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高樂在電話那邊笑出了聲:“以你的眼界和修為,怎么會問出這么蠢的問題?”
……
候機廳的大門前,掛斷電話,華真行下意識地抬眼望去,前方是個開闊的停車場,停車場四周還種著景觀樹,是高大的油棕。
看見油棕,華真行莫名又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也代表了世上的某一類人,就是新幾里國建立的過程時所推翻的那一類人,他叫莫里森。
夏亞丁曾是新聯盟從種植園中解救出的奴工,東國警官、房關發展集團的副總裁陳偉滬,也曾淪為同一家種植園的奴工,那家種植園是莫里森名下的產業。
陳偉滬是在調查一起跨國移民詐騙案時,被班達市的黑幫送進去的,夏亞丁則是出門找工作的時候,被非索港的黑幫騙進了種植園。
那家種植園最重要的作物就是油棕。油棕是一種經濟作物,其果實可用來榨取棕櫚油,作為工業原料出口到海外。
那座種植園在非索港郊外,當地農業條件最好的地方。種植園將那里最適合耕作、有灌溉條件的土地,幾乎都用來種植油棕了。
幾里國的有很多種植園,為了種植油棕還大量砍伐林木、燒毀草原,不僅消耗了寶貴的水資源,也會導致荒漠化蔓延。
另一方面,他們在最適合耕作的土地上不種糧食,直接加劇了饑荒。饑荒會導致多少人死亡,不是莫里森們所考慮的問題,反正當地每天都會有人死于非命。
原幾里國的各種檔案資料本就相當不完善,在很多地方幾乎等于沒有,所以關于莫里森的官方記錄很少,只知道他是茵國殖民者的后裔。
莫里森原先擁有幾里國和袋國雙重國籍,本人也常年生活在袋國。假如要問普通人中有沒有吸血鬼?那么莫里森就是啊!
他一直在貪婪、兇殘地吮吸著這個世界的鮮血,這其中有夏亞丁的,也有陳偉滬的,甚至還有華真行的,因為華真行也是這個世界的一員。
同說了血族又看見油棕,華真行莫名想起了莫里森。據約高樂剛才的介紹,血族身邊經常有一種人,翻譯成東國語可稱為血仆或血奴。
假如將莫里森比作吸血鬼,當年那些為他提供服務的黑幫,不就相當于血奴嗎?有些血奴可能是被迫的,但更多的血族卻是自覺自愿的。
他們視血族為主人,自稱忠實的管家或仆人,受血族驅使、為血族提供各種服務。這些血奴往往被血族永生的秘密誘惑,渴望自已有一天也能經歷儀式、得到恩賜成為血族。
在他們眼中,血族并非邪惡的黑暗生物,而是高貴、強大、神秘、優雅的象征,是超脫了蕓蕓眾生的高尚存在。
想到血奴,華真行不禁又想起了另一系列的故事,有漫畫也有電影,主角是一位披著黑斗篷戴著面罩的蝙蝠老爺。
這位蝙蝠老爺身邊,就有一位精通貴族禮儀、忠心耿耿的老管家,一直精心照料著蝙蝠老爺。
在很多西方的傳說故事中,往往就用蝙蝠來象征血族。假如蝙蝠老爺是血族的話,那么老管家也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血奴了。
故事中那位蝙蝠老爺自我救贖的方式,就是穿上斗篷戴上面罩,化身黑暗騎士去街上抓罪犯,那些總也抓不完、抓了又被放出來、越抓越多的罪犯……
在聯翩浮想中,華真行離開了機場沿著公路來到了美里市,走入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第570章、數據情報的重要性
華真行首先來到的是美里市郊外的一個“高尚社區”。假如在東國,這里看上去像一個還算整潔的小村莊,每戶人家都是獨棟建筑。
道路兩旁以及房前屋后種了不少景觀作物,最顯眼的是椰棗。椰棗是這一帶比較常見的水果,口感略干但甜度很高。
假如以一個東國人的眼光看,這個社區其實也很普通,在大城市里難得有這樣的居住條件,可是在廣大鄉村及郊區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在特瑪國,這里就是很高檔的街區了,雖然還算不上頂尖。難得的是每戶人家都有自來水,有干凈的水源和上下水系統,這就是文明生活的標志。
街區也有警察巡邏。像華真行這樣一個人步行穿過,行跡應該很可疑,可是警察看見他的樣子之后幾乎都沒有理會。
以當地的天氣,室外穿的衣服都很單薄,華真行身上顯然沒帶什么武器,典型的東洲人面孔,衣著整潔干凈,簡直就是把“沒有威脅”寫在了額頭上。
還有一位好心的警察路過時特意提醒華真行:“東國仔,你這樣很不安全,要小心那些骯臟的家伙,別靠近那些骯臟的地方!”
華真行表示了感謝,又問了幾個當地的問題,并給了對方一張五羅元的紙幣。那位警察很開心地收下了。離開這個街區不遠,華真行很快就見到了那所謂“骯臟的地方”。
前方出現了一條水溝,顏色渾濁氣味難聞,堆積與漂浮著大量不知名的垃圾,剛才那個街區的生活廢水也是排到了這里。
水溝兩旁有不少當地人用鐵絲鉤、木棍一類的東西,不知在里面翻揀著什么,居然還有小孩在玩水……假如一位有點潔癖的東國人站在旁邊,可能會當場就吐了。
越過水溝就是一大片很有黑荒特色的棚戶區。棚戶區是一個東國語名詞,用在這里并不是很貼切,但華真行也找不到更準確的對應詞匯。