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烈烈風中的李泰,看著海上的大魚一躍而起,然后重重地砸下去。
想到了當初他們第一次見到如此巨大的大魚的時候,那種恐懼和驚嘆還有震撼。
只有國師念叨著,鯤之大,一鍋燉不下。
想來,也只有見多識廣的國師,才有那種穩如泰山的心境。
如果沒有國師,他們可能早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那可是能夠一口吞下一條商船的大魚,那模樣,那巨大的身體,那血盆大口。
一般人可能會嚇昏過去。
現在,他們才知道,這個大魚叫做鯨魚。
它們不會無聊到直接吞下一條商船,對于它們來說,海中的群魚,比商船要美味多了。
經過了刺殺的耽擱之后,李泰還是踏上了南行的商船。
巨大的商船在海上的速度非?,從東海之濱的蘇州出發,到南方的身毒國,也不過十天左右。
因為在巨大的商船下面,裝著人力螺旋槳。
再加上海風,可以吹著船帆,帶動整個大船航行在海上,后面用鏈鎖帶著小船,速度非?。
幾個月不見。
身毒和天竺已經在東海之濱建造起來碼頭。
巨大的碼頭上現在有著很多很多的苦力,正在打造巨大的無比的碼頭和大唐國師的石像。
還有人正在鋪設通往身毒王宮的通天之路。
大大小小的石頭鋪設出來的道路,比以前要好看多了,也好走多了。
大船?吭诖a頭邊上,粗長的繩索綁縛在大樹上,固定好了大船,李泰這才下了商船。
如今,他身邊也有了一些能夠和身毒還有天竺淺顯交流的人。
而李泰因為當初符文的關系,可以無障礙地聽懂,并且能夠和這些異族人交流。
這一次,大唐又帶來了不少物資。
身毒和天竺要用他們的黃金還有翡翠玉石換取這些物資,看起來雙方都賺了。
大唐帶來的一些陳糧,讓身毒和天竺的百姓不至于餓肚子。
兩國的大王,都表示對大唐的尊敬。
更是表達了對大唐國師的尊重,直接五體投地,做了一個深沉地朝拜。
身毒和天竺的黃金白銀比較多,除此之外,最多的應該就是翡翠玉石了。
這些玉石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用處。
不能吃不能用,自然就很平常。
但是卻沒有想到,天朝上國的大唐竟然喜歡這些。
黃金自然貴重一些,他們需要給佛祖全身鍍金,這樣看起來會更加大氣輝煌。
不過路面的那些翡翠石頭,當真就是平常石頭了。
用這些石頭換取糧食,身毒和天竺的人,都覺得這是大唐國師,也就是他們的佛祖對于他們的饋贈。
那些用在大唐已經賣不出去的陳糧換取了非常好看的翡翠玉石的商賈,這一次絕對賺了。
至于李泰,作為這一次的最大商人,也是大唐朝廷的代表,賺的更多。
李泰沒有在身毒停留太久。
等到所有的商賈都換取了玉石黃金等等之后,就直接讓身毒和天竺的人幫忙裝上了貨船。
之后,便在兩個大王的依依不舍之下,離開了身毒。
商船隨之返回。
李泰卻帶著八只大船去了馬六甲。
當初,他便記得國師說過,如果能夠過了馬六甲,就可以通往西邊。
看過地球儀的李泰知道,在西邊還有一個更大的地方。
那里有著更多也十分強大的王朝。
他很想要去看一看。
但是想要過馬六甲,卻非常難。
這里已經被很多很多的海賊控制著,他們最喜歡打劫過往的商船。
大唐已經和這些海盜交手幾次,但是每一次當他們打不過的時候,就會逃走。
而大唐繼續前行的話,就會遭到更大的海盜聯盟的阻攔,于馬六甲的海峽,覆滅過一次。
李泰這一次的航行,并不是為了報仇。
而是為了了解這些海盜。
就像是當初的東瀛一樣,想要打敗他們就必須先了解他們。
這里的海盜,看起來就像是野人一樣,他們叫囂著聽不懂的語言。
手中的兵器也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們人多。
而海峽之地又比較狹窄,很少進行海戰的大唐海軍,并不能全身而退。
“沃羅羅!”
當李泰快要進入馬六甲海域的時候,就見到了兩伙兒海盜。
因為他們都會有著屬于自己的船帆,那船帆上面,畫著各種圖畫,就代表著自己的身份。
李泰聽到了他們話中的意思,又有了大船,肯定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兒的。
在見到這些海盜船的時候,李泰就已經下令,嚴陣以待。
和這些海盜幾乎沒有什么可商量的,接近了之后,便直接射箭便是。
大船上的弩箭,直接射穿了對方的桅桿。
一下子就讓那一支海盜船停下來,不敢上前。
這時候那些海盜才明白,這商船他們惹不得,便只好撤退了。
等到李泰越接近馬六甲,遇到的海盜也就越多。
在見到了二十幾條大大小小的海盜船的阻攔只好,李泰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前進了。
他不知道對方到底有沒有更大的海盜船,又有多少人。
當年一支大唐海軍,帶著十幾條戰船,想要通過馬六甲,并沒有成功。
還是有去無回的那種。
所以李泰也不會貿然行事,大船停在了海上。
李泰直接大聲地叫著。
先是稟明自己的身份,然后表達了一些善意。
然而那些海盜也都是非常精明的人,自然對于這個突然闖進了他們海盜世界的大國大軍,多少有一些不放心。
他們面臨著波斯等海軍的攻擊,現在又遇到了大唐的大軍,自然也被視為敵人。
只有海盜才是他們自己人。
交流無果之后,李泰只好向北靠岸,準備在那里尋找一些海盜。
最好能夠先拉攏一批,然后打進他們的內部,慢慢地分化,最后稱霸整個馬六甲。
到時候,就能夠進入西方。
說不定還能夠成為大唐和西方只見的一個屏障,這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關口。
而在北方安西都護府,張公瑾派遣了一支六百人的商隊,從龜茲出發,經過葛邏祿去往西方的哈薩克。
大唐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物資和人,這些苦力就可以從這些番邦中購買。
他們需要大唐的絲綢,需要大唐的茶葉,需要大唐的雞鴨魚,需要大唐的寫手工藝……。
這種一物換人的交易,對于大唐來說,也是賺了。
因為一個人可以生產出來更多更多的貨物,而一小點兒的貨物就能夠換取一個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