戰,杜重威投降后,這些馬匹先后成為了契丹人的戰利品。據說,這一千多匹馬,與契丹人繳獲總數來比,不足其十一,真是可惜了……”
觀察了一圈,心中有底之后,劉承祐才揮手,對馬全義等人吩咐道:“將馬匹,運回林慮!”
“是!”
吩咐完,劉承祐這才看向韓通,目光漠然地對著他,淡淡地問道:“韓通,孤給你的命令是什么?”
見劉承祐這副表情,韓通心里打了個咯噔,收斂起了笑意,小心地答道:“南下,探查契丹軍情……”
“那你因何在此?”劉承祐繼續問道。
“羅將軍人手不夠,為保戰馬……”
劉承祐突然粗暴地打斷韓通,眼神似電,冷冷地盯著他,重復問道:“孤的軍令是什么!”
終于回過味來了,韓通額頭生出了些冷汗,撲通一下干脆地跪下:“請殿下治罪!”
第74章 燥熱的遼帝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