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妙用并不是可以無限疊加的,哪怕是神器其特性也不在于此。假如真有誰想這么蠻干,最終的結果恐怕只能是器毀人傷。
墨大爺打造的這只木鵲,就是以華真行如今的修為為標準,恰好也是華真行目前在煉器方面的極限水平。
至于墨大爺本人,應該可以打造出能辨別各種靈藥的木鵲,假如春容丹可用的靈藥有一百二十味,以他老人家的本事,說不定以一只木鵲都能辨別出來。
但是有那個必要嗎?那樣一只木鵲仍是一件普通的法器,卻將不同的妙用祭煉了一百二十次,其最終成器的難度會有多大?絕不亞于打造一件神器了!
原本的目的只是為了提高采集靈藥的效率,參照范達克提出的無人機方案,墨大爺直接弄了一件類似的法寶出來,可供修士使用,它只是工具而已。
既然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就不能采用昂貴且代價極大的方式,那樣反而是極大的降低了效率。有時候看似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在實踐運用中反而是最愚蠢的。
換一種思路,打造出很多只能識別一、兩靈藥的木鵲,其實非常簡單。
春容丹所需的各種靈藥,采摘的時間和地點通常各不相同,針對一種靈藥制作一種專用的木鵲即可。
假如還有余力,可以讓某些特殊的木鵲能識別更多的靈藥,但頂多兩到三種。像桃花淚和紫君凝,其原材料的采制時間和地域基本重合,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多見。
轉念間就想明白了,華真行趕緊主動點頭道:“我想岔了,其實不應該那么做。我建議現有的靈藥,都開發出一種專門的木鵲用于尋找辨識。目前我們這里掌握煉器的學員并不多,暫時就由我來煉制一批,我更習慣用竹鵲!
墨尚同點頭道:“你這么想就對了!就算有一種木鵲能分辨天下各種靈藥,就像傳說中的神農百草鞭,讓我們的采藥人員人手一只,你覺得現實嗎?更何況這本身就是不必要的浪費!”
“對啊,在同一時間、同一地域,我們基本只需要采集一種靈藥,頂多兩到三種,用不著給自己加難度!狈哆_克給了一個很聰明的解釋,但隨即又問了一句更愚蠢的話,“墨老,您打造的木鵲居然能辨別靈藥,同時也能采集靈藥不是更好嗎?”
假如是華真行問出這句話,估計又得挨楊老頭罵了。墨尚同只是心平氣和的反問道:“就算我能造出來,你覺得我能造出來多少只?就算能人手一只,你們用得了嗎?不怕把自己累死!身為四境修士,哪怕只是四級養元師,親自走過去采個藥,很難嗎?”
假如墨大爺能造出那么一種木鵲,既能辨別靈藥又能把靈藥自動采集好了帶回來,差不多就是有靈性的神器了。
且不說這東西能不能造,關鍵是采集人員能否操控?就算能勉強操控,用這件法寶一次又能采集多少靈藥,就不怕很短時間便法力耗盡傷及形神嗎?
木鵲的作用只是搜尋與辨別,不僅要發現靈藥,而且要辨別出是否符合要求。以華真行的修為,神識延伸的最遠距離只是將將超過兩公里,這也是放飛木鵲的極限距離,覆蓋的范圍大概是十幾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已經相當不小了。
先發現,再定位,這點路對于四級養元師來說又算什么?親自過去摘就是了!況且所謂親手摘也不需要爬樹,在近處以神識御物之功凌空摘取也很輕松,還不會損壞靈藥,何必借助那么高深的法寶妙用呢?
范達克尷尬的笑道:“我也想岔了,確實是這么回事!”
墨尚同還是贊許道:“但是你的無人機采集數據、人工智能辨別判斷的思路很好,才是真正能應用推廣的!
不是人人都能操控木鵲,就算初步掌握御器之法,也要有養元術四級水平,這已經是高精尖人才了。但是普通人只要經過培訓都可以使用無人機,這才是真正可以推廣的。
范達克不愧是搞研發的,馬上指出了一個關鍵問題:“ai很難分辨藥材是否符合要求!”
這的確是個關鍵問題,比如采集桃樹膠,桃花淚需要的是去年結的桃膠、在今年開花時采集,普通人很難分辨樹上的桃膠究竟是哪一年結的,ai程序同樣很難做到。
但這對于養元師來說就很好辦,只要達到三級水平掌握了神識,就能分辨物性特征。告訴他們合格的藥材有什么樣的物性特征,神識一掃即可辨別。
墨尚同仍然問道:“那你們小組回頭討論一下,可以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不要求是最完美的,只要在現有條件下有最有可行性!
最后范達克小組討論出一個初步方案,首先在ai智能分辨程序中,盡量完善符合要求的藥材特征數據庫,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其次再派一名三級養元師當質檢員就行,篩掉已采集來的、卻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總導師華真行評價道:“用這種方法采集桃花淚的原材料,可能合格率低一點,但是用來尋找和辨別變異龍豆的話,準確率可以接近百分之百!”
墨尚同笑道:“這才是正確思路,不要指望一種方案解決所有的問題!
范達克是第二期培訓班的學員、第一組組長,他也在養元谷中突破了四境,然后兼任了研究院的主任助理。只是兼任,他在外面還有很多工作,不可能長期留在養元谷中,但可以參與研究院的很多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