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絲毫不覺得自己沒法起飛,十多年后賣茶葉蛋都能賣出套房。
她倒是擔憂自己會考不上,即使穿越前她是大學生。
幾年后的那屆高考可謂是包攬了從十幾歲到四十歲的年齡層考生,錄取率相當恐怖,能蹭上個中專大專的就已經很牛了。
咳咳,眾所周知,畢業大學生的全科知識儲備量,或許還比不過中考生。
聞嘉嘉痛心疾首,每次想起來心里都直抽抽。
她悔啊,要是早知會穿越,她肯定要把恢復高考后第一屆高考的試卷倒背如流。
每一個省的都背過去!
“哎!”聞嘉嘉又嘆聲氣。
方明燕:“哎啥呢!
“哎我和名校失之交臂!甭劶渭握f道。
她來到廚房,給自己泡了杯山楂水,正想喝呢,想了想,又推給了方明燕。
“你不喝?”
“對,不喝!
聞嘉嘉想罵魏岱了,他是拍屁股走了,搞得她七上八下的,生怕會懷孕。
第27章 準備出發
除夕,年三十。
聞嘉嘉這日要準備許多東西,當地有年三十祭祖供神佛的習俗。
就算她不信這個,可也得合群。
其實前幾天年從前幾日就開始了,送土地公上天那日村里好些人家都偷偷放了鞭炮,甚至隱隱都能聽見公社那邊的鞭炮。
鞭炮聲惹得聞嘉嘉坐立難安,她沒想到這一茬啊,所以她要不要放?
最后聞嘉嘉還是放了,因為太過緊張,撒腿跑時差點摔在臺階前。
這時候供銷社并沒有鞭炮賣,畢竟放鞭炮屬于封建傳統嘛,你私底下偷偷放就好了,想在供銷社里買到鞭炮,除非供銷社主任活久了不想干。
即便是當地——如此香火充沛,各路大小仙佛如過江之鯽的地域,百姓們也不敢堂而皇之的放鞭炮燒香燭。
聞嘉嘉的鞭炮是找前山村的人買的,前山村里藏著一位會做鞭炮的人,據說他在幾十年前還自制過火藥炸鬼子,搞得聞嘉嘉拿到鞭炮后心慌慌,總怕會炸了自己的手。
因為送土地上天“言”好事時用了一包,聞嘉嘉在除夕的前一天又托人幫忙買了一包。
這日早晨,吃飯前大家陸陸續續的放了,聞嘉嘉見此也趕緊跟著放。
放完開始吃飯,吃的是扁肉。
要說聞嘉嘉最喜歡鄉下的哪一點?一定是年底物資充足這一點。
扁肉是當地的特色美食,幾十年后還能同拌面一起撐起中國快餐飲食的一片天,可見它有多么受人喜歡。
浮陽大隊年底有開啟扁肉作坊,主要業務就是幫忙打扁肉餡和制作扁肉皮。
村里人去打扁肉,材料自備,還需要給一碗面粉。而村外人來打扁肉,和村里人相比得多給一碗大豆。
聞嘉嘉得之后忙不迭買了腿肉去打,這可是純純手工捶打出來的餡兒,她都不敢想會有多好吃。
肉昨晚打好,聞嘉嘉昨晚就吃了一半,今天早晨吃剩下的一半。
主要是這玩意兒需要低溫,很容易變質,否則聞嘉嘉必定是要打它個三五六七斤留著慢慢吃的。
扁肉入鍋,煮熟后浮起,漸漸膨脹,如同一個正在緩緩充氣的白氣球。
煮熟后撈到撇了油的雞湯中,雞湯也是她昨兒燉的,家里那只總是上躥下跳不聽指揮的雞被她狠心殺了。
聞萱還拿著雞胗的黃殼去換叮叮糖,聞嘉嘉也是才曉得還有這種交易存在。
雞湯微黃,扁肉白胖。
再撒上些綠色的蔥花,配著方明燕送的炸油餅,只覺得這瞬間人生圓滿。
吃完,開始搗鼓祭祖的東西。
有臘肉,有雞鴨,有魚,還有年糕,總之豐盛得讓人流口水。
聞嘉嘉學村里人,帶著東西偷偷去廟里,再走小路偷偷回家,把東西放在堂屋的桌上供著。
因為她家是進村后的第一家,聞嘉嘉還特意把院子的小矮門給關上,就是怕有人突襲。
她這邊在過除夕,魏岱那邊也在過。
魏岱過得就比她凄慘了,除夕放假,不需要訓練的他跑到北山房子來,正在砌衛生間。
最近他遇到一個大難題,本想讓陶瓷廠幫忙燒個蹲便器的,結果陶瓷廠臨了臨了說燒不出來。
無奈之下,魏岱就又去找另外一家廠子。
只是這回還沒談妥,化糞池隊里不讓搞,說是怕影響水源。
唉!魏岱這幾日嘆的氣比近一年來嘆的都要多。
既然如此,只能做最簡單的衛生間。
小小磚頭房,里面抹水泥,砌個小平臺,再放兩小木桶,也算是這年頭的頂配廁所。
當天晚上,除夕夜,魏岱在部隊食堂吃過團圓飯后,又悄悄地推著車來清垃圾了。
地上許多沙子和木頭,把衛生間搞好后就得開始裝修房子,得把院里的東西清走一部分才好裝修。
來來回回跑十多趟,不但把沙子木頭磚塊給清完,還將院里雜草拔個干凈。
月亮高升,魏岱直起腰擦擦汗,抬頭望著月亮,忽然覺得那些年少時看不懂的酸詩也是有點道理的。
看到月亮,真的會想起家。
本想收工會去,可這會兒又不想了,提早一天干完嘉嘉就能提早一天來。
夜深。
冬天的夜晚非常寂靜,既沒有田間呱呱叫的青蛙,也沒有樹林里“知了”個不停的知了。
聞嘉嘉沒打算守歲,上輩子連春晚都沒法使她守歲,何況現在。
今天忙一天了,聞嘉嘉累得要死,把東西稍稍整理一下后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再睜眼,已是大年初一,1973年的大年初一。
聞春和聞萱穿著先前做的,只穿過兩回的新衣服,帶著聞嘉嘉用舊布給她們縫的小包,出門拜年去。
她們去拜年,聞嘉嘉也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小孩兒。
等終于消停點兒了,聞嘉嘉還得帶著聞春和聞萱去河溝鄉拜年。
雖說沒和公婆住一起,但該有的禮貌還是得有。
其實前幾日魏父魏母就提過要不要去河溝鄉過節。只是聞家父母去年才去世,總得留家里一年,聞嘉嘉便拒絕了魏家父母。
對于去河溝鄉,聞萱不太樂意。
她牽著聞嘉嘉的手,不停問:“小姨,我們還會回家來的吧?”
聞嘉嘉:“會!
“是在家睡覺的吧?”
“是!
她憂心忡忡:“我晚上不跟你睡就睡不著,老是被嚇醒!
聞嘉嘉:“……”
她發現聞萱現在說話是越來越像大人了,鬼精鬼精的。
河溝鄉的年和浮陽差不多,習俗差不多,吃食上也差不多。
讓聞嘉嘉很驚喜的就是魏成才做飯很是好吃,他把聞嘉嘉帶過來的扁肉包好后放到油鍋里炸,炸完再煮湯,那味道和普通扁肉完全不同,比肉丸湯要香。
魏文珠帶著兩孩子滿村玩,因為魏家的關系,她們好不容易癟下去點的小包又滿了,里面裝著瓜子花生,還有幾截甘蔗。
冬天沒啥水果,甘蔗是好東西。
河溝鄉種了好大一片甘蔗,浮陽也有種。但浮陽的甘蔗多是賣給糖廠,只留下一部分,聞嘉嘉得到兩根,沒兩天就吃完了。
這會兒見聞春和聞萱兜里有,聞嘉嘉這個小姨二話不說,拿起來細細就啃。
嚼吧嚼吧嚼吧,清甜的汁水充滿口腔,仿佛把這段時間肚里積攢的油水都給刮干凈。
離開魏家,聞嘉嘉又是大包小包。魏父魏母確實是老好人,吃喝完全由著聞春和聞萱。
還好今天多帶了些錢來,要不是塞給老兩口20元錢,聞嘉嘉都不好意思回家。
——
時間過得很快,春節后沒多久,各地就得翻地。
浮陽大隊的肥已經漚好了,今年的漚肥法子聞嘉嘉貢獻出一份力,搞得她怕怕的,生怕這肥不行,耽擱生產。
當地漚肥多是在初冬,聞嘉嘉需要她去提醒村里人稻殼也能拿去漚肥,誰曉得人家老農民早曉得了。
在農村,稻殼往往都是和秸稈一同放田里燃燒充當肥料的。
既然如此,聞嘉嘉提醒時也不必彎來繞去,瞅準機會,對正在田埂邊思索明年該怎么安排農活的方隊長道:“隊長,我瞧書上說,炭比灰好。你說咱們這些稻殼燒成炭用來漚肥,會不會比燒成灰來得好!
方保國嗒吧嗒吧抽著煙,不甚在意:“你說的灰和炭不是一回事兒嗎?”
聞嘉嘉科普:“當然不是!炭它比灰吸水,能凈化還能保濕啊。”
方保國是老農民,對保濕啊凈化啊等高大上詞匯搞不太明白。
但是吧,他這人天然對知識分子有種莫名的敬畏。聞嘉嘉這種架勢一起來,他就不由得認真聽。
方保國凝思片刻,轉過身,用煙桿尾巴敲敲地面:“書上有說?你仔細說說!
聞嘉嘉便把炭能吸附空氣中的濕氣,還能通氣的特性說了。
“比起燒成灰,燒成炭后的稻殼和牲畜糞便、腐爛樹葉這些東西混合漚的肥,要比沒加炭的肥好得多。”聞嘉嘉解釋道,“這就跟東北那邊的黑土似的,還保濕保溫透氣,可以說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