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千羽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明國師 > 大明國師 第200節
        原本姜星火在詔獄里當咸魚,混吃等死躺平,只是因為前七世的經歷,讓他覺得自己無法改變歷史。

        而如今自己已經改變了歷史,所以原本準備趕緊死掉直接回家的姜星火,此時認真地駐足,開始抱著某種“試試看”的心態,先從講課開始,參與到歷史進程之中,看看能不能真的給歷史造成更大的改變。

        第一次嘗試,便是通過講解海權論與陸權論,以及廟堂、經濟、軍事之間的聯系,來影響大明帝國的遷都。

        當然了,對于遷都這件事,姜星火能做到的擾動與影響,也僅此而已。

        姜星火并不指望自己一席話、一節課,就能通過朱高煦之口讓大明帝國的高層改變遷都北京的主意,但這不妨礙自己試一試。

        愿意聽我就講,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去做,而不管對方是否會聽、會做,姜星火出獄后,都打算傳播思維的種子。

        畢竟這顆種子,只要世界上還要壓迫,就遲早會生根發芽。

        收回思緒,姜星火繼續說道:“當然了,其實還有一種辦法,能改變廟堂中心與經濟中心這種別扭的關系.但是,這恐怕與傳統陸權國家,嗯,最典型的也就是商君書的要求,不太符合。”

        朱高煦精神一振,連忙說道:“姜先生快快講來!”

        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

        新歪脖子樹下。

        姜星火開口道:“講答案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大明如果只立一個都城,如果是北京,利弊何在?講清楚這些,你才能明白問題的實質,遷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這一點的答案是如此地明確,朱高煦都可以毫不猶疑地答道。

        “立北京為都城,自然是因為要從廟堂考慮,收攏北地人心!

        姜星火頷首示意他繼續說,朱高煦這些日子也學了姜星火幾分條理清晰的本領,雖然磕磕絆絆,但也算有條理地講了下去。

        “如果看北京所在的燕云之地,那從五代十國的后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算起,燕云之地已經脫離漢人王朝統治整整五百余年了!

        “往南看河東(山西)河北的兩河之地,從靖康之恥算起,淪落到胡人之手,也有足足三百余年矣!

        “一直到了大明開國,徐達大將軍北伐中原,方才驅逐韃虜,收復了北方漢地,如今也不過是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跟三百余年、五百余年相比,實在是太少!”

        “如果不立北京為都城,恐怕北地人心就難以收拾了!

        聽聞此言,鄭和也接連點頭。

        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其實最直觀的一個東西,就是看看朱棣麾下燕軍的兵源構成就知道了。

        主動前來助戰的親燕蒙古部落、被征召的內附蒙古部落、早已進入燕軍體系的蒙古韃官、朵顏三衛.蒙古人的影子在燕軍中隨處可見,即便是北地漢兒健卒,其中也不乏早已胡化嚴重的存在,亦或是胡漢混血。

        這些人老家都在北方,很難長期讓他們待在南方駐扎。

        這里面便是說,大明在開國初年,事實上是分裂為兩個國家的。

        洪武時期的“南北榜”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南方和北方在文化、生活習慣、經濟、廟堂等等全方位的維度上,都處于事實上的分裂狀態。

        朱元璋已經通過移民、分封八大塞王等舉措,盡力地去彌合這種南北矛盾,但事實上南北矛盾依舊尖銳。

        而靖難之役這次大明帝國的內戰,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作代表北方的河北幽云勢力與代表南方的江南勢力的一次較量,一次矛盾的總爆發,而朱棣的基本盤恰恰就是北地的軍頭、地主、豪強。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

        朱高煦補充道:“如果不遷都北京,就無法在北地.囤積大量兵馬!

        這話朱高煦說的隱晦,事實上的意思就是,朱棣不可能放心把主力軍隊放到北邊,脫離他的掌控,自己在南京坐鎮。

        軍隊,就是朱棣的命根子。

        朱高煦既然知道了自己被竊聽的事情,有些話就不敢說的太直白。

        而鄭和早就知道皇帝等人此時恐怕就在隔壁密室聽著,更是根本不敢亂說話。

        “而此時北地已經被打爛了,原有的兵馬又大量南調,肯定是需要防御北元殘部的,如果不遷都北京,那么按照北元殘部賊心不死的態度,很快就會頻繁騷擾邊境,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了太久,那恐怕.”

        朱高煦不敢說,姜星火卻是敢說的。

        “恐怕燕云之地再次倒向胡人?”

        “便是如此。”朱高煦訕訕道。

        這里面有個很直白的緣由,那便是燕云驍勇善戰的漢兒們,其實加入游牧民族比加入農耕民族日子過得要好。

        為什么?

        燕云漢兒胡化嚴重,個個好勇斗狠、不事生產,跟河北的農家子還不一樣,燕云漢兒跟著游牧民族收歲幣、打草谷,不香嗎?

        反正燕云之地的人家,把男丁送上戰場打仗,都是期待多掙些戰利品和賞賜回來的,民風剽悍程度,與江南文風濃厚之地不可同日而語。

        “也就是說,遷都北京,在收攏北地人心、防御北元殘部、鞏固政權方面,都是有益處的,對不對?”姜星火總結道。

        朱高煦與鄭和接連頷首。

        “那遷都北京的缺點呢?”姜星火又問道。

        這一點,鄭和倒是敢說了。

        “依我拙見,我便是北方人!编嵑徒釉捳f道:“北方缺糧缺人,需要大量、長時間地向北方移民,才能充實北方人口.同時北方糧食產量與南方相比低了不止一籌,哪怕移民后開墾荒地,產出的糧食也不足以供養軍隊和官員,必須要持續從南方運糧,這就會導致南北矛盾愈加尖銳!

        “同時也會讓缺乏皇權管束的南方士紳尾大不掉。”朱高煦補充道。

        關于遷都北京的利弊,兩人分析的基本是全面的,姜星火復又問道:“那南京呢?”

        ——————

        隔壁密室。

        朱棣笑吟吟地看著李至剛:“李尚書,簡要說說吧,定都南京的利弊如何?”

        李至剛看了一眼坐在他身后一直裝聾作啞的夏原吉,無奈道。

        “回陛下的話,定都南京,利自然是江南不缺糧而且能隨時敲打江南,弊則是南北平衡不好維持,同時參考歷代定都南京政權的經驗,北方很容易會成為財政上的大窟窿,一旦北方被入侵,以南方人為主的朝堂上,肯定會選擇放棄北方以減輕財政包袱.若是北方被放棄,想要北伐奪回來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作為一個松江人,李至剛真的對皇帝盡忠了。

        我都已經背叛了我的鄉土和階層了,你還要我怎樣?

        朱棣卻依舊窮追不舍,今天似乎就要盯著他一個人問:“為何不可能?李尚書不妨說說,朕很想聽!

        李至剛看著這個逼仄的密室,心頭一陣顫栗,更是對墻對面那個不停說話的人又驚又懼,還帶了深深的好奇。

        二皇子朱高煦和三保太監鄭和的聲音他能聽出來,但這個囚徒的聲音,他從來都沒聽過。

        即便是囚徒身份,也是他從墻對面傳來的交談聲中側面推斷出來的。

        究竟是誰,能讓脾氣一向不太好的朱棣都能如此格外容忍?

        真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而李至剛的又驚又懼,則是因為對面的問題,幾乎都是在把他往修羅場上逼。

        這些問題,皇帝問他,他敢不如實回答嗎?

        可有些東西如實回答了,又會惹皇帝生氣。

        到時候把他第三次送進詔獄怎么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至剛額頭上的汗水越來越多,眼看就是又要濕了兩個手帕。

        夏原吉算是厚道人,終于看不下去了,行禮過后說道。

        “臣且斗膽替李尚書回答,還望陛下允許!

        朱棣點點頭。

        夏原吉說道:“假使真的定都南京,而未來北方有變,朝廷會放棄北方,那么到了北伐的時候,朝堂一定是被江南士紳出身的文官所占據的.到了那時候,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避免北伐培養出新的軍功勛貴,以及北伐成功后北方士子蜂擁進入朝堂擠占他們的位置,是一定會從廟堂上作梗,反對北伐的!

        “這便是為什么李尚書說一旦北方被放棄,想要再北伐奪回來就幾乎不可能了!

        聞言,道衍贊許地看了夏原吉一眼。

        而朱棣也是對夏原吉頷首說道:“這便是朕的顧慮所在了!

        “定都北京,則糧食仰仗南方,受制于南方;定都南京,則南北分裂不可避免!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朱棣重重地拍了幾下椅子,長嘆一聲。

        這個問題,也同樣是困擾在室內的幾位大明帝國高層腦海中的事情。

        是真的死局,選哪個都有極大的弊端,看起來似乎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可是,真的沒有辦法破局嗎?

        朱棣的目光投向了墻壁。

        李至剛也好奇地跟著看了過去。

        他似乎想透過墻壁,看清楚對面那個神秘人的樣子。

        ——————

        墻內,兩人也幾乎給出了跟密室里差不多的答案。

        姜星火總結道:“所以說,其實糾結的地方就在于三個點!

        “第一點,要顧忌南北分裂,需要照顧北方!

        “第二點,糧食供給現狀是南多北少,經濟中心在南方。”

        “第三點,要備邊,但軍隊不放心遠離統治核心!

        朱高煦點頭道:“大略如此。”

        姜星火把這幾句話,簡略寫在了曬干的沙地上。

        “一個點一個點來思考,慢慢來,不急。”

        姜星火說道:“首先說第一點,為了不讓大明的南北矛盾進一步加劇,定都北方,肯定是有必要的,這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廟堂信號。意味著朝廷沒有放棄北方,朝廷有意彌合南北之間的長期分裂!

        朱高煦有些迷惑。

        “可是姜先生之前不是說人口、金錢、糧食,都是跟隨經濟活動分布的,而經濟活動的核心是糧食運輸的時間和數量.意味著大明不適合遷都北京啊。”

        “定都,跟遷都,是兩碼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欧美香蕉在线_啊v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_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listing id="9b9tb"><meter id="9b9tb"></meter></listing></address>

        <listing id="9b9tb"><nobr id="9b9tb"><progress id="9b9tb"></progress></nobr></listing>
          <address id="9b9tb"></address>

          <address id="9b9tb"></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