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千羽小說 > 歷史軍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42節
        不得不說,這幫臣的戰斗力很強。

        饒是以朱祁鈺的速度,也花了兩個多時辰,才處理完手頭的這些奏本。

        這要是換了個新手過來,起碼得弄到天黑。

        看了看手頭寥寥無幾被特意留下來的奏本,朱祁鈺伸了個懶腰,道。

        “陳循和高谷兩位老大人今日來了嗎?”

        金英還沉浸在小山一樣的奏章,能夠被這么快就解決的震驚中。

        聽到朱祁鈺的問話,連忙道:“回王爺,一大早就來了,在外頭淵閣里頭。”

        朱祁鈺將身前的奏章一推,道:“這些奏章本王已經批過了,你一會將這些奏章送去通政司,各衙門的奏事,讓他們按本王的朱批下令,至于六科十三道的奏疏,一律留中不發。”

        這是照例的事情,雖然對于六科十三道的奏疏留中,讓金英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點頭應下。

        緊接著,朱祁鈺繼續道。

        “除此之外,以后若有奏章,命通政司先送內閣,票擬之后再送過來!”

        不過這次,金英卻是愣了愣,猶豫了一下道:“全部嗎?”

        朱祁鈺點頭,道:“除了特殊直奏的以外,都先送到內閣票擬之后,再送過來!

        如今是正統年間,內閣還沒有正式形成,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完全確立下來。

        這個時候的內閣,還只是一個以備咨詢的差遣,叫入直淵閣。

        至于票擬制度,更沒有完全確定下來。

        當初太祖皇帝廢宰相,撤中書省之后,大量的朝務壓到皇帝的身上。

        太祖皇帝倒是受得了,可到了宣宗皇帝,就漸漸受不了了。

        于是開始命司禮監參與政務,分擔壓力,同時也設立了內閣,參贊機務,不過重心還是放在司禮監身上,畢竟司禮監在內廷,隨時都能幫皇帝處理朝政。

        直到宣宗皇帝駕崩,三楊輔政之時,內閣的地位才漸漸提高。

        由于今上幼弱,朝政幾乎都是由三楊來處置,為了讓皇帝同時能夠學習到政務。

        三楊通常會在奏章上寫上大體情況和處理意見,到了皇帝這邊,只需要批準或者不準就可以了。

        大大減輕了小皇帝的負擔,照準就行了!

        但是這個時候,票擬還不是內閣的權柄,而是三楊作為輔政大臣的權柄,朝野上下也壓根沒有把票擬當做內閣的分內之事。

        直到后來,司禮監坐大,不斷有權宦閉塞圣聽,朝臣和天子都意識到,在外朝和內廷之間,需要一個調和內外的機構出現,內閣才真正被賦予了票擬的權柄,甚至到最后,因為這個特殊的作用,逐漸力壓六部,成為首揆閣老。

        但是現在,內閣還遠遠沒有這種地位,三楊病逝之后,內閣更多地變回以備咨詢的地位,只能票擬一些瑣碎的小事,票擬制度幾乎被廢除。

        這次京師突然遭逢大事,上稟上來的奏折,基本上都是緊要之事,金英自然也是按著規矩,直接拿到了集義殿。

        此刻聽到朱祁鈺說,要恢復票擬制度,金英不由得心中一震。

        再三猶豫之下,金英還是道:“王爺三思,票擬之制,畢竟是三楊輔政之時的權宜之計,若是形成制度,恐會令臣坐大”

        朱祁鈺挑眉,看了一眼金英。

        他確實沒有想到,金英會說出這番話來。

        應該說,金英說的一點都不錯,票擬和批紅,本身是皇權的范疇。

        朝廷本就設有通政司,用來收納奏章,上傳下達,并不需要內閣來行使這個職責。

        所以先送內閣,只能把票擬的權柄給出去。

        如此一來,勢必會讓內閣坐大,使臣的勢力進一步擴張。

        這也是有明一代證實了的。

        不管怎么說,金英都是內臣,從皇權的角度出發,這一點其實是應該避免的。

        臣權和皇權在大多時候是對立的,臣權越強,皇權便會衰弱。

        站在皇帝的角度,大多時候,應該做的也是加強皇權。

        但是

        這是沒有做過皇帝的人的想法。

        朱祁鈺當了七年的皇帝,又看過大明數百年的興衰,他心里清楚。

        皇權和臣權,只有相對平衡的時候,才是最佳的狀態。

        他自然清楚,臣權過強,會欺壓皇權,但是他有自己的考慮。

        一則,內閣的設立,是對大明有利的!

        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拋開臣權和皇權的關系不談,內閣實際上起到的作用,是調和內外,提高了政務處理的平均水平。

        說到底,將朝廷所有的政務都寄托在君上一人的身上,是有風險的。

        如果君上是明君,自然一切皆好,但是若是昏君或是能力不足,政務的運轉就會大受影響。

        內閣的大臣,至少是經過千萬士子當中篩選出來的,處理朝政的基本能力是足夠的。

        將朝政寄托于制度,而不是寄托于皇帝的個人素質。

        這一點是對大明的穩定有利的!

        除此之外,朱祁鈺認真反思了前世自己失敗的原因,除了重病和沒兒子之外。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政維系于君上一身。

        所以他只要一病,三日不曾視朝,政務就堆積如山,朝臣就人心惶惶。

        真正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他做皇帝的那幾年,勵精圖治是勵精圖治了,自己的身體也累垮了。

        所以適當的分權,是必要的。

        何況事實也證明了,內閣終究不是宰相。

        即便是有了票擬之權,也是代行皇權,一個“代”字,便能死死地鎖住他們。

        有明一代,即便是內閣勢大的時候,和皇權的斗爭也難以取勝,倒是不必過于憂慮。

        至于臣勢大

        朱祁鈺也自有他的考慮。

        故而他沒有多說,只笑了笑,道。

        “金公公所慮有理,不過此時特殊時期,我等當同舟共濟,不必囿于權術,你自去辦便是!”

        聞弦歌而知雅意,金英一聽,就知道朱祁鈺在敷衍他。

        不過這個時候,朝廷倚重的就是臣,后宮的太后娘娘插不上手,朱祁鈺這個郕王又不反對,他就算是心有擔憂,也阻止不了,只能拱手稱是。

        這頭兩人說這話,外頭有兩個小內侍走進來,在成敬耳邊說了幾句,遞上了一份錦帛。

        成敬聽完之后,臉色一陣變化,然后便讓兩個小內侍退下。

        走到朱祁鈺的面前,成敬古怪地看了一眼金英,將手中的錦帛遞過來,然后低聲道。

        “王爺,剛剛禮科來報,太后娘娘下了懿旨,冊立皇長子見深,為皇太子,詔旨禮科已經副署,發去禮部了”

        第42章 冊立太子

        聽到成敬的話,朱祁鈺倒是沒什么反應,接過錦帛,翻開便看了起來。

        這道旨意是發給禮部的,倒也不必他來跪接。

        展開一瞧,倒是讓朱祁鈺有些意外。

        “邇因虜寇犯邊,荼毒我大明百姓,皇帝深恐虜賊禍我大明祖宗社稷江山,不得已而親帥六軍往正其罪,不意虜賊狡詐,皇帝被留虜庭,吾哀痛之下,尚念臣民不可無主,朝廷不可無君!

        “茲于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一,于皇庶子三人之中選其賢而長者,曰見深正位東宮,仍命郕王為輔,代總國政,撫安天下!

        “嗚呼,國必有君,而社稷為之安,君必有儲而臣民有所仰,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看完之后,朱祁鈺略略皺起眉頭,不過隨即便展開來了。

        剛才成敬說,這道旨意是發給禮部的,實際上這個說法不準確,這道旨意,實際上是明發天下的。

        只是因為冊立皇太子的事宜,由禮部主管,因而由禮部代為承旨。

        冊立東宮是大事,朝廷自有一套繁瑣的規制。

        按制,應該由君上下詔禮部,命禮部準備冊立事宜,然后禮部上冊立儀注,經過大臣合議之后上呈天子,天子許可后擇吉日,在群臣百官的見證下行冊立大禮,然后才是他手中這封詔書出現的時候。

        換句話說,孫太后直接省略了前面所有的步驟,連冊封大禮都顧不上了,直接便下旨昭告天下。

        揉了揉額頭,朱祁鈺嘆了口氣,這就是他這幾日鋒芒畢露帶來的惡果了。

        前世的時候,孫太后可是一步步的按照規矩,板板正正地冊立太子來著。

        如今這般急切的下旨昭告天下,看來還是急了

        不過雖然沒有行冊封大禮,但是這道明發天下的詔旨,本就是所有儀典中的核心,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

        孫太后還沒有急昏了頭,至少這道詔旨,是完完全全按照流程來走的。

        蓋著太后和皇后的寶印,禮科沒有封駁,禮部也沒有拒接。

        甚至為了顯得更名正言順,連旨意的內容,都是由翰林院來草擬的。

        這不,上頭還有陳循老大人的副署呢!

        也就是說,這道詔旨是經過朝臣認可的,有效的冊立旨意,哪怕沒有冊封大禮,它也會生效的。

        朱祁鈺富有深意的瞥了金英一眼,幽幽地道。

        “怪不得內閣的二位老大人大早上就到了,原來是為太后錄詔?”

        朱祁鈺說得輕描淡寫,金英卻是抹了把冷汗。

        這話說的是內閣,但是金英卻不由得想到自己。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欧美香蕉在线_啊v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_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