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再上去質疑,那就純粹是不要命了。
然后,就是各部門留下三個倒霉蛋,隨后浩浩蕩蕩地回到南京城,該干嘛干嘛。
這件事,也很快成為了南京城里婦孺皆知的大新聞,很多人每天都專門跑來東郊大祀壇,雖然只有官員才能入內,但架不住眾目睽睽,沒人敢在里面搞鬼的。
十日后,南京某處茶樓。
一人問道:“這所謂的化肥仙丹,真的有效果嗎?”
同桌的另一人答道:“誰知道呢,希望這是仙人降下的福澤吧,有了化肥仙丹,畝產真的能翻倍,不知道能養活多少人呢。”
“這你就想簡單了。”隔壁桌的老頭嘬了口酒,“即便是真有這種仙丹,又真的起效果,也輪不到咱們平頭老百姓用!
說完,他又喝了口悶酒。
“為何?”
旁邊人好奇的問。
老頭嘆息著回答:“總該先輪到皇帝、諸藩、勛貴、百官來先用的,普通平頭老百姓,怎么可能買得起!
聽了老頭的解釋,眾人也是明白過來。
這世界上哪里會存在仙丹,即便是有,要說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享受之人,恐怕也只有皇帝了。
而且,即便真的有大量仙丹出現,也必定被掌握在最高層手中,以至于根本沒有普通人什么事。
不過,這樣反倒讓眾人放心許多。
若仙丹真的有作用,必然會受到最高層的重視,屆時,肯定會想辦法增加產量。
就像是姜星火前世的一句話一樣,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仙丹產量高了,如果朝廷想要多收糧食賦稅,那就需要更多民眾的生產活動參與其中,從而利用化肥仙丹使得生產效率提升,糧食產量自然也能夠增加,給國家繳納的賦稅也就多了。
如此一來,化肥仙丹的價格,必然也就降了下來。
對于他們這些普通平頭老百姓而言,只要不是貴的離譜,能夠增加畝產量,多攢一些糧食提前預防災荒,自然再好不過。
而就在眾人談論這個南京城里最熱門的話題的時候,遠處,卻忽然像是刮起了風暴一般,一群人密密麻麻地在街上涌動著,而且他們似乎還在熱烈地討論著什么。
“他們在說什么?”
“發生甚么事了”
等人群走得近了,茶樓里的人方才聽到。
“化肥仙丹起效果了!”
“隔壁李老太太的孫子是當官的,他親眼看到,蔬菜長得比人都高!”
“真的假的?莫要隨意誆騙我們!
“怎么可能有假?整個南京城里都在傳!”
“竟是如此,那我可得去東郊大祀壇看看。”
“你又沒有官身進不去,在外面扒望什么?”
消息很快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播出去,而這時,輪到茶樓上的幾人呆住了。
“這世界上還真有仙丹啊?”
而很快,宮里又傳來了更加勁爆的消息。
官員們聽說,皇帝之所以要扣除下個月的俸祿認購大明國債,便是因為要建設煉制化肥仙丹的工坊需要錢,而全體官員因為為建設化肥仙丹工坊出了錢,所以每個人都根據官階不同,擁有這個工坊煉制化肥仙丹所產生的收益!
這個消息甫一傳出,便起到了石破天驚的效果。
官員們對皇帝陛下之前的一點微不足道的不滿意,全都轉化成了感恩戴德。
“什么?”
“居然能夠拿回比自己認購出去大明國債更多的收益?這簡直是老天開眼啊!”
“對!如此一來,咱們窮翰林以前那些借的那些錢,也可以不靠俸祿慢慢賺回來了!”
“沒想到陛下如此英明神武!”
“哈哈哈……那當然,我朝圣君豈能與尋常凡夫俗子相提并論!”
朝廷各部門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欣喜若狂。
他們原本以為下個月的俸祿已經打水漂了,卻沒有想到陛下僅用一句話,便讓他們免于這種處境了!
不僅如此,而且還能獲得不知道多少倍的收益。
而且這件事情傳得越廣,他們就越覺得,當初沒有在大祀壇頂撞陛下真是太對了!
一時間,大街小巷議論紛紛,在官員們刻意的輿論引導下,無一例外的全部稱贊當今圣君的賢德仁厚!
朱棣仿佛不是數個月前還沒渡江時,一頓飯要吃八個小孩的殺人屠夫燕王,而是如同堯舜那般的圣主明君!
在這種全體官員狂歡的環境下,大皇子說,袁真人上書聲稱,自己曾經在海外游歷時,發現過煉制化肥仙丹所必需的主材料。
當時不知道這種材料的珍貴價值,如今建議為了擴大化肥仙丹的煉制產能,朝廷應該派遣水師前往探索。
而且,袁真人還說,在海外更遠處,有記載說明煉制化肥仙丹的各種材料,都會分布在哪里的海島上。
而大皇子則就此提議,朝廷要擴建水師、碼頭、船廠,并招募更多的水手、工匠,來出海獲取煉制化肥仙丹的各種材料。
得到了實惠的袞袞諸公,幾乎是以一種大明開國以來從未見過的高效率,全體贊成了大皇子的提議。
于是,計劃持續五年的撥款造艦項目,就這么上馬了。
而就在外面的世界處于一片狂歡的時候,詔獄里的某些人,心情卻不太好了起來。
詔獄,值房。
李景隆正郁悶地大口喝著酒。
“你怎么醉成這樣?”
朱高煦得了獄卒的消息,趕來值房。
一進去,就聞到了濃重的酒氣,而且發現李景隆已經喝得面色彤紅,距離酩酊大醉也不遠了。
“別喝了!
朱高煦劈手奪過對方的酒壺。
“給、給我喝,我、我、沒、醉!”
好歹是做了這么長時間的獄友兼同學,此時的朱高煦看著李景隆,倒也沒有那么的不順眼了。
朱高煦甕聲問道:“不就是作為主使出使日本嗎?怎么愁成這樣?”
“不,你、你不懂。”
李景隆直接倒頭埋在了自己的臂彎里,扭著臉頰沖著對方說道。
“他們,都、都想讓我去送死!
“我、問、問過日本的局勢了!
“這個局,無、無解!
“我出詔獄,就,死、死定了。”
“沒、沒人,能、能幫我!
朱高煦自然對此時日本的局勢一無所知,但看李景隆這副鬼樣子,也曉得應該對大明的態度是不太美妙的。
于是,朱高煦開口問道。
“你要后天才出發,明天便是姜先生講課的時候了,你為什么不問問無所不知的姜先生該怎么呢?”
第127章 《國運論》
時間進入了九月,天氣逐漸轉涼。
江南的秋季,也是比較舒適宜人的,不過最近的夜晚卻讓人感到有些寒意。
“咕咕咕!”
清晨,當東方剛泛起魚肚白,夜晚的寂靜便被打破。
驛站外的旗桿上,停著地幾只灰鴿子“彭騰騰”地竄了起來。
遠處幾匹軍馬,順著官道南下,一路來到了這里。
一位七旬老將軍跳下馬來,身邊孔武有力的親兵立刻把他扶住,卻被老將軍隨手一揮,就推出好幾步遠。
顯然這位背上沒插旗的老將軍不是花架子,年事已高身體卻極為硬朗。
此人正是洪武朝鎮南將軍,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鎮遠侯顧成。
顧成年輕時追隨朱元璋打天下,乃是江淮操舟兒,生來魁梧偉岸,善使馬槊滿背紋身,便如三國時甘寧的那般人物。
其人勇武自不必多說,有一次朱元璋的渡船擱淺在沙灘上,情況緊急追兵甚近,顧成竟然直接背船而行,疾步如飛,年輕時膂力絕對不遜朱高煦。
更準確地來說,顧成就是朱高煦的究極進化版本。
因為在隨后的歲月中,顧成鍛鏈出了出色的指揮能力和作為主帥的能力,在真定戰敗被俘后,燕王朱棣更是上演了“義釋顧成”的戲碼,從此以后,顧成便作為實際意義上的北平主將,指揮城防調度,擋住了李景隆不計代價的猛攻。
嗯.每次提到靖難,李景隆都是背景板。
老將軍抬頭眺望遠方,神情有些緬懷。
“好多年沒回來了啊.”
說完之后,老將軍顧成大步向著驛站走去。
在他身后,一眾親衛跟隨其后。
“顧老將軍?您可算回來了!”
門后的驛丞看見老將軍,頓時露出驚喜的神色,顯然是相熟的人。
“嗯!”
顧成點點頭,然后對身旁的親衛吩咐:“你們幾個人先去客房休息一會兒,然后給馬添點豆料!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