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就在那里,大明不去占領,自會被那些后起者搶奪。
殖民的觀念對于如今的大明來說是先進的,以至于朱元璋和朱標都含糊不清,不曾明確的表露心跡。
這讓朱允熥第一次有了無法掌控的感覺。
手中握著墨筆,看著空白的紙張,朱允熥思緒飛轉。
殖民只能解決未來資源爭奪的問題,但內部的土地改革,時至今日朱允熥都未曾提出。
少頃。
他提筆運墨,筆觸輕輕的在紙張上滑動著。
“攤丁入畝!
“官紳一體納糧。”
“商稅改革!
幾條得到過驗證的改革措施,被朱允熥一筆一劃的寫下。
看著眼前的字跡,朱允熥輕出一口氣。
故人常說,攘外必先安內。
對這一點,朱允熥深以為然。
不論未來大明朝在外開疆拓土多少萬里,根本還是中原這片祖宗之地。
若是內部不能政治清明,不能官員清廉,百姓富裕。
那雄踞整個地中海,將其視作內湖的羅馬帝國,也不會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然而,這幾項措施,皆是操作之時稍有不慎,便能致使大明社稷動蕩的改革舉措。
朱允熥眉頭微微皺緊,伸手將這張紙抓起,團在手心,隨后浸沒在一旁的硯臺中。
看著紙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吸吮著墨汁,直到整張紙都變得烏黑,他才收回視線。
老爺子要他梳理謄寫有關殖民之策呈上去,此事倒是不急。
眼下,他要給老四叔寫封信。
再次提筆,朱允熥低聲念道著,手上游龍起舞。
“四叔親啟!
“侄兒允熥于應天城遙拜!
“四叔離京返北已有旬余,侄兒常思之,念及四叔奏請爺爺應允侄兒出宮學習兵事,侄兒感激不盡!
“……”
洋洋灑灑,轉眼間,朱允熥便已寫滿了好幾張紙。
手中捏著最后一張紙,他低頭微微張嘴,輕輕吹出氣,拂過墨汁尚未干透的紙張。
置于一旁,等到字跡干透之后,方才封入信封內。
“孫成。”
一份家書寫完之后,朱允熥眉宇之間憂慮盡散,一團英氣浩蕩。
親軍羽林衛小旗官孫成,趕忙應聲從外面走了進來。
到了朱允熥面前,抱拳喝聲:“三爺!”
朱允熥手捏信件,舉手遞出:“派了人,將此信送到北平,親手交到四叔手上!”
孫成接過了信件,卻是面帶遲疑。
依著大明朝的規矩,宗室之間不得私下勾連,更不得互通書信。
就連藩王若要與朝廷聯系,也是要按照規矩,寫好了奏章送入應天城說話。
朱允熥這番舉動,明顯是違反了規矩的。
孫成抬頭打眼看著他,有些不得其解,三爺應當是知道這條規矩的,卻為何偏偏還要自己去做。
朱允熥一瞪眼:“讓你去辦,便去辦。你在怕什么?”
孫成張張嘴,有苦說不出。
若是最后陛下知曉了,那怒火或許不會降到三爺的身上,但必定會降到他的身上。
見孫成仍有遲疑,朱允熥沉聲道:“你是我的人,出了事,我替你擔著!”
咱是三爺的人了!
原本心中還有些遲疑的孫成,深吸了一口氣,瞪大了雙眼盯著朱允熥。
他重重點頭:“屬下這就去安排,定然將此信,完好無損的交到燕王殿下手上!”
說著話,他便將信件放進了胸前貼身的地方,轉身龍行虎步的離去。
看著孫成離去的背影,朱允熥卻是微微一笑。
想必要不了多久,老爺子便會拿到自己寫的那份信了吧,只是任憑老爺子如何想,都不會想到自己僅僅只是單純的給老四叔寫一份信。
……
中極殿里,正準備用些湯羹,開始進入夜戰奏章狀態的朱元璋,看著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拿到自己面前的一份謄抄的書信和原件,看向對方詢問著。
“這是允熥寫給老四的?”
第四十章 出宮吃酒
朱元璋僅僅只是掃了一眼,未曾細看蔣瓛送來的信件,而是看向對方。
在皇帝身邊當差多年的蔣瓛,看著朱元璋的眼神,心中不由一緊。
隨著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他實在是有些拿不準朱元璋對朱允熥這位皇孫的心意究竟如何。
而皇帝的這個眼神,按照他多年的了解,是希望自己先將這件事情說清楚。
蔣瓛小聲開口:“回稟陛下,皇孫身邊與之前一般,都在暗中安排了人手護衛。今日皇孫隨太子爺回東宮之后沒多久,便讓那親軍羽林軍小旗官孫成,送出了此信!
說到這里,蔣瓛停頓了一下,咽了一下口水繼續道:“那孫成也是個機靈人,出了東宮給這份信又套上了羽林軍的信封作為掩飾,方才交給他人準備送往北平!
“臣安排在暗中的人,依著規矩,將那人于城外攔下,此時正留在錦衣衛衙門里。臣不敢遲疑,拿到此信便送來宮中,呈交于陛下。”
朱元璋聽完了前因,默默點頭,手上一抖將錦衣衛謄抄用于日后歸檔的那幾張紙放到了一旁,而是拿起了朱允熥的親筆書信翻閱起來。
剛一看開頭,朱元璋便忍不住的笑出聲來。
在蔣瓛不解的目光中,朱元璋笑吟吟道:“他倒是會做人,還知道咱讓他出宮學習兵事,是老四替他在咱面前說了好話,這會兒寫了信還知曉感謝一番!
說著話,朱元璋繼續往下看去。
期間臉上笑容不散,嘴里更是不時低聲念道著:“這字屬實是抓瞎!不見風骨,未有氣韻,連咱這個老農都不如!”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站在一旁,聽得是一頭霧水。
陛下當真對皇孫私下書信宗室藩王之事,不曾生怒?
這時,朱元璋又低聲喃喃自語:“這小子竟然要老四將他家三個孩子都送回應天陪他讀書?”
讀到這里,朱元璋終于是停了下來,眉頭微微皺起,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
蔣瓛看得是心驚膽戰。
若不是自己知曉,恐怕都會認為,這是太子授意讓朱允熥,燕王殿下的這位皇侄要求燕王將三位王子送入應天為質。
“糊涂!”
朱元璋再次開口,卻是低聲罵了一句。
罵完之后,朱元璋便提起桌案上的朱筆,就要在朱允熥的信紙上書寫起來。
朱筆,如今的大明朝只有皇帝和太子能用。
見朱元璋提起了筆,蔣瓛不由好奇的稍稍抬頭看了過去。
“朕聞高熾體弱多病,可回應天,與允熥作伴,靜養身骨!
僅僅是看了一眼,蔣瓛便是心中大驚。
陛下對允熥皇孫,竟然到了如此寵溺的地步!
不知不覺,蔣瓛都沒有發現,朱元璋已經是看向了自己。
在一片惶恐之中。
朱元璋卻是未曾發怒,而是淡淡道:“高熾那孩子體肥,北邊苦寒,回應天方可將養身子。高煦、高燧像老四,留在北平能跟著他們老子多學點陣上本事!
蔣瓛一時哪里能理解,皇帝為何會對自己解釋這些。
只能是愣愣的點著頭,收回視線,再不敢多看一眼。
這時的朱元璋也繼續對著書信看了下去。
大片的都是朱允熥對朱棣表露出的,對漠北草原的向往,以及對大明如何與元人作戰的求知欲。
臨到最后,朱元璋已經是拿著書信,送到蔣瓛面前。
蔣瓛趕忙躬著身子,雙手捧住了信件。
耳邊又聽朱元璋說道:“讓被你留在錦衣衛里的那人告訴老四,他這回北征回來,從俘虜里挑幾個機靈的,送回來交給皇孫捉對練手!
蔣瓛點點頭,記在心中。
畢竟這份信送到錦衣衛的時候,他是親眼從頭到尾過目了的,對朱允熥求燕王今歲北征歸來,送些元人俘虜回應天的要求,自是知曉。
這時,朱元璋也看完了信,交代完了事情,手卻是扣在桌上那份錦衣衛謄抄的紙張:“下去吧,讓那人帶著信早些送到北平,莫要錯開了老四出征的時間!
蔣瓛心里裝著事,躬身退出中極殿。
看著蔣瓛離開,朱元璋幽幽的收回視線,看向被按在自己手掌下的那幾張紙。
“這小子……”
嘴里低聲念道著,朱元璋將那幾張紙輕輕的折疊起來,放在了桌案下的一只小匣子里。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