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這皇城門前的看門而已。
蘭苗亦是淡淡的笑著,皮笑肉不笑的那種。
“是我等要請陛見!
于馬忽的笑出聲來,他打眼看著蘭苗身后那上百名國子監監生們:“你們想要請陛見?”
蘭苗很不喜歡于馬這時候的表現,他覺得對方是在蔑視自己,是以武夫那豆大的腦子來揣測他們這些人為國為民的忠義之舉。
“國朝創立二十四載,我大明洪武皇帝勵精圖治,開創洪武大世,大明盛世將至。然陛下近來卻遭人蒙蔽,遷怒士林魁首者,貶謫至邊地苦寒兵家兇險處!
“大明祖宗龍興之地,乃國朝社稷之鼎,如今卻被冠以郡國,于國朝禮法不合,古無先例!
“我等國子監有學之士,雖不敢妄議朝政,然為大明社稷,為天下文道,為黎民人心,責無旁貸,特請陛見,言明我等心中之憂!
蘭苗浩浩蕩蕩,長篇正論,一時間落在不知情的閑人眼中,盡是形象那般的高尚。
便是蘭苗本人,將心中敲定依舊的言論說出口后,亦是覺得痛快不以。
寒窗苦讀數十載,圣賢文章記心中,在朝為官,在野為士。所為的便是如今這等光彩景象,以圣人子弟,教化萬民,牧守社稷。
在他身邊,檀明明、何芒、程昊三人,也被蘭苗這位四君子中最為年長的人所感染。
他們當即抱拳高鳴:“為大明社稷,為天下文道,為黎民人心,我等特請陛見!”
在他們的身后,那上百名國子監監生,或有平素于蘭苗等四君子相熟的,也知曉今日究竟是要做什么事的人。
而更多的是并不知曉今日究竟是為了什么,只是湊熱鬧跟隨同學而來的人。
然而,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年輕,因為他們心中那無知的熱血。
在蘭苗這番極具洗腦作用的言論和那偉大責任沖擊下,紛紛躬身抱拳,以儒家子弟之禮遙敬皇城大內。
“學生等請陛見!”
“請陛見!”
“來人!將此處聚眾鬧事者統統拿下!”于馬臉色幾乎是冰冷如寒冬深淵般的陰沉,手掌向前一壓,陣陣殺氣散出。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周遭將國子監監生與百姓隔開的親軍羽林衛官兵們,當立怒喝。
“虎!”
“喝!”
陣陣鐵甲作響,無數柄的柳葉刀拔鞘而出,百煉的鋼刃泛著點點星芒寒光,映射在那些監生臉上。
噌!
噌!
噌!
數百名的羽林衛官兵,腳步如一人般,向前連踏三步,逼臨被包圍在圈中的國子監監生們。
局勢一瞬間徒然一變,羽林衛對這上百名國子監監生要動刀了。
于馬這時候幾乎是心中要樂開了花。
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他到現在都不曾能想明白,眼前這群讀了十數年圣賢文章的監生們,究竟是從哪里來的膽子,竟然膽敢聚眾跑到這皇城墻根下,膽大妄為到要請陛見。
這可是國朝創立二十四年來,從未有過的具有獨特性的案子。
目下,于馬看著眼前這上百名的國子監監生,就像是看到了當年在戰場上那一顆顆代表著軍功的敵人首級。
若非如今是在應天城,是在大明朝的心腹之地,若非這些人還是大明朝的監生,他定是要直接下令將此等意圖亂國的賊子給統統斬殺殆盡。
潑天的功勞。
于馬心頭一陣熱切。
而帶領著身后上百名國子監監生的蘭苗和另外三位好友,在看到周圍的那些羽林衛丘八,當真敢亮出兵刃相向的時候,心中不由一顫。
而在他們身后的那上百名國子監監生里,已經有人開始小腿肚子打顫,嘴巴里上牙和下牙打起架來。
不少膽小怕事的監生,更是已經滿面煞白,唯恐這些過往在戰場上殺人如麻的羽林衛官兵,當真要豎起屠刀,砍向他們的脖頸。
在人群的最外面,那些原本只想著看熱鬧的應天城好事百姓們,這時候也慌了起來。
國朝承平二十四載,至少這應天城里的百姓們,是承平了這么多年。
何曾見過,官兵們要在這皇城根下亮出屠刀的。
一時間,人群開始不由自主的向后退縮著。
“快走!快走!”
“這熱鬧可不敢再往下看了……”
“再看下去,只怕是要滾滾人頭落地,血流成河了。”
“晦氣!當真是晦氣!今天出門定然是沒看黃歷!”
“這幫秀才也是發了昏,竟然敢在這些軍爺面前叫囂,當真是年輕氣盛,不知死活的!
人群一下子就散了開來,大半想要看熱鬧的人,唯恐禍事上身,匆匆離去。
現場倒是只留下了半數看熱鬧的百姓,也是離著遠遠的,唯恐回頭自己被濺了一身血。
場中。
蘭苗看著手握柳葉刀,逼的越來越近的羽林衛官兵。
一時間怒上心頭,他冷喝一聲,直面羽林衛指揮使于馬:“于馬!你不過是羽林衛指揮使而已!我等乃國子監監生,乃國朝取材之士。今日也是為我大明江山社稷萬年著想,方才前來請陛見。”
“爾以兵身,竟然對我等亮出兵刃,意欲行兇,要將我等誅殺于此,你當真不怕陛下事后拿你治罪!”
于馬冷笑一聲,他倒是沒想到,這愚蠢之極的監生,竟然能認出自己的身份。
竟然還敢拿陛下來壓自己。
當真是不知畏懼!
“爾等身為國子監監生,當以本業圣賢文章為要,今日聚眾于皇城門前,已然違背監生本務。此時在不聽勸退,休怪本將無情!”
于馬終究是留了最后一線生機,不愿要了這上百條監生性命,沉聲出口:“羽林衛!”
“虎!”
“殺!”
羽林衛眾當即響應,高聲喊殺,腳步加快,意圖震懾在場百余名監生,令其心生畏懼,知難而返。
怎么辦?
蘭苗心中砰砰的跳著,捏緊的手心里,滿是汗水。
正當雙方到了最后關頭。
遠處連通東城各部司衙門縮在的西皇城根南街上,一眾身著緋紫青綠的官員,急匆匆魚貫而來。
當頭一人,正是中書舍人劉三吾。
只見劉三吾提著官袍一角,跑的是滿頭大汗。
老人家嘴唇幾乎是急的開裂,卻是張口大喊著:“于指揮使刀下留人!”
“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他們都是孩子!”
第九十章 你們犯法了知不知道
在衙門里聽到西安門有上百名國子監監生,聚眾皇城門前,意欲鬧事的消息之后。
翰林學士劉三吾,正在品著今年春,最新一批從錢塘那邊送來的新茶,聞訊,手中的茶杯一下子就摔落在了地上。
顧不得惋惜那一盞剛剛沖泡好的新茶,劉三吾念頭飛轉,當即要人將消息傳出去,自己則是帶著人往西安門這邊趕。
一路上,老頭子跑的比那健壯的年輕人還要快。
身后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朝中各部司衙門官員。
高呼著要羽林衛刀下留人的劉三吾,終于是氣喘吁吁的跑到了場地邊緣。
噌的一下。
兩名羽林衛官兵亮出刀兵,將劉三吾給擋了下來。
“羽林衛辦事,閑雜莫入!”
膽寒的看著亮在眼前的柳葉刀刃,劉三吾心中一顫,退后一步則是面露憤怒。
他又是上前,當下便將兩名擋路的羽林衛官兵給推開。
“老夫乃是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劉三吾!”
“此乃我大明皇城門前,老夫有何不可入的!
“都讓開!老夫看誰敢攔我!”
說著話,他惡狠狠的怒視著那兩名還要上前阻攔的羽林衛官兵。
“讓劉舍人過來吧!
于馬看著百官趕來,心中知曉今天這事情恐怕是難以妥善收場了,只好換上笑容走過來,讓兩名麾下退開。
他則是到了劉三吾面前,瞧著劉三吾又要開口,便搶先開口道:“劉舍人怎過來了?如此炎炎夏日,外頭這般灼人,劉舍人還是快快回衙門消暑吧!
劉三吾看了一眼擋在自己面前的羽林衛指揮使于馬,越過對方的肩頭,看向后面那上百名的國子監監生。
有的監生在官兵的威逼下,已經是渾身顫顫,兩股戰戰,不少人更是面色煞白的借著同伴的肩臂,才能站穩了身子。
這一幕讓劉三吾當真是火冒三丈。
國朝士子,終日潛心圣賢文章,何曾見過這等刀兵陣仗,這羽林衛指揮使當真是可惡至極!
劉三吾氣上心頭,瞪向于馬:“于指揮使,今日之事,老夫也有所耳聞。他們都是我國朝養士二十四載的學子們吶,他們不過都是些未曾長大,未曾經歷過事情的孩子們!”
“今日,老夫聽聞他們也不過是為了我大明社稷著想,方才來此請求陛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